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考虑分布式电源不确定性的配电网电能质量评估与风险预测

作者

上官飞 成彧

武汉光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盛隆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身份证号码 420822198809085579 身份证号码 42011619910408628X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分布式电源(如太阳能光伏、风能、生物质能等)以其清洁、高效的特点在配电网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为配电网带来了诸多益处,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增强供电可靠性等。然而,由于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受到自然条件(如光照强度、风速等)、设备性能及运行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这种不确定性会导致配电网的电压、频率、谐波等电能质量指标发生变化,给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挑战。电能质量是衡量配电网运行性能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电力用户的用电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因此,对考虑分布式电源不确定性的配电网电能质量进行科学评估与风险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分布式电源不确定性的来源分析

(一)自然条件波动

太阳能光伏电源的出力主要取决于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而光照强度受昼夜变化、天气状况(如阴天、雨天、多云等)的影响较大,具有明显的随机性和间歇性;风力发电的出力则与风速密切相关,风速的大小和方向时刻变化,导致风力发电出力呈现出较强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二)设备运行特性

分布式电源的设备性能和运行状态也会影响其出力的稳定性。例如,光伏电池板的老化、逆变器的转换效率变化等会导致光伏电源出力产生波动;风力发电机的叶片磨损、传动系统故障等也可能引起出力的不稳定。

(三)负荷变化影响

配电网中的负荷需求本身也具有不确定性,用户的用电行为会随时间、季节、社会经济活动等因素发生变化。分布式电源与负荷的匹配程度会影响配电网的潮流分布,进而导致电能质量指标的波动。

三、配电网电能质量评估体系构建

(一)评估指标选取

根据国家标准和实际应用需求,选取以下关键电能质量指标:

电压偏差:指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的差值占额定电压的百分比,反映了配电网电压的稳定程度。

频率偏差:实际频率与额定频率的差值,频率的稳定对于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谐波畸变:包括电压总谐波畸变率(THDv)和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HDi),谐波会对电气设备造成损害,影响通信系统等。

电压波动与闪变:电压的快速变化会导致照明设备闪烁,影响用户的视觉感受和设备运行。

(二)评估模型建立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估指标的权重,通过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出不同指标在电能质量评估中的重要程度。然后,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将各指标的实测值转化为模糊评价矩阵,通过权重与评价矩阵的合成运算,得到配电网电能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该模型能够综合考虑各指标的影响,实现对电能质量的客观、全面评估。

四、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风险预测方法

(一)蒙特卡洛模拟原理

蒙特卡洛模拟是一种基于随机抽样的统计方法,通过生成大量符合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样本,模拟分布式电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在配电网电能质量风险预测中,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可以生成大量可能的分布式电源出力场景,进而计算在不同场景下配电网电能质量指标的取值。

(二)风险预测流程

确定分布式电源出力的概率分布模型:根据历史数据和实际情况,确定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等分布式电源出力的概率分布类型(如正态分布、Weibull 分布等)。

生成随机样本:基于确定的概率分布模型,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生成大量的分布式电源出力随机样本。

潮流计算:将生成的分布式电源出力样本代入配电网潮流计算模型,得到各节点的电压、电流等参数,进而计算出各项电能质量指标。

风险分析:统计电能质量指标超标的次数和概率,确定不同程度电能质量问题发生的风险,并分析其可能造成的影响,如设备损坏、供电中断等。

五、案例分析

以某实际配电网为例,该配电网接入了一定容量的太阳能光伏电源和风力发电电源。

(一)数据收集

收集该配电网的拓扑结构、线路参数、负荷数据以及分布式电源的历史出力数据(包括光照强度、风速与对应出力数据)等。

(二)电能质量评估

根据所构建的评估体系和模型,对该配电网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电能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在分布式电源出力波动较大的情况下,配电网的电压偏差和谐波畸变率等指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

(三)风险预测

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对该配电网的电能质量风险进行预测。通过大量模拟计算,得到了电能质量指标超标的概率分布。结果表明,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分布式电源出力大幅波动,电能质量超标的风险较高,可能导致部分敏感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四)结果分析

案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评估与预测方法的有效性。通过评估可以明确配电网电能质量的薄弱环节,通过风险预测能够提前掌握电能质量超标的可能性,为制定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提供了依据。

六、应对策略

优化分布式电源的规划与配置:合理选择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位置和容量,使分布式电源出力与负荷需求尽可能匹配,减少对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

采用储能技术:利用储能设备(如蓄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储存分布式电源的多余出力,在其出力不足时释放能量,平抑出力波动,稳定配电网电能质量。

加强配电网调度与控制:采用先进的调度算法和控制策略,实时监测分布式电源出力和配电网运行状态,通过调整分布式电源出力、无功补偿设备等,维持电能质量指标在合理范围内。

七、结论

本文针对分布式电源不确定性对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构建了电能质量评估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估,并引入蒙特卡洛模拟方法进行风险预测。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式电源的不确定性会对配电网电能质量产生显著影响,而科学的评估与风险预测能够为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和电能质量改善提供有力支持。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可以有效降低电能质量风险,保障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王永聪,黄旭.分布式光伏大规模接入背景下配网电能质量的综合治理[J].农电管理,2025,(07):42-43.

[2] 汪颖,钟啟明,刘育权,等.新型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扰动治理关键 技 术 综 述 及 展 望 [J/OL]. 中 国 电 机 工 程 学报,1-23[2025-08-11].https://doi.org/10.13334/j.0258-8013.pcsee.250424.

[3] 王刚.分布式光伏接入对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J].光源与照明,2025,(03):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