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活动的设计研究
胡艳芳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和平镇常安伏羲学校 730101
引言
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语文写作课堂来讲,这属于培养学生言语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核心部分,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多以教师的授课和纸面资料为主,形式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新意识。但是数字技术中含有大量类型丰富的信息,其具有强大的交互能力,这样为写作课堂开拓新的思路[1]。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搭建生动的写作课堂,并实现定向的写作指导。
一、搭建沉浸式数字写作场景,激活学生表达欲望
沉浸式场景主要基于应用虚拟(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创作氛围构建,让学生产生沉浸感[2]。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交互沉浸式写作教育模式可以打破写作教育时空限制,让学生在场景创作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写作内涵,减轻学生写作任务的压力感。同时还可激励学生的情绪反应,激发学生在情境下的强烈表现欲望,把内心感情直接表现成文字,提高学生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创作出具有吸引力影响力的文章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教师在进行《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过程中,课前,利用 VR 设备为学生呈现家乡春节的热闹场景:古色古香的街道张灯结彩,舞龙舞狮队伍穿梭其中,人们身着新衣,脸上洋溢着喜悦,鞭炮声、欢笑声不绝于耳。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联系体验说说看到的东西和心中想到的,有很学生兴奋地讲述见到舞龙时的场面让人兴奋不已、有人称赞小巷里的路灯很美丽等。随后,教师让学生联想起自己以前过年的活动,以便进行情感铺垫。学生迫不及待地拿起笔,将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诉诸笔端,有利于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时,可以更好地将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并以富有生动性的描写表达出当地的风俗习惯。
二、设计动态化数字写作任务,分层培育核心素养
数字写作的动态任务是给写作教学赋能的有效措施,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动态化任务可以在不同进阶程度与水平技能要求上进行定制式修改,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这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能让不同的学生都以此为基础得到提升。另外,动态式的任务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在不断的挑战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核心素质以及全面发展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过程中,对于基础层学生,采用数字化资料库中的大量图片、视频等内容,如各个季节的森林风光、市区街道的状况等,让学生认真观察后用简短文字概括其中最重要的事物。然后在数字写作工具上撰写 100 字左右的文章进行初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提升层学生,让学生从中挑选一个最感兴趣的场景,然后用数字化绘画软件绘制出简笔画状场景,借助数字绘图软件简单绘制场景图,再围绕图画展开描写,字数 200 字左右,从而培养学生的有序观察能力和精准表达能力。对于拓展层学生,可以让学生运用数字化地图寻找自己家乡或自己感兴趣的场景,并亲自实地走访或者网上虚拟考察,然后撰写一篇300 字左右的文章,在其中加入自己的情感和认识,以丰富学生的思路发散能力和想象力。
三、打造协同化数字写作空间,拓展创作实践维度
创建数字化写作环境可以使学生开阔自由写作领域,促进多元化写作教育的发展。这种环境可以让学生、教师及家长都参与到写作活动中。此外,这种数字化环境还可以收集资源,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学习资源。就社会而言,这种交互式的环境可以培养出良好的写作环境,以便学生在交流协作中不断强化写作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对团队工作以及对话技巧的认识,使写作教学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增加学生综合素质。
例如,教师在进行《习作:我的乐园》教学过程中,课前,教师通过网上的工具发布学习任务,让学生拍照并且收集关于这个游乐场的信息,并且邀请自己的家长和自己一块儿完成。之后将收集到的信息在网上与大家分享,以达到积极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教师通过网上的工具把这些学生收集的信息展现给大家,以引发大家的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描写。学生分组在平台上共同构思框架、分享创意,教师实时指导点评。学生在写作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在网上求助他人或者教师的解答。课后,学生将作文上传至平台,学生间相互评价,提出修改建议。家长也会参与进来对学生的作品发表意见,给学生鼓励和指导。教师综合各方意见,总结共性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赋能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带来显著变革,但其核心仍应服务于学生的语言素养与思维发展。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继续探索更加精准的评价方法,以及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设计,教师也可以进一步提升信息化素养,合理运用相关设备和有效创生教学模式。因此,运用信息技术优化作文课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非目的地,只有技术和思想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学生中心”的优秀作文课堂。
参考文献
[1] 吴 松 . 小 学 语 文 写 作 教 学 中 创 新 思 维 培 育 的 探 索 与 实 践 [J]. 读 写算,2025,(19):51-53.
[2] 曾绍镇. 数字化时代小学写作教学改革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 新课程研究,2024,(22):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