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应用研究

作者

雷泽洲 王盼

彬州市水利工程服务中心 彬州市城乡供水保障中心 713500

引言

水利工程涵盖防洪、灌溉、发电、供水等诸多领域,在水资源合理调配、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大量水利工程相继开工建设。一旦安全管理出现漏洞,极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工程建设进度与质量,甚至对周边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应用研究,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是保障水利工程安全、高效建设的必然要求。

1​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在管理理念方面,部分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重视不足,存在重进度、轻安全的错误倾向,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工程建设进度和成本控制,忽视了安全管理工作,导致安全管理投入不足,安全设施配备不完善。在管理制度层面,虽然国家和行业制定了一系列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法规和标准,但部分施工单位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使得制度难以发挥应有的约束和保障作用。在人员管理方面,水利工程施工队伍人员流动性大,部分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专业技能不足,缺乏系统的安全培训,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认识不够。

2​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

2.1 安全系统工程理论

安全系统工程理论以系统工程的方法和原理为基础,将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综合考虑人、机、物、环境等多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该理论强调通过对系统进行分析、评价和优化,识别系统中的潜在危险因素,预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以实现系统的最佳安全状态。在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中,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可以全面梳理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构建起涵盖安全目标、安全组织、安全制度、安全技术等内容的完整管理体系。

2.2 风险管理理论

风险管理理论是指对潜在的意外损失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的过程。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着众多的风险因素,如地质条件变化、恶劣天气影响、施工技术缺陷等。风险管理理论要求施工单位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环节,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管理。通过对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风险等级,制定针对性的风险应对策略。

2.3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旨在揭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为预防事故提供理论依据。常见的事故致因理论包括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轨迹交叉理论等。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指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中,依据事故致因理论,通过加强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完善设备设施管理、优化施工环境等措施。

3​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3.1 构建原则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应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和全员参与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将安全管理体系视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考虑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安全管理的全面覆盖;科学性原则强调体系的构建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确保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实用性原则要求体系应紧密结合水利工程施工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切实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动态性原则是指随着施工环境、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变化,及时对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安全管理需求。

3.2 构建方法

在构建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时,先要进行全面的安全需求分析,深入了解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安全风险状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然后,依据构建原则,结合安全需求分析结果,设计体系框架和各子体系的具体内容。在体系设计过程中,可采用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现场调研等方法,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确保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体系设计完成后,要进行试运行,通过实际应用检验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调整和完善。

4​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应用策略

4.1 安全目标的分解与落实

将安全管理体系中的总体安全目标分解为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和部门、岗位目标,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任务和责任。通过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等方式,将安全目标层层落实到每个施工环节、每个岗位和每个人员,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同时,建立安全目标考核机制,定期对安全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对完成目标的部门和人员给予奖励,对未完成目标的进行处罚,激励全体人员积极参与安全目标的落实工作。

4.2 安全制度的执行与监督

加强对安全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悉并理解各项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监督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建立健全安全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安全检查活动,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对违反安全制度的单位和个人,要按照规定进行严肃处理,维护安全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5​保障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措施

5.1 加强组织领导

施工单位要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加强对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定期召开安全管理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部署安全管理工作任务,保障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5.2 加大资源投入

施工单位要加大对安全管理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配备足够数量的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购置先进的安全设备和防护设施,改善施工安全条件。设立安全管理专项经费,确保安全培训、安全技术研发、安全隐患整改等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6​结语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应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保障水利工程施工安全、促进水利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水利工程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安全管理要求的日益提高,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应用研究仍需不断深入,以适应新形势下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聂本武 . 水利水电工程立体交叉作业安全管理研究 [D]. 三峡大学 ,2014.

[2] 刘恩资, 赵子超.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对策的研究与应用[J].数字化用户 , 2023:37-38.

[3] 麦 峰.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研究[J]. 水利电力技术与应用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