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安全生产中的技术监控与安全管理创新
官剑晖 傅志波 吴小军 石麒璞
新余江能光伏电业有限公司 338000
引言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向清洁能源转型,光伏电站的建设与运营规模不断扩大。光伏电站通常建设在户外,受自然环境、设备运行状态等因素影响较大,安全生产面临诸多挑战。技术监控能够实时掌握设备运行参数与环境变化,为安全预警提供支撑;而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光伏电站规模化、智能化发展的需求,亟需通过创新提升管理效能。因此,深入研究光伏电站安全生产中的技术监控与安全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技术监控在光伏电站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一)实时监测设备状态,预防故障发生
光伏电站的核心设备包括光伏组件、逆变器、汇流箱等,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电站的安全与效率。技术监控系统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对这些设备的温度、电压、电流等参数进行实时采集与分析,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状态。例如,当光伏组件出现热斑效应时,温度会异常升高,监控系统可迅速捕捉这一信号并发出预警,便于运维人员及时处理,避免故障扩大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二)动态掌握环境变化,规避外部风险
光伏电站受气象条件影响显著,暴雨、大风、雷电、高温等自然因素都可能对电站安全造成威胁。技术监控系统可整合气象监测数据,实时掌握电站所处环境的变化情况。当监测到强风可能导致支架松动、暴雨可能引发汇流箱进水等风险时,系统能及时发出提示,为运维人员采取防护措施提供依据。同时,对于电站周边可能出现的异物遮挡、植被生长过高等影响光伏组件发电效率与安全的情况,监控系统也能进行动态跟踪,确保及时清理,规避外部环境带来的安全风险。
(三)辅助事故应急处置,降低损失程度
尽管通过前期监控可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极端情况下仍可能出现突发事故。技术监控系统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定位故障点,为应急处置提供准确信息。例如,当电站发生线路短路时,监控系统可迅速确定故障位置与影响范围,指导运维人员采取切断电源、隔离故障区域等措施,防止事故蔓延。同时,监控系统记录的设备运行数据与事故过程信息,还能为事故原因分析与后续整改提供依据,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降低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二、光伏电站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管理模式传统,适应性不足
当前部分光伏电站仍采用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依赖人工巡检与纸质记录,管理效率低下且难以适应电站规模化发展的需求。随着光伏电站容量的扩大,设备数量增多、分布范围扩大,人工巡检难以实现全面覆盖,容易出现漏检、误检等问题。同时,传统管理模式对数据的分析与利用能力有限,无法从海量运行数据中挖掘潜在的安全隐患,导致安全管理的前瞻性与针对性不足。
(二)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运维人员是光伏电站安全生产的直接参与者,其安全意识与技能水平对电站安全至关重要。部分运维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在作业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现象,如未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擅自更改操作流程等,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此外,光伏技术不断更新迭代,部分运维人员未能及时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操作与维护技能,在应对复杂故障时能力不足,可能导致故障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影响电站安全运行。
(三)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善,处置能力有限
光伏电站的应急管理涉及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储备等多个方面。部分电站的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多为照搬通用模板,未结合自身设备特点与环境条件进行细化,导致事故发生时难以有效指导应急处置。同时,应急队伍建设滞后,人员培训与演练不足,应急物资储备不充足或过期失效等问题,使得电站在面对突发安全事故时,应急响应速度慢、处置能力有限,无法及时控制事态发展。
三、光伏电站安全管理创新的方向与对策
(一)推动管理数字化,提升管理效能
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安全管理数字化转型,构建一体化的安全管理平台。将技术监控系统采集的设备运行数据、环境数据等整合到管理平台中,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实现安全风险的智能预警与评估。同时,利用平台实现巡检任务的电子化派发、进度跟踪与结果反馈,提高巡检效率与质量。
(二)强化人员培训,构建专业化团队
为了确保运维人员能够胜任工作并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必须加强他们的安全培训与技能提升,构建一支专业化的安全管理团队。这一过程需要制定一个系统的培训计划,该计划应全面涵盖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维护技能、应急处置方法等内容。通过将理论教学与实操演练相结合,可以显著提高培训的效果,使运维人员不仅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还能在实际操作中提升技能。为了激发运维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应定期组织安全知识考核与技能竞赛。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检验运维人员的学习成果,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三)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增强处置能力
针对光伏电站的特殊性和潜在风险,必须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这包括明确不同类型事故的应急处置流程、责任分工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展开救援工作。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新技术、新情况的发展变化。同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应组建一支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为队员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与物资,确保他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行动。为了增强应急响应的效率,还需建立与周边应急救援力量的联动机制。通过资源共享和快速响应,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得到周边救援力量的支援,实现多方联动,共同应对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这样的联动机制不仅能够提升光伏电站的应急处理能力,也是保障公共安全和环境稳定的重要措施。
结束语
技术监控是光伏电站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支撑,能够实时监测设备与环境状态,为安全运行提供保障;而安全管理创新则是提升电站安全水平的关键路径,通过数字化转型、人员培训强化与应急体系完善,可有效弥补传统管理的不足。在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需充分认识技术监控与安全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不断优化技术应用与管理模式,以确保光伏电站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为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新刚, 高永鑫, 陈大涛, 赵良成, 宇文磊县, 吴良, 回峰. 无人机在光伏电站安全监督检查中的应用[J]. 电子技术, 2025, 54 (01): 136-139.
[2]周瑜. 光伏电站安全标准与事故预防措施研究[J]. 大众标准化, 2024,(22): 89-91.
[3]杨有, 刘华斌, 张琦, 李朝阳, 董俊锋. 光伏电站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研究[A] 2024 年全国工程建设行业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中册)[C]. 《施工技术(中英文)》杂志社、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技术编辑部, 202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