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
张那布其
科尔沁右翼前旗第一小学 内蒙古兴安盟 137400
引言:在小学教育阶段,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全面发展。德育渗透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突出了英语课程在教育中的核心作用,强调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国际化视角。所以探究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策略有着现实意义。
1 当前德育渗透的主要形式
1.1 教材内容中的显性德育元素
新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包含了大量显性德育元素。课本上的对话、短文及其他内容常常是围绕日常生活的种种情景,比如家庭、学校、朋友等等,借助它们能培养同学们亲情意识、集体意识以及友爱精神。举例来说,在 PEP 教材三年级上册中 Unit 2“Colours”通过介绍各种颜色,帮助学生理解不同颜色的文化含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 Unit 3 的“Look at Me”教材中,学生们学习了关于身体部位的词汇,并在其中强调了对自己身体的关心和保护,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1.2 课堂活动中的隐性德育渗透
课堂活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渗透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和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沟通能力。比如在对话表演活动中,同学们要分工协作,各自发挥不同作用,以互相配合的方式完成演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学会听取别人的建议,尊重别人的思想,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2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具体策略
2.1 融入文化教育,渗透德育元素
英语这门学科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将其融入到文化教育中,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各国文化习俗、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等,从而开阔学生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全球意识。教师在授课时可结合教材内容引入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例如,在教授PEP 教材五年级下册 Unit 5“Whose dog is it?”时,老师可引进西方家庭饲养宠物的风气,使学生认识到宠物对西方家庭的重要性,还可教导他们关爱动物,尊重生命。教师也可指导学生对比中西文化差异,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在研究圣诞节、感恩节等西方节日的时候,老师就能使学生与中国传统节日进行比较,从而使他们认识到不同文化所具有的特征与价值,提高他们对本民族文化认同与自豪感。
2.2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德育目标实现
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关键。教师在进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时,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认真听课、主动发言以及按时做作业等良好习惯的养成。教师可通过建立清晰的课堂规则与学习要求来指导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比如上课时,教师可让学生保持正确的坐姿,认真听讲别人讲话,并对成绩优异的同学及时表扬奖励。教师也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和复习,使他们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在教授新词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音标、词根和词缀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3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德育情境
多媒体技术以其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可以给学生营造出真实的教学情境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起情感共鸣。在进行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时,教师有能力运用各种多媒体工具,例如图像、视频和音频等,来构建与教学主题紧密相关的德育环境。例如,在教授 PEP 教材六年级上册 Unit 6“How do you feel?”时,老师可放一段有关情绪变化方面的录像,使学生能直观感受到各种情绪所产生的表现及影响,进而指导他们探讨如何调整情绪、培养情绪管理能力及乐观态度。
3 案例分析:PEP 教材三年级下册 Unit 3“At the Zoo”
3.1 教学目标中的德育渗透
在教学 PEP 教材三年级下册 Unit 3“At the Zoo”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描述动物特征的单词和句型,还要注重德育渗透。教学目标可定为:通过对描写动物的词语、句型的学习,使学生产生热爱动物的情感,强化他们的保护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及沟通能力。
3.2 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实施
导入环节中,老师可通过播放自然环境下的动物生活录像,使同学们体会到动物们可爱、漂亮的一面,以唤起同学们热爱动物。新授单词、句型后,老师可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动物的照片来描述它们的特点,并结合生活习性、保护现状等对部分动物进行介绍,使同学们认识到动物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和加强同学们的保护意识。
在小组活动部分,教师可组织同学们开展小组讨论,同学们共同探讨保护动物的方法。各组成员之间需互相沟通,相互协作,共同做好研讨工作。在此过程中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得到发展。教师有权让各个小组派遣代表进行发言,以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并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保护动物的认识。
3.3 教学评价中的德育体现
在进行教学评估时,教师不只是要重视学生在语言学习上的成就,还需要密切关注学生在道德教育方面的表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设计若干有关德育方面的评价指标,比如是否主动参与保护动物问题的讨论,是否尊重小组成员意见等等。对德育成绩较好的同学,教师应该及时地进行表扬与鼓励,使他们既能提高英语水平又能养成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
4 结论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是一项既漫长又困难的工作。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德育渗透主要表现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融入文化教育,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德育情境的具体策略,通过与 PEP 教材三年级下册中的 Unit 3“At theZoo”相结合的案例研究,我们观察到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理念是既实际又高效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理解德育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深度挖掘教材里的德育内容,并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工具,确保德育在英语教学中得到有机的融合,从而推动学生的全方位成长。学校与家庭还应紧密配合,产生教育合力,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良好氛围。唯有如此,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育人目标才会真正得以落实,才会造就品德高尚、英语素养扎实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伟,路士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现状与对策研究[J].英语广场,2022,(27):133-136.
[2]贾慧.德育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海外英语,2020,(14):207-208
[3]蒋洪兴.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长江生态文明的策略探讨[J].华夏教 师,2018,(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