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BIM 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动态预警与管控机制研究

作者

王卫星

身份证号:320683198011214157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在大型建筑项目的快速发展中,施工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尽管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但随着施工规模和技术的不断提高,传统方法的局限性逐渐显现。施工现场复杂的环境、繁重的作业任务和多变的工地状况使得安全隐患难以及时发现和控制,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往往依赖人工巡查和现场判断,存在着滞后性和不确定性,难以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化管理工具,提供了一种通过信息技术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可视化管理的解决方案。BIM技术可以将建筑项目的各类数据进行三维建模,集成所有项目相关信息,包括设计图纸、施工计划、工程进度、材料使用以及现场安全信息等。通过BIM技术,能够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基于BIM技术构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动态预警与管控机制,并分析其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

一、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背景与优势: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是一种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建筑生命周期进行建模、分析和管理的技术手段。它通过整合建筑项目中的所有信息,构建一个三维虚拟模型,能够实现项目的可视化管理与智能化决策支持。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阶段已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为设计人员提供更为精确的图纸和模型,优化建筑设计方案。而在施工阶段,BIM技术的优势则更加突出,能够为施工管理人员提供实时的项目进度、资源调度和风险预警等信息。特别是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BIM技术的应用使得风险预测和管控变得更加精准和高效。

与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相比,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BIM技术能够通过三维模型将施工现场的各类信息可视化,使得安全隐患的排查和管理更加直观。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在模型中查看建筑各个部分的构造、位置和周边环境,提前识别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二、基于BIM 技术的安全风险评估与预测模型: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风险评估与预测是确保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潜在安全风险的识别、分析和评估,可以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基于BIM技术的安全风险评估与预测模型,能够利用BIM模型中的三维数据和工程信息,结合智能算法,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

首先,BIM模型能够帮助项目团队识别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例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材料使用、设备操作等多方面因素,可能会出现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通过在BIM模型中集成施工计划、人员位置、材料存放等信息,可以识别出潜在的高风险区域,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预警。其次,BIM技术结合传感器、无人机等设备收集的现场数据,可以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环境变化,如温度、湿度、振动等参数的变化,提前预警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因素。最后,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历史数据与实时数据进行结合,构建预测模型,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预测,从而提供及时的决策支持。

三、基于BIM 技术的施工安全动态预警系统: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实时性和动态性非常重要。基于BIM技术的施工安全动态预警系统,能够实时采集施工现场的各类数据,并根据数据变化情况进行动态预警。该系统通过与施工现场的传感器、监控设备等信息源的结合,能够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全方位监控,实时了解施工状态。一旦系统监测到异常情况,例如人员误操作、设备故障、环境变化等,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提醒相关人员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基于BIM技术的动态预警系统不仅具备较强的实时性,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智能性。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实时数据的处理,系统能够预测出可能的风险点,并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提供不同的应对策略。例如,当系统预测到施工现场出现结构性风险时,可以通过BIM模型提供的三维可视化信息,帮助工程师快速判断问题所在,并采取修复措施。动态预警系统不仅可以帮助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隐患,还能够为施工过程中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BIM 技术在施工安全管控中的协同作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管控不仅需要技术支持,还需要各方的协同合作。BIM技术作为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为施工安全管控提供多方协作的支持。通过将项目中的所有信息集成到一个统一的BIM平台上,项目各方能够实时共享信息,协同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例如,施工管理人员、设计人员、工程师等可以通过BIM平台实时查看施工进度、资源调度、人员分布等信息,确保每个环节的安全措施得以落实。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根据BIM模型中的数据,实时调整施工计划,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同时,BIM技术还可以与其他智能设备,如物联网传感器、无人机等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通过这种协同作用,BIM技术在施工安全管控中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确保施工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五、结论:

本文探讨了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动态预警与管控机制,提出了通过BIM技术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与预测的模型,分析了基于BIM技术的动态预警系统和安全管控机制的实现路径。研究表明,BIM技术能够为建筑施工提供更加精确和实时的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优化施工安全管理流程,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推动施工安全管理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安全水平。然而,BIM技术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全面应用仍面临技术整合、数据共享和标准化等方面的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优化。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行业标准的完善,BIM技术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文平.基于 BIM 与定位技术的施工事故预警机制研究[D].清华大学,2015.

[2]李洪鑫.基于BIM技术的施工建造阶段成本控制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7.

[3]陈丽娟.基于 BIM 技术的建筑施工危险源管理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