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马赛克方法为导向的幼儿园建构游戏组织与实施研究

作者

吴晓菲

苏州市吴江区屯村幼儿园

引言

幼儿园建构游戏是幼儿通过操作建构材料,搭建各种物体或场景,以实现自己游戏愿望的创造性游戏活动,对幼儿的认知发展、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传统的幼儿园建构游戏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忽视幼儿主体地位、游戏设计与幼儿兴趣需求脱节等问题。马赛克方法作为一种融合多种研究方法、重视儿童视角与声音的研究与实践方法,为幼儿园建构游戏的组织与实施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它强调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儿童的观点和想法,将儿童视为有能力、有价值的主体,让儿童在游戏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

一、马赛克方法导向下幼儿园建构游戏的重要意义

(一)尊重儿童主体地位

马赛克方法以尊重儿童主体地位为核心,应用于幼儿园建构游戏中,能够充分体现儿童在游戏中的自主性。传统建构游戏中,教师往往主导游戏的主题、玩法和规则,幼儿被动参与。而在马赛克方法导向下,教师通过倾听儿童的想法、观察儿童的行为等方式,深入了解儿童的兴趣和需求,让儿童自主决定建构游戏的主题、选择建构材料、制定游戏规则,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这种对儿童主体地位的尊重,能够激发儿童参与建构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儿童在游戏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马赛克方法导向的幼儿园建构游戏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建构游戏中,幼儿通过操作各种建构材料,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和身体协调能力,促进身体发展;在构思建构主题、解决建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幼儿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提升,推动认知发展;在与同伴合作建构的过程中,幼儿需要沟通、协商、分工与协作,这有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技巧。

(三)优化教育实践过程

将马赛克方法应用于幼儿园建构游戏的组织与实施,能够有效优化教育实践过程。教师运用马赛克方法收集儿童的观点和想法,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和调整建构游戏活动,使游戏活动更符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记录等方式持续了解幼儿的游戏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实现对教育实践的动态调整和优化。

二、幼儿园建构游戏组织与实施现存问题

(一)忽视儿童视角

在当前幼儿园建构游戏组织与实施中,普遍存在忽视儿童视角的问题。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往往依据自己的经验和主观判断确定游戏主题、内容和玩法,较少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也常常以自己的标准和期望来评价幼儿的游戏行为,忽视幼儿在游戏中的独特想法和体验。这种忽视儿童视角的做法,导致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游戏的教育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二)游戏形式单一

幼儿园建构游戏形式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幼儿多样化的发展需求。许多建构游戏局限于使用积木进行简单的搭建,游戏内容和玩法缺乏创新。游戏主题往往固定不变,幼儿重复进行相似的建构活动,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

建构游戏的评价体系不完善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评价主体单一,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幼儿自评和同伴互评,幼儿在评价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评价内容侧重于幼儿建构作品的结果,如作品的外观、结构等,而忽视幼儿在建构过程中的表现,如思维过程、合作能力、创新意识等。评价方式也较为单一,多采用语言评价,缺乏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发展情况,不利于发挥评价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马赛克方法导向下幼儿园建构游戏组织与实施路径

(一)更新教育理念

以马赛克方法为导向组织与实施幼儿园建构游戏,首先需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教师要树立 “ 儿童为本” 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儿童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主体,尊重儿童的想法和选择,将儿童的视角融入建构游戏的各个环节。教师要转变角色,从游戏的主导者转变为观察者、支持者和引导者,在游戏中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空间,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和创造。同时,教师要加强对马赛克方法的学习和理解,掌握运用该方法收集儿童观点、观察儿童行为的技巧,以便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建构游戏的组织与实施提供依据。

(二)创新组织策略

创新组织策略是提高马赛克方法导向下幼儿园建构游戏质量的关键。在游戏主题确定上,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交流、观察幼儿日常活动等方式,了解幼儿的兴趣点,鼓励幼儿自主提出建构游戏主题。在建构材料选择方面,除了传统的积木,还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如纸盒、瓶盖、自然材料等,丰富幼儿的建构体验。在游戏组织形式上,灵活运用集体游戏、小组游戏和个别游戏,根据不同的游戏主题和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家园合作,邀请家长参与建构游戏,为游戏提供资源支持和创意想法,拓展建构游戏的内容和形式。

(三)完善评价体系

完善的评价体系是保障马赛克方法导向下幼儿园建构游戏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丰富评价主体,鼓励幼儿进行自评和同伴互评,让幼儿在评价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游戏行为,学习他人的优点,提高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拓展评价内容,不仅关注幼儿建构作品的结果,更要重视幼儿在建构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幼儿的参与度、创造力、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除了语言评价,还可以运用作品展示、照片记录、视频回放等方式,全面、客观地展示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发展情况。通过完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和促进作用,推动幼儿园建构游戏的持续改进和幼儿的不断发展。

结束语

以马赛克方法为导向的幼儿园建构游戏组织与实施,为幼儿园建构游戏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优化教育实践具有重要价值。尽管当前幼儿园建构游戏组织与实施存在诸多问题,但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创新组织策略、完善评价体系等路径,能够有效提升建构游戏的质量。未来,应继续深入研究马赛克方法在幼儿园建构游戏中的应用,不断探索创新,让建构游戏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为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支持,推动幼儿教育事业朝着更加科学、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音. 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中马赛克方法的应用探究[J]. 东方娃娃·绘本与教育, 2025, (05): 60-61.

[2]石磊. 运用马赛克方法开展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的探索[J]. 基础教育研究, 2025, (04): 96-99.

[3]陈佳婷, 张晓华. 基于马赛克方法的幼儿园角色游戏中高质量师幼互动探索[J]. 基础教育研究, 2024, (18): 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