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研究综述
杜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3
1. 引言
在“十四五”时期,我国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小微企业作为驱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在保持经济韧性、保就业、保民生、激发创新活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 2013 年相关政策发布,商业银行积极践行普惠小微金融战略。但银行业同质化竞争激烈,小微企业资金需求 “短、频、急、快”,如何实现小微信贷从 “量” 到质效的变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首要问题。研究该风险问题,有助于银行防范风险、制定政策,也助于政府出台支持政策,推动小微企业与经济发展。
2. 小微企业银行贷款的风险研究综述
小微企业是小型、微型、家庭作坊式企业统称,由郎咸平提出。2011 年工信部等制订标准,从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划分,其中营业收入为主要依据。截至 2023 年,我国中小企业超 4200 万户,占企业总数 99% 以上,多为小微企业,贡献了约 80% 城镇就业、 75% 企业技术创新、 60% GDP 和 50% 税收。
2.1 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来源
2.1.1 企业内部因素
邵立敏等认为,小微企业资产规模小、管理不规范,私营业主行为缺乏制约,致经营与信贷风险高;银行依赖资产质押、忽视实际经营,弱化风控能力。梁彩红强调,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失真,增加银行风险评估难度。吴远远指出,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波动致企业违约风险上升。
2.1.2 外部因素影响
邵立敏等指出,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导致区域性和行业性风险凸显,如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江浙地区出口加工型小微企业的重创。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和信贷风险。柳莹以吉林银行为例,研究发现在经济周期波动中银行面临较大市场风险,主要原因是在小企业经营考核指标中未纳入逆周期资本,更多关注市场份额和短期盈利指标,导致信贷风险顺周期性加剧,缺乏逆周期资本平抑风险。宏观经济因素能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戴德明和张姗姗通过分析发现,在贷款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损失准备与个体风险和外溢风险呈反向变动,而盈余管理削弱了损失准备的风险应对能力。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对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有显著影响,银行需要通过优化考核指标、加强逆周期资本配置和提高损失准备的有效性来降低风险。孙尚涛研究发现风险补偿政策易滋生职业道德风险,个别银行在贷款认定为不良前即申请风险补偿指标,未对问题贷款进行有效追责,钻了现行政策的漏洞。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较高。
2.2 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的评估
孔春丽等指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存在问题,需深化多维度评估策略。葛永波等表明,企业规模、企业主信用状况等因素与贷款不违约概率正相关,并提出优化贷款定价策略。苏蕙和郭炜建议在准入规则中增加贷款用途真实性、关键人 “人品” 等指标,通过稳定性检验精简评分卡,提升评估准确度。
2.3 小微企业银行贷款的风险管理
2.3.1 加强贷后管理和信息透明度
谢云峰等指出,当前中小银行在控制信用贷款风险时主要集中在贷前审查,而贷后管理不足。他们建议加强贷后管理,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完善社会信用环境,以降低贷后违约风险。具体措施包括定期跟踪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数据和市场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失信违约成本,强化企业的声誉机制,促进企业自律,减少道德风险行为。
2.3.2 优化信贷风险管理文化和考核制度
施刚强调了建立良好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和科学的风险管理考核制度的重要性。这些措施有助于及时、有效地处理风险,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风险管理,提高综合收益同时控制信贷风险。银行应定期对信贷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确保信贷政策的有效执行。赵丙奇等运用逆推归纳法,构建了互联担保贷款风险控制模型,证明最优连带责任比严格连带责任可以更有效地控制互联担保贷款风险。
3. 研究现状评价及未来展望
现有研究在风险来源和评估方法上取得进展,但理论转化为实际管理策略的探索不足,如金融科技在贷后管理中的应用、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平衡等问题需深入研究。未来应强化实证分析,结合行业与地区案例,关注宏观经济因素的长期影响,优化银行内部管理与考核制度,提升风险管理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邵立敏 , 邵立杰 . 我国商业银行农村小微企业信贷风险防范研究 [J]. 农业经济 ,2018,(08):104-106.
[2]梁彩红 . 论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 [J]. 上海金融 ,2014,(09):108-110.
[3]吴远远 . 后疫情时代中国银行业风险聚集及应对措施 [J]. 银行家 ,2020,(09):69-71.
[4]柳莹. 吉林银行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研究 [D]. 吉林大学,2020.
[5]戴德明 , 张姗姗 . 贷款损失准备、盈余管理与商业银行风险管控 [J]. 会计研究 ,2016,(08):25-33+96.
[6]孔春丽 , 张天龙 , 张同建 .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贷款定价理论研究 [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03):91-95.
[7]葛永波 , 曹婷婷 , 陈磊 . 农商行小微贷款风险评估及其预警——基于经济新常态背景的研究 [J]. 农业技术经济 ,2017,(09):105-115.
[8]苏蕙 , 郭炜 . 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评价指标优化 [J]. 财会月刊 ,2020,(01):27-32.
[9]谢云峰,彭振江,谢港华 . 信用贷款的违约风险必然较高吗?——基于中小银行逐笔贷款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南方金融 ,2022,(03):28-40.
[10]施刚 . 国外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模式比较与启示 [J]. 金融论坛 ,2016,21(01):40-49+71.
[11]赵丙奇 , 郑旭 , 韩立栋 . 基于最优连带责任的中小企业互联担保贷款风险防范分析 [J]. 农业技术经济 ,2016,(03):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