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韩甜甜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龙泉校区 266300
一、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直观形象事物易感兴趣。古诗词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有趣场景,可将抽象文字转化为具体画面、声音等,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如学《村居》时,教师创设春天孩子放风筝情境,让学生置身诗中场景,产生学习欲望。
(二)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
意境是古诗词灵魂,是作者情感和思想的体现。但小学生因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限,难把握古诗词意境。情境教学法再现诗词场景、氛围,让学生直观感受画面与情感,加深对意境的理解。如学《望洞庭》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美景,让学生感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宁静和谐,理解诗中意境。
(三)促进学生情感的共鸣
古诗词往往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如思乡、爱国、喜悦等。通过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在学习《静夜思》时,教师创设夜晚独处他乡的情境,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使学生在情感上与诗人产生连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拉近与古诗词的距离
古诗词虽然创作于古代,但很多内容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场景中理解古诗词的含义。例如,在学习《悯农》时,教师可以创设农民在田间劳作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扮演农民,体验农民劳作的辛苦。学生通过亲身感受,能够深刻理解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所描绘的场景,从而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明白要珍惜粮食的道理。
在创设生活情境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作为道具,让情境更加真实可感。比如,在学习描写四季景色的古诗词时,可以结合学校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校园中寻找与诗中描写相似的景色,将古诗词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拉近学生与古诗词的距离。
(二)运用多媒体情境,直观展现古诗词意境
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特点,能够将古诗词中抽象的意境转化为直观的画面和声音,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创设与古诗词内容相关的情境。
在学习《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播放庐山瀑布的视频,让学生看到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 的壮观景象,同时配上激昂的音乐,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受到冲击,感受瀑布的雄伟气势。在学习《春夜喜雨》时,教师可以展示春雨滋润万物的图片,播放春雨淅淅沥沥的声音,让学生感受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春雨特点,理解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通过多媒体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直观地感受到古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从而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三)开展表演情境,加深对古诗词的体验
表演是小学生喜爱的活动之一,在古诗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再现古诗词中的场景和情节,能够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体验。教师可以根据古诗词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表演活动。
学习《小儿垂钓》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垂钓的小儿和问路的人,让学生根据诗句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需要体会小儿垂钓时的专注和怕惊扰鱼儿的心理,通过动作和表情将其展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诗句的含义,还能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在开展表演情境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进行表演,不必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指导和评价,让表演更好地服务于古诗词的学习。
(四)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古诗词的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
在学习《题西林壁》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情境:“为什么诗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会有不同的样子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蕴含着什么道理呢?” 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诗人观察庐山的角度以及诗句所蕴含的哲理。学生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能够逐渐理解诗句的含义,明白看待事物要从多个角度出发的道理。
设置问题情境时,教师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既要让学生能够通过思考找到答案,又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一)情境创设要围绕教学目标
情境教学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词,提升教学效果。因此,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确保情境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避免创设与教学目标无关的情境,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江雪》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诗人孤独的心境和坚韧的品格。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就应该围绕这一目标,通过展示大雪纷飞、万籁俱寂的画面,让学生感受诗中的寒冷和孤独,从而理解诗人的情感。
(二)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择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情境素材。情境不宜过于复杂或抽象,以免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学习《游子吟》时,教师可以创设母亲为孩子缝衣服的情境,因为这是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学生能够理解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之情,从而更好地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母爱。
四、结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促进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多媒体情境、表演情境、问题情境等多种方式,将情境教学法灵活运用到古诗词教学中。同时,要注意情境创设要围绕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并注重情境的互动性和参与性。通过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在感受古诗词魅力的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黄荔娴.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用策略探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5,(01):37-39.
[2]黄志锦. 试析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4,(05):39-41.
[3]宁静.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教师教育论坛,2024,37(04):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