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徐清如

江西省新干县逸夫小学 331300

小学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感知、思维品质等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师讲生听”的方式为主,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活力与积极性,容易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而情境教学法的引入,可以优化传统教学的不足,为学生构建趣味的学习情境,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实现思维的跳跃,使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活动中,从而实现高效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深入研究情景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具有极高的实践价值。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问题情境是实现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构建轻松的互动氛围,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一个妈妈的女儿》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该歌曲的音频,并提出如下问题:歌曲是几拍的?该歌曲中的速度与情绪又是怎样的呢?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特点与情感表达内容。其次,可以继续播放歌曲音频,并引导学生结合歌词内容思考:歌曲中描述了什么内容?具有怎样的深意?这样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感知音乐的内容与情感。再次,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歌曲中的音乐符号应用特点,如波音、倚音等。教师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二、运用角色扮演,增强学生学习体验

角色扮演模式注重的是学生的亲身体验,可以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高效的学习效果。为此,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情境教学时,可以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中体会与感悟音乐中传递的情感,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例如,在教学《金杯》时,该歌曲属于蒙古歌曲中的短调,主要阐述了在节日聚会上,大家觥筹交错,相互祝酒的情境,彰显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之情。为了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歌曲中传递的情感,以及歌曲旋律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扮演其中的场景。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构建蓝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草原等具有草原特色的场景,并将歌曲进行播放。学生扮演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身的感受,并给予针对性的评价。由此可见,教师通过运用角色扮演的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扮演的场景中,深入体会歌曲中渲染的热闹场景,以及蒙古歌曲中的短调特点,是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构建沉浸情境,促进音乐素养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为教师的多样化教学手段提供了辅助,它可以帮助教师通过多媒体、AI 技术、互联网等,为学生构建沉浸式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活力,并使他们深入感知音乐中情感的表达方式,在提高学生音乐学习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审美、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从而达到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目标。

例如,歌曲《春天的故事》采用了中国民进音乐的曲调,以感人、亲切的音乐为主题,写出了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拥护,描述了深圳乃至整个中国的变化,既展现了气势恢宏的特点,又给人以亲切的感觉。

为了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歌曲中传递的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歌曲旋律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改革开放前后深圳,乃至祖国发生的变化,并通过AI 技术搜集与改革开放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进行播放。同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聆听音乐的内容,从中体会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以及歌曲中的第一部分内容与第二部分内容在速度与情绪方面具有怎样的区别。

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带领学生进入到改革开放之前与改革开放之后的时代,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歌曲阐述的内容与所表达的情感。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小组结合自身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利用 AI 技术创编歌曲的舞蹈,并将舞蹈进行演绎。教师通过构建沉浸式情境,可以使学生深入感知音乐中传递的情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与音乐素养。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范式,符合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推动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明确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深入探索适合小学生认知规律与发展需求的多样化情境,以此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真正地融入音乐教学情境中,在享受音乐学习兴趣的同时,实现自身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钰琳 .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J]. 电脑校园 ,2023:9440-9441.

[2] 周金盾 .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J]. 基础教育研究 ,2021,000(02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