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研究
刘佳
沅江市芙蓉学校
教育改革推动下,小学阶段教学遭到了空前的挑战,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过于重视给学生讲解教材理论知识内容,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缺乏重视,针对此类问题,需要构建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和学生后续学习进行有效评估,围绕小学数学教学领域,探究提高教学水平措施,为学生后续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
一、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构建意义
(一)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构建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成长。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教师自身角色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不再是单纯地给学生灌输教材理论知识内容,同时还需重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1]。教师通过设计评价任务,准确地把握学生学习需求,进而优化课堂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教学评一体化课堂上,发现自己学习存在的问题,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进而推动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教师构建教学评一体化课堂,可以实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传统教育理念下,部分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缺乏重视,而随着新理念的应用,过程性评价积极落实,教师提高对学生学习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的重视,同时将学生表现记录下来,提供给学生针对性指导,助力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识内容,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落实措施
(一)明确教育理念和目标,确立学生中心地位
明确教学观念和目标,突出学生核心位置,对于学生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出发,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目标和任务,保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和驱动力。当前教学评一体化教育模式下,教师主要是引导作用,通过平等,高效地交流,保障教学流程更加顺畅,让教师获得更多的信息[2]。例如,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教材知识内容,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和教材内容,保障目标设计合理性,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培养,让学生可以更加自身表现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互动性
通过教学改革方式的落实,让教学活动更加吸引学生。教师从学生个性化需求出发,通过应用游戏化,情境化教学措施,构建富有挑战性的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教材知识。富有互动性的课堂,可以激发学生主动表达的欲望,提高学生沟通交流的效率,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表现,全面把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通过观察和倾听学生表现和反馈,可以有机会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提高教学互动性。例如,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互动性,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圆的相关模型,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深入理解教材知识内容,同时学生相互协作,分享经验,构建厚重的课堂氛围,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建立健全评价反馈机制,实现多元评价
构建完善的评价和反馈体系,可以让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和公平,教师从不同维度出发,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系统评估,准确地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学习自信心,发挥学生自身特长,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例如,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扇形统计图》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考察学生学习情况,不仅可以设计一些传统的评价任务,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评价学生在数学知识上的应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评价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生之间的特点,安排不同的评价方式,确立以学生为主的评价体系,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进而实现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结束语
小学数学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育理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学生的全面成长。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学习需求,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随着教育改革推进,教师将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广泛应用到教学活动中,为小学数学教学发展提供更多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王维花 .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改革——访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马云鹏教授 [J]. 中小学教材教学 : 小学版 , 2003(8):2-6.
[2] 朱慧杏 .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 " 学教评一致性 " 思考——兼论核心素养的落实与评价[C]//2024 年文化信息发展论坛论文集(二).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