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地铁接触网系统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作者

李彦涛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北京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本文针对地铁接触网系统改造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分析接触网系统改造的必要性,探讨了改造方案设计、施工组织与实施、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等关键环节。研究提出了接触网系统改造的优化设计方案,制定了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并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和安全保障体系,本研究对推进地铁接触网系统改造工程施工组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地铁接触网;系统改造;关键技术;施工组织;质量控制;安全保障

一、地铁接触网系统改造的必要性

1、改造的必要性和意义

接触网系统改造的必要性,接触网系统改造可以显著提升接触网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故障发生率;改造能够提高供电质量,满足新型列车的用电需求;有助于降低运营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利用新技术和工艺降低后续的运营成本;适应地铁网络的扩展和升级需求,为未来技术发展预留空间。因此,开展地铁接触网系统改造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

二、接触网系统改造的关键技术

1、概述

接触网系统改造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改造方案设计、施工组织与实施、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等方面。在改造方案设计阶段,需要综合考虑既有系统的现状、改造目标、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造方案。这包括接触网悬挂方式的选择、导线材料的确定、绝缘子的选型等。

2、关键技术应用及优化

(1)接触网设计技术的优化

a. 仿真与优化设计

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优化接触网结构,确保其机械和电气性能满足要求。

b. 参数优化

合理设计接触网的张力、高度、跨距等参数,确保与机车受电弓的良好配合的情况下简化接触网系统,以便于日后维护操作。

(2)材料使用的优化

a. 高强度耐腐蚀材料的应用

腕臂管等金属材料可以采用铝合金材料,以及镀锌等工艺,确保接触网系统的安全性能同时,减小施工难度,延长接触网系统的使用寿命。

b. 复合材料的使用

复合材料绝缘子等使用,可以提升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

(3)施工技术的优化

a. 精准测量及计算

通过高精度测量设备确保接触网安装的准确性,减少材料浪费的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

b. 机械化及自动化施工的应用

使用适宜的机械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工误差的同时降低人工成本及施工安全风险。

c. 模块化施工技术的应用

按照施工图纸及测量数据,在施工前提前预配、制作及组装成块,从而减少天窗作业的时间需要,降低由于天窗作业时间不足的风险。

(4)检测与监控技术的优化

a. 实时监测设备的应用

安装可视化装置和红外温度传感装置实时监控接触网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缩减故障时间,更大程度上降低接触网故障造成的损失。

b. 智能诊断及AI的应用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监测接触网相关数据,可以预测接触网系统潜在问题。

(5)安全与防护技术的优化

a. 佩戴智能安全帽

采购并佩戴智能安全帽,便于实时采集和分析施工人员的身体状态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对于指标异常的佩戴人员及时发出报警指令并通知相关负责人,从而减少突发情况的发生,保障每一位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b. 优化接地

优化接地系统,采用更加灵敏的继电保护系统,确保接触网在故障时能迅速切断电源,保障安全;同时在关键接地处增加可视化接地系统,实时监控接地状态。

(6)节能与环保技术的优化

a. 节能设计,优化设计减少电能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 环保材料的应用,使用无铅、无铬等防腐涂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7)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优化

自动化与智能化结合,通过引入AI技术实现接触网的自动化控制,提升运行效率。将后备保护与AI技术相结合,通过智能系统实现接触网的自动维护和故障处理。

三、改造方案编制与实施

1、既有接触网系统的改造需求分析

在实施过程中,大多改造施工采用了分段施工、夜间作业等策略,引入了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如激光测量仪、自动化安装设备等,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为确保施工安全,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风险。

2、既有接触网系统的改造方案编制

对既有接触网改造除了要考虑施工流程之外,对于施工时间的安排也显得极为重要,这对改造方案编制的逻辑性和准确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保证该改造方案合理有序,接下来通过流程图的形式,展示既有接触网改造方案的编制流程。

3、接触网系统的改造方案实施

既有线接触网改造方案作为改造施工的重要指引,需要施工团队随身携带至施工现场,在施工前必须保证给每个参与的施工人员做过交底,同时需配以详细的技术交底,明确规定各施工工艺标准和控制规范。

四、改造效果评估与展望

1、改造效果与评估

通过对香港地铁接触网改造工程的长期跟踪监测和评估,我们发现系统保障和施工安全得到了显著提升。具体表现如下:

(1)接触网改造天窗点模块化施工完成的准点率:

a. 计算公式:

b. 连续三年数据统计直方图

(2)智慧工地---智能安全帽使用情况:

a. 佩戴智能安全帽状态下的事故率计算公式:

b. 佩戴智能安全帽状态下的报警次数和事故率统计:

(3)改造后接触网系统的故障率:

a. 计算公式:

b. 连续两年的接触网运行可靠性计算:

(4)改造方案评估

通过统计数据不难发现,采用该方案改造后的接触网系统以百分百的准点率、为零的事故率以及极低的故障率,保障了接触网改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效降低了运营维护成本。这些成果充分证明了改造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五、结论

本研究系统探讨了地铁接触网系统改造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改造方案,部分技术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比如仿真设计、智能安全帽、可视化接地、信息化管理、模块化施工以及实时监控设备的应用等。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科学的方案设计、合理的施工组织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有效提升接触网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本研究为地铁接触网系统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对推进地铁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六、参考文献

[1] 李俊兵,王强坤,訾晨凯,王自源.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检测数据智能诊断分析系统[J].中国科技信息,2024(05):91-94.

[2] 许丁.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智能运维模式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4(22):7-9.

[3] 张路亚,于悦青,朱勇.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状态检测技术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0(19):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