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 绽放童真:大班幼儿自主游戏观察及指导艺术研究
朱芬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实验幼儿园
幼儿自主游戏是激发其天性、呈现童真的关键渠道,大班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拥有较强的独立性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在自主游戏里可充分彰显个性特点,在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当中,对自主游戏的重视程度仍需提升,教师的观察以及指导方式也有待优化,开展针对大班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研究,探寻科学有效的指导方法,对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借助仔细观察并记录幼儿的游戏行为,分析其发展特点与需求,探索合适的指导策略,可为幼儿营造更好的游戏环境与发展空间。
一、大班幼儿自主游戏的特征表现
大班幼儿于自主游戏进程里呈现出十分突出的年龄特性,游戏主题的挑选更为丰富多元,从生活场景延伸至想象天地,可把日常经历和幻想元素相融合,塑造出独特的游戏情形,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幼儿不再只是单纯地模仿,而是依据已有的经验展开再创造,赋予角色全新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在建构游戏里呈现出较强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可借助积木、纸盒等材料搭建出复杂的建筑物或者交通工具,规则意识渐渐提高,在集体游戏中可领会并遵循基本规则,还会依照实际状况提出修改意见,游戏过程中的语言交流变得日益频繁,可运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想法,与同伴进行协商探讨。自主性较大提升,能独立挑选游戏内容和玩伴,又可灵活地调整游戏方案,解决游戏过程中碰到的难题,表现出对游戏的专注程度和持久度,大多时候可将某个游戏持续开展好多天并且不断丰富游戏内容[1]。
二、自主游戏中的观察策略
(一)观察记录方法与内容
教师观察幼儿自主游戏时会运用多种记录方式,有文字记录、录音录像以及照片等形式,以此全面记录幼儿的游戏行为,文字记录着重关注幼儿游戏主题的选择、游戏持续的时间、材料使用的方式以及同伴交往等方面,录像记录可完整留存幼儿游戏过程中的互动细节、表情变化与行为特征,照片记录则更侧重于捕捉幼儿游戏作品、游戏场景布置等静态内容。观察内容主要涉及幼儿的游戏兴趣、游戏能力、情感体验和社会交往这四个维度,记录过程中要注重保持客观性,避免主观臆断,与幼儿保持适当距离,不打扰其正常游戏[2]。
(二)观察分析与评估方式
对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记录展开系统的剖析,从多个不同角度去评估幼儿的发展情形,依据观察记录把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分类梳理,其中囊括游戏类型、游戏时长、参与程度以及互动方式等方面,剖析幼儿于游戏
当中呈现出的能力特性,像想象力、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评估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准,着重关注其与同伴的互动质量、冲突处理方式以及规则意识等内容。
三、自主游戏的指导艺术探索
(一)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
为了营造出适宜的游戏环境,可给幼儿自主游戏给予充分的空间以及丰富的材料,在进行区角环境布置的时候,需要将幼儿的兴趣需求纳入考量范围,设置出多样化的游戏场景,像是娃娃家、建构区、表演区这类的场景,在材料投放方面,要着重关注多样性与可操作性,投放的材料囊括结构材料、非结构材料以及自然材料等,以此契合幼儿不同层次的游戏需求。另外依据季节的变化以及节日的特点,要及时对环境布置与游戏材料进行更新,以此保持环境所有的新鲜感以及吸引力[3]。
(二)教师指导方式探究
在幼儿自主游戏进程里教师运用适度指导策略,要保障幼儿的主动性,又要适时给予必要帮助,留意观察幼儿的游戏状态,精准把握介入时机,防止过度干预,当幼儿碰到险阻时,引导他们独立思索解决办法,必要情况下提供有启发性的建议,关注游戏中的消极行为,采用巧妙方式加以纠正,维护良好的游戏秩序,适时提供新的游戏元素,丰富游戏内容,不过度强行改变幼儿的游戏意图。
四、结语
深入观察大班幼儿自主游戏活动时可以发现,幼儿于游戏进程中呈现出丰富想象力与创造性,能自主挑选游戏内容、制订游戏规则以及解决游戏问题,教师采用科学观察方法并采取适宜指导策略,如此一来能保护幼儿自主性,又可推动游戏深入开展,于自主游戏里,幼儿的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等均获得全面发展,童真童趣得以充分呈现。未来需探寻更多有效观察方法与指导策略,为幼儿创造更为优质的游戏环境。
参考文献
[1]郑风风苹,山山.大班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分析[J].文理导航,2023,(21):16-18.
[2]汪彩萍.幼儿园大班幼儿自主性游戏的观察、支持与引导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课程,2020,(10):27-33.
[3]阿依古丽·苏来满.论大班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的重要性与具体指导策略[J].世纪之星—初中版,2022,(35):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