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费冬梅
德惠市第八中学 130323
摘要:近年来,随着农民工的大量涌入,许多农民工的子女被留在家里由家里的长辈或者亲属抚养,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人群,即“留守儿童”。而关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教育阶段,教师需要从留守儿童的问题中寻找对其所进行的教学方法。因此,本文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以及教育对策进行探究。
关键词: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现状;教育对策
前言: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一方或者两方离家出走,无法与其同住,只能留在原籍地的未成年人。而对于对其所进行的教育,教师需要主动地发现学生的发展方向,并通过基本的干预措施对学生进行综合管理。
一、留守儿童的成长状况
(一)学习影响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除学校和个人的原因外,家长的监管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缺乏监督等原因,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业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留守儿童由祖父母监护时,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有限,难以对子女的学习进行有效的引导。另一方面,由于受父母的娇惯和其他种种限制,隔代教养也很难对子女的学习进行有效监督。而对于寄养家庭、收容所的孩子,管理人员也因怕管教太严,会引起父母误会、孩子反抗,而对孩子的学习也采取放纵态度。
(二)心理影响
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健全人格和正常心理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其他教育方式所无法取代的。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家长分离,而且监护人通常只是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几乎没有与孩子沟通的机会,这就导致了孩子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大,从而形成了性格孤僻、任性、冷漠、自私等性格特征。
(三)安全影响
学生放学后,尤其是放假期间,往往会出现家校安全管理对接的“真空”,给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由于这些“临时监护人”的管理方式多为粗放式,对孩子的关注也多为温饱等表面的关心,忽略了孩子的精神需要和成长需要,致使家庭监护不能全面覆盖,同时家庭和学校的监护又不能相互配合,使得孩子的人身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另一方面,由于留守子女对危险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欠缺,导致了交通意外、溺水事件、触电事件、外伤事件的频繁发生。
二、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一)优化家庭教育的环境
留守子女大多是父母外出务工,将子女交给爷爷奶奶等亲戚监护,“隔代教育”中,监护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又要从事劳务,往往鞭长莫及,有的对子女娇惯纵容,有的对子女放任不管,有的只关心子女的温饱,从而忽视子女的教育和发展,致使子女的教育举步维艰。因此,初中教学教师首先需要定期举行家长会,或与留守儿童的家长见面,进行反馈和交流,对子女的学业和品行进行评价,对家长进行辅导,对家长的教育方法进行培训和指导。其次,家长应对孩子的教育给予充分的支持,确保孩子的义务教育权,增加对孩子的智力投资,摒弃功利观念,以孩子的身心健康为第一目标。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家长通过电话、书信等形式,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思想沟通,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多听取孩子的意见,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和鼓励,时不时地送上一份小礼物、一本好书,让孩子充分体会到家长的关爱。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体,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应该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首先,老师应该关心孩子,特别是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心。学校和老师要重视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思想的关注,加大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投入,做到以情育人,尽量在感情上补偿留守儿童的“缺亲”。其次,针对“留守学生”的特点,建立专门的学生档案,记录学生家长的工作地址、电话、家庭状况、监护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等信息,积极与学生家长和监护人进行沟通,开设“爱心电话”,加强师生、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最后,教师可以发挥班级和团队组织的作用,定期组织班级和团队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激发留守学生的兴趣,增强其自信心。
(三)提高家长认识,改变教育观念
外出打工的家长坚信,“为子女赚到足够的金钱,让子女在未来有条件上大学,是对子女的责任,也是对自己努力工作的回报”。对此,全社会都有责任进行宣传和纠正。使家长意识到关注孩子的感情需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个性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留守儿童教育,作为主体的父母应通过电话和网络与留守儿童和老师加强联系,对留守儿童在家中的学习和生活给予全方位、深层次的关注,最大限度地缓解留守儿童的孤独和无助。留守儿童的家长应该留下一个人在家里照顾子女的学习和生活,这样才能保证父子之间的亲情的完整和存在。其中,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没有这一环节,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不能有效地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性社会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强协调,采取多种措施,共同努力,共同解决。解决好这一问题,将有利于促进农民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促进中国农村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积极关注、重视并加强对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必将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社会和谐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麻建林.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问题探索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18):238-239.
[2]杨怀.浅谈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02):25-26.
长春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证书编号:JKBLX2023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