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人工智能助力小学英语听说训练的实践与成效探究

作者

马雪瑞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210000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逐步深化。小学英语听说训练作为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为其带来了全新机遇。本研究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新教材为依托,通过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探究人工智能技术在语音交互、情景模拟及个性化学习三方面的实践路径。研究表明,AI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课堂中语境缺失、反馈滞后等痛点,为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核心素养培养提供可操作性方案。

关键词:小学英语;听说训练;人工智能;

在小学英语教学里,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基石,对学生后续的英语学习意义深远。但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英语教学面临双重困境:其一,大班制教学导致个性化反馈缺失,师生比普遍低于1:30;其二,传统听说训练多依赖机械重复,缺乏真实语境迁移。相较于录音机、多媒体课件等单向输入工具,人工智能技术的实时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特性,更能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学习体验,实现精准化反馈与自适应学习。本研究聚焦译林版三年级新教材,系统探索AI技术与听说训练的融合路径。

一、小学英语听说训练的方法

(一)智能语音交互:从机械模仿到精准矫正

1.AI口语陪练工具的深度运用:在小学英语听说训练中,AI口语陪练工具可以基于教材内容定制主题化对话场景,通过智能语音分析实现精准发音矫正。系统可实时检测音素、语调偏差,针对发音错误即时反馈正确口型及技巧,并提供相似发音单词对比训练。这种深度运用让学生突破传统机械模仿模式,并通过高频互动提升学生发音准确性与表达自信。

2.智能语音助手的纠音机制创新:智能语音助手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针对共性发音难点自动生成专项任务。以三下的Unit 1 《Hello》为例,通过AI陪练系统,学生可进行如下交互:学生:“Hello, Mike.”AI系统检测到元音/eɪ/(“Mike”)发音扁平化,即时反馈:“请观察口型:双唇向两侧伸展,舌尖抵下齿”并推送针对性练习如对比朗读“Mike—bike—like”,通过渐进式纠错机制(温和提示→示范指导→强化训练)提升学习效果,增强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二)AI情景模拟:从虚拟场景到意义建构

1.单元主题驱动的虚拟语境生成:译林版三上英语教学借助AI平台构建多场景虚拟学习环境:在Unit1《Hello》单元,系统创设学校、公园等社交场景,学生通过与AI角色进行“How are you?”“I’m fine, thank you.”等沉浸式的基础对话训练,实现语言知识的情境化应用。Unit 3《Are you Su Hai?》教学中,通过AR软件构建虚拟教室场景,学生通过手势交互触发角色对话:AI角色:“Are you Su Hai?”学生需回应:“No,I’m not. I’m Su Yang.” 这种虚实融合的交互模式使语法规则在角色扮演中自然内化。

2.AR/VR应用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利用AR/VR技术能为学生创造更加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以Unit 7《Happy birthday》为例,AR扫描教材图片可触发3D生日派对场景,学生在沉浸式环境中进行“Happy birthday!”“How old are you?”等祝福语互动练习。系统同步嵌入中西文化对比模块,通过礼物选择、祝福表达方式等细节呈现文化差异,使语言学习与文化认知同步发展。

(三)个性化学习路径:从统一教学到精准适配

1.单元知识点关联分析:AI 系统通过图谱化建模译林版三年级8个单元的全部知识点,构建动态知识网络。学习分析系统可以基于学生发音准确率、句型错误率、词汇运用等数据,自动关联前置单元生成复合型补缺练习。实验显示,该机制使知识点遗忘率降低,知识点衔接正确率提升,系统可同步生成个人知识漏洞,教师可据此调整教学重点。

2.自适应难度调节机制:系统通过智能算法动态调控学习难度:以听力训练为例,AI系统可以根据教材进度动态调整语速:单元初学阶段时,对话语速60词/分钟,而到了单元巩固阶段时,语速提升至90词/分钟,并添加背景音干扰。以Unit 7《Happy birthday》为例,当学生完成基础听力任务且准确率较高时,系统会自动推送包含多个数字且语速稍快的进阶对话,如“Look at my pencil case. How many pens?”同时匹配相应的口语表达任务。

二、实证研究与成效分析

为验证上述方法的有效性,我从发音准确性、听力理解、学习动机三个维度对学生们进行了量化评估。

(一)学生听说能力提升

1.发音准确性提高:采用人工智能辅助听说训练系统对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学生进行发音干预后,实验数据显示:参与训练的学生在教材重点单词,如cat,book,cake等,发音准确率达85%以上,较未参与组提升显著。学生在与AI口语陪练工具的互动中,不断纠正发音,口型和发音方式更加标准,对音素的掌握更加准确。80%教师反馈该工具有效减轻重复性纠音负担,传统课堂单课时仅能指导5-8名学生,现在通过系统报告可以同步跟踪全班发音问题,实现精准教学。

2.听力理解能力增强:经过16周AI辅助训练,学生在教材对话、短文等听力材料测试中表现突出。数据显示,参与训练的同学听力理解正确率较对照组高出20%,尤其在人物关系识别等细节捕捉上优势明显。例如在 Unit6《Is he your grandpa?》对话测试中,训练组能快速定位人物描述信息并正确选择,而未训练组学生则容易出现混淆。系统通过“发音诊断-即时反馈-个性化练习”闭环,实现了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双向强化,为传统课堂纠音和听力训练提供了高效补充方案。

(二)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升

1.主动学习意愿增强:在使用人工智能辅助听说训练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参与度明显提高,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80%以上的学生表示更愿意主动参与英语听说练习,而在训练前这一比例仅为50%左右,学生对智能语音交互、情景模拟等学习方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不再将英语学习视为枯燥的任务。

2.课堂参与度提高:在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热情也有了很大提升。智慧课堂录像分析显示,学生每课时平均主动发言次数明显增多,且话语轮次复杂度显著提升。以Unit 8 《I can do this for you》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利用人工智能创设的情景进行动词短语的教学,学生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们能够自信地用英语交流,课堂气氛活跃,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主动发言的次数增加了30%左右,课堂互动更加频繁,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研究证实,人工智能技术可通过语音的实时反馈、主题式情景构建、数据驱动的个性化路径,有效提升小学英语听说教学效能。通过语音交互、情景模拟、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等方式,学生的发音准确性、听力理解能力、学习兴趣和热情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深入探索人工智能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质、高效的英语学习环境,助力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华。 (2021). 人工智能时代外语教学模式的变革路径。 《外语电化教学》, (3), 45-49.

[2] 邹飞丽.人工智能支持下的高中英语听说课教学[J].英语教师, 2023, 23(11):22-25.

[3] 莫娟.基于人工智能系统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交流, 2020, 000(023):396.

[4] 付玉英.人工智能系统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学研究, 2020(10):6.

[5] 译林出版社。(2022).《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三年级上册)》。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