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装饰装修中防水工程的施工工艺与质量保障措施

作者

张明

湖北省宏昌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引言

防水工程作为建筑装饰装修中的基础性环节,一直以来都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渗漏不仅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还会造成室内环境恶化和经济损失,甚至引发安全隐患。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成本条件下,确保防水层施工的科学性与耐久性,成为业界关注的核心问题。通过深入探讨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质量保障措施的可操作性,可以为工程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持与管理路径,从而推动建筑装饰装修领域防水工程的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

一、防水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与成因分析

防水施工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工人的技术水平,而一些工程团队由于自身专业技术不够,无法满足工程的需要。特别是对细部的防水处理,例如接缝处的密封,涂层的均匀性等,常常出现疏漏,这就会对整个工程的防水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装饰装修工程中,防水工程是一项直接关系到建筑安全与耐久性的隐蔽环节,其作用不可低估。然而在实际施工中,问题频繁出现,常见情况包括基层处理不彻底、表面不平整、含水率控制不当,致使防水层与基层粘结效果降低。同时,部分工程忽略了管道穿墙、楼地面交接处、阴阳角等关键节点的专门处理,造成应力集中,极易引发渗漏[1]。施工组织管理不完善、质量监督不到位,使得施工过程中的缺陷无法被及时发现和纠正,从而为后续使用埋下隐患。

在装饰装修防水工程中,材料使用不当是常见问题之一。部分施工单位为降低成本,随意选材,甚至以低档卷材替代高性能材料,或在潮湿环境中使用不适宜的涂料,导致防水层性能和耐久性不足。施工中偷工减料、防水层厚度不达标、配比随意调整等现象也屡见不鲜,加剧了防水层老化与开裂。市场上新型高分子材料种类繁多,但施工人员认知不足,应用不当使防水效果大打折扣。验收环节流于形式,闭水或淋水试验不到位,养护周期被忽视,监理与施工责任划分模糊,缺乏有效监督与追溯机制。

二、防水工程关键工艺的优化与实施路径

针对装饰装修中防水工程存在的普遍问题,优化施工工艺成为确保防水性能与工程质量的核心途径。在施工准备阶段,应重视基层处理,确保基面平整、坚实、无油污与浮灰,含水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直接关系到防水层与基层的粘结性能。在阴阳角、管道根部等应力集中部位,必须采用圆弧过渡或附加层加强的做法,以分散应力并增强节点的防水能力。在涂膜防水工艺中,涂刷应分多次进行,涂层方向交错,且厚度均匀,以防止因局部过薄而降低防水层整体效果。

施工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同样是工艺优化的重要方面。应根据不同部位与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例如厨房、卫生间等潮湿区域宜采用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而屋面与地下室则更适合高分子卷材或多道设防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产品说明进行配比与搅拌,避免人为随意更改工艺参数。对于新型高分子防水材料,应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使其充分理解材料性能及施工要点,以保证材料的最大效能得到发挥[2]。对于复合型防水体系,如涂膜与卷材的复合施工,应科学安排施工顺序,确保不同材料之间形成良好的粘结和协同作用,提升整体防水耐久性。

在实施路径上,应强化全过程管理理念。施工单位应建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明确各环节的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技术交底。施工现场应严格执行“ 三检制” ,即自检、互检和专检相结合,确保每一道工序均符合要求。对于重要部位的施工,应增加现场监理和第三方检测环节,做到工序交接必须有检测与确认记录。在施工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手段,如影像记录、数据监控,可以为后期质量追溯提供可靠依据。还应加强施工后的养护管理,确保防水层达到最佳性能后再进入下一道工序。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实施路径,防水工程不仅能够满足当前使用需求,还能在长期使用中保持稳定性能。

三、防水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与保障措施

在装饰装修防水工程中,单纯依靠施工工艺优化并不足以完全消除风险,必须依托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来保障最终成效。质量控制应从设计源头开始,在工程设计阶段,必须明确防水等级与构造做法,并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相关标准进行编制,避免因设计缺陷导致的后期施工困难。在施工前期,建设单位应对施工单位进行资质审核,确保其具有相应的专业资质与经验。防水材料应在进场前进行抽检与性能验证,保证其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通过在源头把控设计与材料质量,可以为后续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施工阶段的质量保障措施更加关键。为确保施工环节的规范性,应建立完善的工序控制制度,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严格执行检查与记录,并形成可追溯的质量档案。对于隐蔽工程,需通过影像资料、文字记录与现场签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确认,确保在后续装饰层覆盖之前,所有细节均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监理单位应加强驻场监督,持续跟踪施工全过程,对施工环境的温度、湿度、材料用量、防水层厚度等关键参数进行多点抽检与复核,并及时反馈问题[3]。对于地漏、管道根部、沉箱、阴阳角等高风险部位,要进行专项检查和反复复核,避免出现任何遗漏。通过建立严格的过程监督与责任追溯机制,可以有效防止不合格施工行为的发生,全面提升防水层的耐久性和整体工程质量。

后期维护与管理同样是防水工程质量保障不可忽视的环节。竣工验收时,应进行闭水或淋水试验,并形成完整的检测记录,对出现渗漏的部位及时返工修复。竣工后,使用单位应建立防水工程维护档案,定期进行检查与维护,对出现老化、开裂的部位及时修补,延长防水层使用寿命。应通过法律法规和合同条款明确施工单位的保修责任,强化责任追溯机制。伴随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应用,维护工作可以实现数据化和可视化,为建筑物长期使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与保障措施,防水工程才能实现从设计、施工到后期运维的全周期管理,最终保障装饰装修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结语

装饰装修中的防水工程关系到建筑的安全与耐久,其施工工艺与质量保障措施不可忽视。通过对常见问题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材料选择、施工细节及管理监督均是影响成效的关键环节。优化施工工艺,科学选用防水材料,并建立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能够有效减少渗漏风险,提升工程的整体水平。唯有在设计、施工与维护各环节协同发力,方能确保防水工程真正实现持久、安全与可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贺滨,李响,王笑宇,等.住宅装饰装修工程防水施工质量研究[J].居舍,2022,(27):68-71.

[2] 张庆生. 建筑装修工程中卫生间防水施工研究[J]. 房地产世界,2023,(10):128-130.

[3]申唐,董利.高层住宅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技术的应用分析[J].居舍,2025,(06):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