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作者

陈美玲 王宝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第一中学校 037200

引言

高中数学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学科,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基础。然而,长期以来,传统高中数学课堂普遍存在一些突出困境: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难以适应学生个体差异;教学内容往往侧重于公式推导与解题技巧,与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认为数学抽象枯燥;教学评价依赖阶段性考试,缺乏对学习过程的即时诊断与精准干预。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高中数学教育难以充分落实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 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的根本目标。

一、 智慧课堂的内涵、特征与理论基础

1.智慧课堂的内涵

智慧课堂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融合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旨在构建一个智能化、个性化、互动化的教学环境。它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让教学过程更加灵活高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学习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智慧课堂的特征

具有高度的智能化,能够自动收集、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如答题正确率、学习时长、知识点掌握情况等,为教师提供精准的教学决策依据。具备强大的互动性,支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实时互动交流,通过在线讨论、小组协作等方式,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还具有资源的丰富性,整合了海量的优质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在线课程、虚拟实验等,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智慧课堂的理论基础

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育大数据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智慧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环境,有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建构知识。教育大数据理论则为智慧课堂的数据收集、分析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对学生学习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实现个性化教学。

二、 高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框架构建

1. 教学目标设计

高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教学目标应紧密围绕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函数这一章节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像等基础知识外,还应引导学生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通过建立函数模型来分析经济现象、优化方案等。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分层教学目标,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2. 教学流程规划

教学流程应体现智慧课堂的互动性和自主性。首先是课前预习环节,教师可以利用智慧课堂平台发布预习任务,如预习视频、预习作业等,让学生提前了解教学内容,发现自己的疑问。课中环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向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师可以通过智慧课堂的实时反馈功能,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例如,当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理解困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源进行更深入的讲解,或者组织小组讨论来促进学生的理解。课后复习环节,教师可以利用智慧课堂平台布置个性化的作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推荐不同难度的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是高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应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课

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学生自评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互评则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三、 高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的阶段性实施策略

1. 起始阶段:营造智慧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在高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要致力于营造充满智慧的学习氛围,以此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可以在教室的一角设置数学文化展示区,展示数学史上的重大发现、著名数学家的故事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有趣的数学科普视频,如数学在生活中的奇妙应用、数学谜题的破解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数学小游戏,如数字接龙、数学猜谜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数学学习状态。在课程导入环节,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比如商场打折的最优方案、建筑结构中的数学原理等,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

2. 发展阶段:强化智慧学习引导,提升学生能力

进入发展阶段,教师要强化对学生智慧学习的引导,重点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智慧教学平台的互动功能,组织小组讨论活动。给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解答。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各小组,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利用智慧平台的在线测试功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如拓展性的数学阅读材料、难度适中的练习题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引导学生建立数学学习档案,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解题思路和反思总结,帮助他们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3. 巩固阶段:深化智慧学习应用,培养综合素养

在巩固阶段,要深化智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组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开展数学建模活动,让学生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到数学知识、计算机技术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开展数学竞赛活动,设置不同难度层次的竞赛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参与竞赛。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动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研究性学习,鼓励他们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开展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在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论

构建高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顺应教育数字化发展趋势、推动高中数学课堂深度变革的战略选择。本研究构建的以数据驱动为核心、贯穿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的智慧教学模式框架,旨在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破解传统课堂的固有问题,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李必船. 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J]. 中小学电教, 2023, (Z2): 8-11.

[2]陈煌图. 基于智慧课堂的高中数学线上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J].高考, 2023, (08): 91-93.

[3]刘雪莹. 智能时代高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3, (04): 19-2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