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零星工程结算计价方式分析与优化策略

作者

詹桂兰

身份证号码:441900198502190747

一、引言

零星工程主要牵扯计量仪表的安装、设备的保养、管线的改造等小型项目,就算单个所涉体量小,可在公用事业等范畴起到不可替代的辅助效应,此类工程鉴于突发属性突出、施工内容灵活多样,结算管理频繁面临特殊的障碍:单次工程量不多,可实施频次很高,引起管理成本上升,过程资料不齐全造成结算依据匮乏,计价边界的含混引发审计的争议事端,结算环节的关键矛盾主要聚焦于工程量核定与计价准则运用两方面,若处理不够妥当,甚至会拉长结算的周期,说不定会诱发法律上的矛盾,阻滞企业资金循环,考量现有计价方式的适用性,探索策略以优化,其现实意义重大。

二、零星工程结算计价主要方式及特点

(一)按实结算模式

该模式把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当作计价依据,适合于突发性维修、不可预见工程等难以事先判定工作量的项目,其核心要求为施工时对人工、材料、机械消耗进行详细记录,产生双方达成一致的工程量认证凭据、验收记录及影像档案,优势为灵活性十分显著,可适应工程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只是对过程记录的完整性依赖极高,主要的量价风险落到发包方头上,管理的难点聚焦于保障过程资料准确且及时。

(二)固定单价模式

基于工程量清单,得出包含人工、材料、机械、管理费、利润以及风险费用的综合单价,结算总价由实际完成量乘以合同单价计算得到,应用于可预期改造、周期性维护的相关项目,就风险的分配而言,价格风险的担当者是承包方,工程量风险归发包方承担,新增项目要按变更规则去调整相应单价,管理难点聚焦于合同外项目定价的合理性,应结合物价的起伏与政策的革新动态调适。

(三)总价包干模式

就工作范围清晰明确的小型工程而言,合同规定采用固定总价,除非出现约定可调整的情形,结算时无有变动,该模式中承包方承受大部分风险,关键之处是签约阶段将工作边界明确,防止因范围界定模糊引发的各类争端,结算把合同价及有效变更签证当作依据[1]。

(四)混合计价模式

合同依照项目性质把多种计价方式整合,如“主体项目实行固定单价模式,辅助项目按定额工日来结算,零星用工按计时方式计价”,应配套明晰的项目分类依据,厘清不同计价方式的结算细则,防止因项目分类差别引发的矛盾,其管理要点是保证分类逻辑的连贯性。

表 1 零星工程计价方式对比

三、当前零星工程结算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现场签证瑕疵引发争议

现场签证作为工程量认定的核心凭据,屡屡出现签字不完整、记录含糊、事后补签等现象,就《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规范》而言,发包人仅确认收到但未予以赞同的签证,需承包方补充别的证据(像会议纪要、检验记录)用以证明工程量;无数量、价格的签证,需双方进行协商,抑或由鉴定人推断得出,使结算的复杂程度进一步上升。

(二)合同外项目计价标准缺失

新增项目定价易产生分歧:发包方倾向遵照定额下浮的途径计价,承包方主张采用市场价或成本加利润的方式计价,材料价格波动的调控机制缺位,就时间跨度大的项目而言,价格变动说不定会让一方承担过高的成本,按照相关的司法解释,若协商未达成一致,可依照工程所在地建设部门发布的计价准则,然而实际执行情况里难度表现突出。

(三)过程管控薄弱导致依据不足

因其规模小,零星工程易被人忽视,诸如竣工验收单、竣工图纸、变更证明等过程资料,往往缺失或紊乱,而结算周期存在较长的现象,传统“完工后一次性结算”模式引发工程款支付的推迟,增添承包方资金方面压力,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十分明显[2]。

四、零星工程结算计价优化策略

(一)完善合同风险分担机制

合同明确风险的具体边界,以《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作为参考指引,协定材料价格波动突破±5%时的调节办法,按照工程所在地市级调差文件开展人工费调整;项目工期超过十二个月,采取分段调差或者指数调差举措,事先规划好新增项目定价的走向:优先采用合同内相同、相似的单价,其次看齐投标组价方案,最终采用第三方组价,明确管理费与利润按文件最低标准计取。

(二)推行过程结算与分段审计

把“完工后一次性结算”变更为分阶段结算,以工程实施进度或时间节点核定工程

量,双方予以认可的过程结算文件作为竣工结算的组成要素之一,一般竣工后不再进行重复审核,对应“节点验收后随即开展结算”的支付举措,减少承包方资金面临压力。

(三)规范过程文件管理

创建特定资料管理体系,界定要归档的核心文档,像工程量认证单、影像资料、变更签证之类,推行电子会签体系以杜绝事后补签,看重微信记录、邮件来往等旁证材料,依照相关的司法解释细则,签证若存在瑕疵现象,这些证据可起到辅助确认工程量作用。

(四)应用新版规范与数字化工具

贴合 2025 年 9 月开始实施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推行措施费总价计价、以电子数据作结算依据这类新规,借助BIM轻量化模型搭配移动终端记录施工全程,研制专用模块记录表计相关参数与影像资料,做到变更图纸实时的标注及共享,为结算所产生的争议提供可视化凭据[3]。

五、结论

零星工程结算管理需凭借合同设计、过程管控以及技术创新构建完整链条体系,短期要达成新版计价标准中风险分担规则(如±5%材料调价)及过程结算要求的落实;中期搭建企业专属的造价数据仓库,催生标准化计价模块集群;长远来看推进数字化应用深度拓展,实现施工、计量、结算连贯一体化,事先布局的企业可明显降低争议程度,促进投资获利与运营效果,为行业规范发展提供实际操作范例。

参考文献

[1] 王熙 . 工程 量清 单计 价模 式下 招标 投标 工程 的结 算审 核[J]. 四川 建材,2024,50(08):226-228.

[2]李光平.建筑工程清单计价模式下措施项目竣工结算常见问题研究[J].四川水泥,2024,(08):17-19.DOI:10.20198/j.cnki.scsn.2024.08.087.

[3]齐国舟,洪海峰.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结算单价调值公式的分析研究[J].建设监理,2024,(02):56-58+70.DOI:10.15968/j.cnki.jsjl.2024.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