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研究
石磊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现代职业学校 200438
引言
在当今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目标。语文核心素养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的意义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戏剧教学意义深远。从语言层面看,戏剧语言凝练且富有表现力,学生在研读剧本、参与表演时,能深入体会不同语境下词汇、句式的精妙运用,提升语言感知与表达能力,丰富词汇储备,学会精准、生动地表达观点与情感。例如,在分析《雷雨》中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对话时,学生能感受到潜台词背后复杂的情感和人物关系,进而提升对语言的敏感度和运用能力。在思维发展上,戏剧复杂的情节与矛盾冲突能激发学生深入思考。
2 当前高中语文戏剧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目标设定偏离核心素养轨道
当前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戏剧教学时,教学目标设定存在明显偏差,未能紧密围绕核心素养展开。许多教师仍将教学重点放在对戏剧基础知识的传授上,如让学生死记硬背戏剧的作者、创作背景、故事情节等。以《窦娥冤》教学为例,教师往往花费大量时间介绍关汉卿的生平、元代的社会背景以及窦娥冤案的具体经过,却忽视了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窦娥这一人物形象所蕴含的反抗精神,以及剧本中独特的语言艺术对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作用。学生可能记住了很多知识点,但在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和文化理解等方面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
2.2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难以衡量核心素养水平
目前高中语文戏剧教学评价体系存在诸多问题,评价方式单一,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评价内容片面,侧重于对戏剧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在考试中,通常只设置一些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考查学生对戏剧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的记忆,很少涉及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的评价。例如,在评价学生对《玩偶之家》的学习效果时,只是看学生是否记住了娜拉出走的原因、海尔茂的性格特点等,而不关注学生在阅读剧本过程中对语言特色的感受、对人物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女性解放等社会文化问题的理解。
3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策略
3.1 精准定位教学目标,深度融入核心素养要素
教师应深入研究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将其精准融入戏剧教学目标中。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以《雷雨》教学为例,教学目标可设定为学生能精准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等人物对话中的潜台词,体会不同人物的语言风格,并模仿创作具有个性化的人物对话,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剧本中具有代表性的潜台词,分析其背后的含义和作用,然后让学生模仿这种语言风格进行创作,如创作一段家庭成员之间的对话,要求包含潜台词。在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戏剧中的矛盾冲突,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例如,在分析《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的矛盾冲突时,让学生思考哈姆莱特复仇行动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在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学生能够欣赏戏剧的艺术魅力,如剧本的结构、情节的安排、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并尝试进行简单的戏剧创作。
3.2 创新多元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热情
角色扮演法: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戏剧魅力。在教授《玩偶之家》时,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学生需深入理解角色性格,通过语言、动作和表情生动展现人物形象。在排练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学会团队协作。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熟悉剧本,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然后进行分组排练。在排练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如台词的语气、动作的幅度等。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展示,并进行评价和总结。
项目式学习法:可开展“经典戏剧改编”项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部经典戏剧,进行改编创作,包括剧情调整、人物重塑等,并最终呈现改编后的戏剧作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等核心素养。例如,学生要对原剧本进行深入分析,确定改编的方向和重点,然后进行剧本创作、角色分配、排练和演出等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指导和支持,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指导等。
小组讨论法:针对戏剧中的关键问题,如人物形象的复杂性、主题的多元性等,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拓宽思维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哈姆莱特》时,教师可以提出“哈姆莱特是英雄还是懦夫”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3.3 整合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丰富图书馆藏书:学校图书馆应丰富戏剧类藏书,涵盖古今中外经典戏剧作品、戏剧评论著作、戏剧研究论文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资源。教师可以定期推荐优秀戏剧书籍,开展读书分享会,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例如,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曹禺的《日出》《北京人》等经典作品,然后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戏剧教学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加强教师培训和完善教学评价方式等策略,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戏剧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戏剧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学科大概念下语文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理念及其实现[J]. 刘娟;刘飞 . 教学与管理 ,2023(13)
[2] 大概念视域下的高中语文大单元项目式学习设计——以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为例[J]. 莫斌. 教育科学论坛,20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