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传感技术在装备制造电气故障监测中的创新应用
刘纪轩
身份证号码:412825196806197030
一、引言
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制造业的核心基础,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装备制造过程中,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是确保整个装备正常工作的关键。电气故障不仅会导致设备停机,影响生产进度,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对装备制造电气系统进行及时、准确的故障监测至关重要。智能传感技术能够实现对电气系统多参数的实时、精准监测,并通过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提前预测故障,为装备的维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有效提高装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智能传感技术概述
在装备制造电气故障监测领域不断追求高效、精准的当下,智能传感技术正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智能传感技术并非单一技术的体现,而是传感器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等多学科知识深度融合的结晶。它打破了传统传感器仅能感知信息的局限,不仅具备对被测量信息的敏锐捕捉能力,还能在内部完成对感知信息的初步处理、细致分析与可靠存储,并借助网络将数据高效传输至上位机或其他设备,实现更广泛的信息交互与协同工作。
从构成上看,智能传感器结构精巧且功能完备。传感器元件作为信息感知的源头,能将温度、压力、电流、电压等各类物理量精准转换为电信号,为后续处理提供基础数据。信号调理电路则像是一位精细的工匠,对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有效消除噪声干扰,提升信号质量。微处理器堪称智能传感器的“大脑”,它运用先进的数字化处理技术和预设算法,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深入分析、准确判断,实现故障诊断、预测等智能化功能。数据存储单元如同一个可靠的仓库,妥善保存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和处理结果,为后续的数据追溯与分析提供支持。通信接口则搭建起了智能传感器与其他设备之间的桥梁,实现了数据的顺畅传输与共享。
与传统传感器相比,智能传感技术的优势显著。其高精度与高可靠性令人瞩目,先进的传感技术和信号处理算法,配合自诊断、自校准功能,确保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无误,大大降低了测量误差和故障发生率。多功能与集成化特点使其能够集成多个传感器元件,实现对多种物理量的同时测量,同时将多种功能集成于一个芯片,减小了体积与重量,提高了系统集成度。实时性与动态响应能力强,能实时采集和处理数据,并快速传输,及时跟踪被测量变化,为故障监测提供即时信息。
在装备制造电气故障监测中,智能传感技术凭借这些独特优势,能够实时、精准地采集电气系统多参数数据,通过深入分析实现故障的早期发现与准确诊断,为装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有力推动了装备制造行业向智能化方向迈进。
三、智能传感技术在装备制造电气故障监测中的创新应用
3.1 实时数据采集与精准分析
在装备制造电气故障监测中,智能传感技术能够实现对电气系统多参数的实时采集,包括电流、电压、温度、振动等。通过在电气设备的关键部位安装智能传感器,可以实时获取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输到监控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对采集到的实时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可以建立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模型和故障特征模型。通过将实时数据与正常运行模型进行对比,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运行状态;通过与故障特征模型进行匹配,可以准确判断故障的类型和位置。例如,在电动机的故障监测中,通过安装智能温度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实时采集电动机的温度和振动数据,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电动机的过热、轴承磨损等故障,为设备的维护和维修提供依据。
3.2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是智能传感技术在装备制造电气故障监测中的重要应用方向。通过对电气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合设备的运行工况和使用环境等因素,利用预测算法(如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建立设备的故障预测模型,可以实现对设备未来故障的预测和预警。
基于故障预测结果,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实现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可以有效避免设备的突发故障,减少设备的停机时间,降低维护成本。同时,通过对设备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和管理,可以为设备的优化运行和升级改造提供决策支持。例如,在风电场的电气设备监测中,利用智能传感技术采集风力发电机组的电气参数和机械参数,建立故障预测模型,提前预测发电机组的故障,合理安排维护时间,提高了风电场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3.3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与协同监测
为了提高电气故障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采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将多个智能传感器采集到的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融合处理。通过综合分析多个传感器的信息,可以充分利用各传感器之间的互补性,消除单一传感器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例如,在变压器的故障监测中,可以同时安装温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局部放电传感器等多种智能传感器,采集变压器的温度、气体成分、局部放电等数据。利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变压器的内部故障类型和严重程度,为变压器的维护和检修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四、实际案例分析
在装备制造领域,智能传感技术于电气故障监测的实际应用成效显著,以下以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线电气系统故障监测为例进行深入剖析。
该汽车制造企业拥有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电气系统复杂且关键,一旦出现故障,将导致整个生产线停滞,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往,企业采用传统的电气故障监测方式,依赖人工定期巡检和简单的仪表测量,存在监测不及时、不全面、故障定位不准确等问题,难以满足生产需求。
为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引入了智能传感技术。在生产线的关键电气设备,如电机、变压器、配电柜等部位,安装了多种类型的智能传感器,包括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以及局部放电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采集电气设备的电流、电压、温度、振动以及局部放电等多维度数据,并通过高速通信网络将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
引入智能传感技术后,该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线电气故障监测取得了显著成效。故障发现时间大幅缩短,从原来的数小时甚至数天缩短至几分钟甚至实时发现;故障定位准确率从原来的不足 60% 提升至 90% 以上;设备停机时间减少了 50% 以上,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通过预防性维护,降低了设备的维修成本和更换成本,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这一实际案例充分证明了智能传感技术在装备制造电气故障监测中的强大优势和巨大潜力,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推动了智能传感技术在装备制造行业的广泛应用。
五、结论
本文深入探讨了智能传感技术在装备制造电气故障监测中的创新应用。研究表明,智能传感技术凭借其高精度、高可靠性、多功能、实时性强等优势,在实时数据采集与精准分析、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与协同监测、远程监控与智能化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显著提高了装备制造电气故障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了故障发生率,提升了装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李 立 婷 . 智 能 传 感 技 术 在 计 量 检 测 中 的 创 新 应 用 [J]. 大 众 标 准化,2025,(14):187-189.
[2]邹景峰.智能传感检测技术在橡塑零部件力学性能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品牌与防伪,2025,(08):63-65.
[3] 燕宝红. 智能传感技术在水利工程结构物监测中的应用[J]. 工程技术研究,2025,10(12):46-48.
[4]吴新友.智能传感技术在水闸安全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2025,(12):48-50.
[5] 田 甜 . 智 能 传 感 技 术 在 防 爆 电 气 设 备 中 的 应 用 研 究 [J]. 防 爆 电机,2025,60(03):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