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主题意义引领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情节建构策略

作者

邱兰

四川成都天府新区第五中学 610222

前言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作为一种训练学生英语语言运用与创作能力的教学方式,逐渐受到英语教学界的重视。情节的创作不仅是语言的表达问题,更涉及到学生对于文本主题的理解与深刻把握。因此,通过主题意义引领情节构建,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原文,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一、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策略

(一)研读教材,探究意义

在全篇阅读教育中,教师实施读后续写教学活动应系统地引导学生深入解析文本内涵,细致梳理叙事脉络,洞察文本创作的特色,剖析作者意图,以探究文本主旨为核心设定教学目标。这一过程旨在聚焦于深层理解与批判性思考的培养,通过精心设计的语言实践任务,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与认知能力的发展。举例而言,当教师引导学生研读一篇作品时,一项核心策略是使学生识别并提炼每个段落的主题句,进而概括段落的核心信息,从而整体把握文章的框架与深层次意义。若文章讲述的是一次令人心动的经历,学生能迅速捕捉到故事主线——主人公在旅途中迷失方向,幸得当地长者的援手,最终抵达了其心之所向之地。这一情节虽相对简单,但其背后蕴含的主题是人与人之间温情的传递与关怀。在完成快速阅读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见解,并适时提供反馈与指导,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与情感共鸣。

(二)遵循原则,构建情节

基于故事的发展脉络与中心议题,教师应指导学生推测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情节,并引导他们思考在续写时如何运用语言艺术来彰显故事的主题,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此,可以组织一次头脑风暴活动,鼓励学生罗列可能在后续章节中出现的词汇,从而在既定的叙事框架内创造出新颖的情节。在主题的指引下,教师应引导学生采取逆向推理的方式,逐步构建故事走向,确保新生成的故事与原有情节高度一致,同时遵循逻辑连贯的原则,准确传达原文所承载的情感与思想。

二、构建情节思路,体现文本的三要素

在学生开展“读后续写”活动之前,他们应深入剖析原文的叙事结构,精心规划故事情节线,并精准把握文本的三大构成元素——人物、事件与背景环境,以确保能够准确捕捉到原文中至关重要的情节转折,这些转折点是连接原始叙述与后续创作之间的桥梁,对于维持故事连贯性和情感张力至关重要。学生需精心构思,使续写部分不仅忠实于原文的主旨和脉络,而且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强故事的整体魅力和阅读体验。三要素的具体体现:

要素一,即人物角色,在分析与构建研究框架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确保故事连贯性和阅读体验的一致性,续写时应当精心构建角色的行为和发展轨迹,使其与原作品中所展现的性格特征保持高度一致性。这意味着在续作中,人物的决策、情感反应以及与他人的互动应当延续其原有的性格特质,无论是乐观开朗、深思熟虑还是内敛谨慎等。通过深入挖掘和精细描绘这些角色在新情境下的行为模式和内心变化,可以有效避免人物性格的突变,从而增强故事的连贯性和可信度。

要素二,即情节构成,乃是故事叙述的核心驱动因素,它通过一系列事件的发展与转折,构建起故事情节的脉络,从而赋予作品动态性和吸引力。为了增强故事的吸引力并确保其连贯性,续写部分应精心构建,通过巧妙地编织冲突与悬念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首先,需要对原文中的关键情节进行深入挖掘,识别其中的矛盾点和未解之谜,这些是设置冲突的基础。例如,如果原文涉及一个未解决的秘密或一个未完成的任务,续写可以围绕这个秘密展开一系列的事件,或者揭示任务背后隐藏的复杂动机,从而制造紧张感和不确定性。 其次,引入悬念是吸引读者的关键策略之一。悬念可以通过设置未知的结果、未解的谜题或是潜在的危险来实现。例如,在续写中,可以描绘主角面临的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或是他们即将面对的未知敌人,这些都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

要素三:环境条件,其在研究框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确保续写与原始文本的一致性,我们需要在扩展的情境中保留原有的时代背景、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以此为基础构建连贯且符合原设定的续集叙述。环境的演变成为驱动叙事进程的关键动力之一,诸如季节的更迭、地理位置的转换等要素,对情节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环境描绘不仅能够构建情境的特定氛围,还能够显著增强叙事的感染力与情感深度,通过细腻的场景刻画激发读者的感官体验,深化对故事背景的理解与共鸣。

三、分析文章逻辑

具体来讲,一方面,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也是读后续写活动实施的重要前提,如果学生有着良好的写作创意,但是在写作过程中存在有逻辑漏洞,最终写出的文章自然不佳。因此,教师在开展读后续写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确定好写作的基本思路,对文章的重点词汇、短语进行提炼,学生也需要结合文章的创作思路,进行续写练习,以确保续写出的内容与原本在逻辑和情节上能够保持一致。

结合教材中的节选片段,教师可以与学生一同进行阅读,做好深层次的分析,明确文章的整体结构、关键词句和主要内容,要求学生对其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进行记忆。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复述,展开后续联想,如海底漫步后教授等人在鹦鹉螺号上的生活,鹦鹉螺号后续的航程等,运用自身掌握的词汇和句式将联想的内容写出来。在完成读后续写后,可以要求学生相互检查词汇和短语的使用情况,进行相互评价,实现共同进步。

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对任务的命运走向进行分析,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导,如“你认为尼摩船长的为人如何?”“教授等人在之后能不能逃出去?”“鹦鹉螺号最终的命运又会如何?”借助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对照文章的内容,思考主要人物的命运走向,在脑海中建立起丰满的人物形象,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好续写的主要方向,这样续写出的内容更能贴合文章的主题,可以有效避免情节不连贯的问题。

结语

主题意义导向的情节构建策略为高中英语续写教学引入了一项革新的实践路径,旨在通过深入挖掘文本主题意义,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拓展故事情节,从而显著提升其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创作技巧。借助于深化学生对文章核心议题的理解,教师能够有效指导其构建与主题精髓相契合的故事线,从而显著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艺及思维层次。

参考文献

[1]张文圣.主题意义引领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策略探究[J].英语教师,2023,23(21):90-93.

[2]王露露.高中英语教学中“读后续写”情节的构建策略研究[J].中学生英语,2024(44):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