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公路改扩建工程中交通安全设施的衔接技术探讨

作者

段文智

身份证号: 610113197408152116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公路改扩建工程中交通安全设施的衔接技术。详细分析标志、标线、护栏等设施在新老路段衔接的关键技术要点,阐述衔接过程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旨在为公路改扩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保障交通安全设施在改扩建后能有效发挥作用,提升道路整体安全性。

关键词:公路改扩建;交通安全设施;衔接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流量持续增长,许多既有公路已难以满足通行需求,公路改扩建工程日益增多。在公路改扩建过程中,交通安全设施的合理衔接至关重要。交通安全设施不仅要保障施工期间的交通安全,更要确保改扩建完成后,新老路段的设施能够无缝对接,持续为道路使用者提供可靠的安全防护与引导。若衔接不当,可能导致交通混乱、事故风险增加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交通安全设施的衔接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路改扩建工程中交通安全设施衔接的重要性

(一)保障交通安全

合理衔接的交通安全设施能在施工期间引导车辆有序通行,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干扰,降低事故发生率。在改扩建完成后,能确保驾驶员在新老路段切换时,获得连续、准确的安全提示,如标志清晰指示道路走向、标线规范车辆行驶轨迹、护栏有效防护车辆失控,从而保障道路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提高交通效率

良好的设施衔接有助于优化交通流,避免因设施不协调导致的车辆减速、停顿等情况。例如,顺畅衔接的交通标志和标线能引导车辆快速通过改扩建路段,减少拥堵,提高道路的整体通行能力,使公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三)确保工程质量与完整性

交通安全设施作为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衔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改扩建工程的质量与完整性。科学合理的衔接技术能使新老设施形成有机整体,共同发挥作用,提升公路的综合性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二、公路改扩建工程中主要交通安全设施的衔接技术要点

(一)交通标志的衔接

在进行公路改扩建工程时,对于交通标志的衔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必须根据新的道路线形、出入口位置以及交通组织的变化,重新规划交通标志的位置与布局。对于新老路段重叠部分,要确保标志信息的一致性且不产生任何冲突。例如,在进行互通式立交的改扩建时,应相应调整出口预告标志的位置和内容,以准确引导车辆行驶,确保交通的顺畅与安全。

同时,需要及时更新交通标志的信息,这包括但不限于道路名称、限速值、目的地等关键信息。对于新老路段中不同的标志样式,应统一为符合现行标准的样式,以保证驾驶员能够清晰识别。例如,将旧的非标准限速标志更换为新的国标样式,以避免驾驶员因标志不一致而产生误解,从而确保行车安全。

(二)交通标线的衔接

在公路改扩建工程中,设计合理的新旧标线过渡方案是确保车辆行驶轨迹连续性的关键。在新老路段衔接处,可以采用渐变段的方式,使标线逐渐过渡。例如,在车道数量发生变化的路段,通过设置渐变的车道分界线,可以有效地引导车辆平稳变道,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为了保证标线的耐久性和可视性,新老路段应尽量采用相同的标线材料与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特别注意新标线与旧标线的衔接质量,确保标线牢固附着、线条清晰。例如,在重划标线时,对旧标线进行彻底清理后再施划新标线,可以显著提高新标线的附着力,从而延长标线的使用寿命。

(三)护栏的衔接

在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护栏的衔接同样不容忽视。需要根据新老路段的设计车速、交通流量以及道路条件,确保护栏的结构形式与强度相匹配。在衔接处,采用合适的过渡结构,使新老护栏能协同工作。例如,在山区公路改扩建中,新老路段均采用波形梁钢护栏时,在衔接部位设置过渡段,可以保证防护性能的连续性,有效防止交通事故。

严格控制护栏的安装精度,确保新老护栏在高度、线形等方面保持一致。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测量与检查,及时调整偏差。例如,在安装过程中,使用专业测量仪器,可以确保护栏安装的直线度和高度符合设计要求,从而保障行车安全。

三、公路改扩建工程中交通安全设施衔接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一)挑战

既有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可能存在老化、损坏、不符合现行标准等情况,给衔接工作带来困难。例如,部分旧标志褪色严重、部分旧标线模糊不清,难以准确判断其原有信息和位置。

改扩建施工场地狭窄,施工机械和材料堆放可能影响交通安全设施的施工与衔接。同时,施工期间的交通流量大,交通组织复杂,增加了设施衔接的难度。

随着时间推移,交通安全设施的技术标准不断更新。新老路段可能遵循不同的标准,在衔接时需要协调处理技术标准差异问题。

(二)应对策略

在工程前期,对既有交通安全设施进行全面调查与评估,详细记录设施的位置、类型、损坏情况以及技术参数等信息。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衔接方案。

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安排施工顺序,尽量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干扰。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设备,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期间的安全风险。例如,采用预制化施工技术,减少现场作业时间。

深入研究新老技术标准的差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技术标准协调方案。在满足现行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既有设施的利用,避免过度拆除重建。

四、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某国道进行改扩建工程,该路段部分为山区路段,部分为平原路段。既有交通安全设施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和损坏,且部分设施不符合现行标准。

(二)实施过程

对既有标志进行全面排查,拆除损坏和不符合标准的标志。根据新的道路设计,重新规划标志位置与布局,共新设置标志 150 处,更新标志信息 80 处,确保标志信息准确、清晰。

对旧标线进行清洗和打磨处理后,按照新的设计方案施划标线。在新老路段衔接处设置渐变段,长度为 50 米,保证车辆行驶轨迹顺畅。采用热熔型标线材料,提高标线的耐久性。

在山区路段,将部分损坏的混凝土护栏更换为波形梁钢护栏,并在新老护栏衔接处设置过渡段。在平原路段,对既有护栏进行修复和加固,确保其防护性能。

(三)案例启示

通过该案例可知,在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全面细致的前期调查、科学合理的衔接方案以及严格规范的施工过程,是确保交通安全设施有效衔接的关键。同时,要充分考虑不同路段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与畅通。

结论

公路改扩建工程中交通安全设施的衔接技术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关乎交通安全、交通效率以及工程质量。通过明确交通标志、标线、护栏等主要设施的衔接技术要点,积极应对衔接过程中面临的既有设施状况复杂、施工干扰以及技术标准差异等挑战,采取全面调查评估、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协调技术标准等有效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不断总结经验,能够实现交通安全设施在新老路段的无缝衔接,提升公路的整体安全性与服务水平。随着公路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交通安全设施衔接技术也将持续创新与完善,为公路改扩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李文鹰.公路改扩建临时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储运,2024,(07):116-118.DOI:10.16301/j.cnki.cn12-1204/f.2024.07.124.

[2]龚小燕.公路改扩建临时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2,(03):24-26.

[3]徐翔.高速公路改扩建临时交通安全设施技术分析[J].居舍,2022,(02):70-7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