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政课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策略
杨晓华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三中 邮编043500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之融入对学生全方位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大影响。情感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与情感共鸣能力,可进一步增进其同理心、责任意识及社会参与感的培育。借助情感教育的启迪,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能力得到提升,塑造恰当的价值观念,掌握在多变社会情境中作出理智选择的技能。同时,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增强其沟通与协作技能,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将情感培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的核心途径。
关键词:高中思政、情感教育、教学策略
在当前社会迅猛变革的形势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遭遇空前的挑战与契机。传统教学模式通常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情感及价值观念的塑造。然而,情感培育构成塑造学生完善人格、推动其全面进步的关键要素。因此,将情感教育高效整合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之中,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道德素养的关键。本文旨在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提出具体融合策略,旨在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一、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策略
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是一种“学以致用”的教育方式,与传统的课堂讲解相比,它更加贴近现实,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扮演各种角色,亲身体验真实场景,从而培养出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此外,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参与度,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教学实践中,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技巧巧妙地融入情感教育领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形象、具体的学习氛围。教师起初借助生动的实例,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国有企业变革等,将学生引入我国经济体制的实际运用情境,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体验与领悟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之功能。随后,教师策划了一系列角色扮演练习。例如,学生被划归为若干小组,分别扮演政府、企业、农民等角色,模拟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决策机制。学生需深入掌握各自角色之立场、利益与需求,经探讨与磋商,最终实现土地流转的共识。此类角色扮演实践促使学生深入领会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之精髓及其运行机理,提升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及沟通技能。
二、情感故事分享与讨论策略
情感叙事与交流策略构成连接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纽带。传递富有教育价值的情感叙事,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启迪他们反思个体价值与社会担当。在集体研讨环节,学生间能够实现有效沟通、交流观点,营造正向的班级氛围[2]。此策略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及交流技巧,还能增进他们对社会现象的多元视角认知,提升社会参与度,奠定成为负责任公民的坚实基础。
在《我国的社会保障》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实施了情感性故事讲述及交流策略,以真实感人的叙事,唤起学生的情感共振,塑造其社会担当与人文素养。讲述了一段有关社会保障体系援助困境家庭的故事,阐述了社会保障体系对困境家庭在医疗、教育等领域所提供的援助,协助他们克服困境。该故事对学生内心产生深刻触动,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社会保障体系的价值与关怀。随后,教师倡导学生交流个人或周围人士有关社会保障体系的故事与观察。部分学生分享了家庭因疾病而陷入困境的经历,得益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援助,康复历程记;部分学生阐述了社会保障制度在增进教育平等、减少城乡差异等方面的正面影响。这些故事使学生对社会保障体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激发了他们的感恩意识与集体责任感。
三、情感日记与反思写作策略
情感日记与反思性写作指导促进学生深入探索内心世界,呈现真挚情感,系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关键要素。通过持续记录情感日记或进行反思性写作,学生可记录自身情感体验、思想变迁及对社现象的个人观点[3]。此策略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与情绪调控技能,还能激发他们的自我审视与进步。在创作期间,学生可掌握如何明确阐述个人见解,提升逻辑推理及写作技巧,为未来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实施了情感日记及反思性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记录个人情感波动与思维轨迹,提升他们的自我意识与情绪调控技能。教师起初引导学生们观赏了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影视资料,使他们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初步的认知与理解。然后,教师倡导学生将个人生活与经历融入学习,记录个人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体验与思索。部分学生倾注笔端,抒发对民族文化的眷恋与自豪之情;部分学生反思了其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成长与演变。在写作反思阶段,教师指导学生深刻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增进民族团结、保障国家统一方面的关键作用,激励他们阐述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如何落实民族团结的措施。此类反思性写作促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操与民族自尊心。
四、总结
采用情境模拟及角色扮演方法,学生可亲身感受扮演不同角色所涉及的情感及道德选择,进而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感故事交流与探讨方法可促进学生情感共振,启迪他们反思个体价值与社会担当。情感日记与反思性写作方法激发学生深入探索内心世界,呈现真挚情感,进而推动个体自我认知与进步。这些策略彼此补充,共同构筑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情感教育的完备框架,为学生的综合成长提供了坚实保障。未来,随着教学活动的持续深化,我们热切期盼更多具有创新性的情感教育融合策略涌现,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注入新的生机与深度。
五、参考文献
[1]纪丽洁.情感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作用——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J].高考,2024,(23):156-158.
[2]樊鎏.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与价值探究[J].文教资料,2024,(05):65-67+90.
[3]雷呈平.情感教育融入高中政治课堂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3,(51):11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