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控制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观察
庹云林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龙射镇中心卫生院 409604
前言
糖尿病往往是因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发的一项疾病,在糖尿病发生后,进行血糖控制至关重要,反之若是忽略于此,未能保障对血糖的控制效果,就很容易造成严重后果,包括严重损伤患者的心、肾等。现阶段,在糖尿病疾病的治疗中,通常涉及饮食、用药以及运动干预等,以饮食干预来看,发现在其中占据关键的位置,通过正确科学的饮食,可促进患者把控血糖水平,防范不良后果的出现[1]。对此,本文主要研究了饮食控制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现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龄35~70 岁,平均年龄( 52.37±6.86 )岁;观察组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龄36~72 岁,平均年龄( 53.19±6.95 )岁。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即在于让患者服用降糖类药物,并结合其的血糖情况来正确的调控药物的使用剂量。另外,予以健康宣教以及运动等方面的常规干预。
观察组基于上方的治疗方式进行饮食控制:其一,明确热量需求,针对患者的身高、以及体重等方面,判断患者每天对热量的实际需求情况。其二,科学把控营养素分配,在患者的饮食控制之中,应科学分配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质和脂肪等。如,在碳水化合物的方面上,应占据总体约50% 到 60% ,患者可食用杂粮以及粗粮等,蛋白质则主要占据 15% 到 20% ,涉及的食物包括瘦肉以及鱼类食物等。在脂肪的方面上主要占据 20% 到30% ,可适当吃些鱼油等[2]。其三,正确的食物选择,在患者的饮食控制上,需确保不食用脂肪、以及糖分较高的食物,同时不可食用腌制类的食物。其四,科学规划每日的餐次,应该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不能产生暴饮暴食的情况。其五,饮食指导,应针对患者的饮食表现,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指导,进一步保障患者的科学饮食,进而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促进患者疾病的快速康复,同时也推动医疗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指标涉及空腹血糖、餐后 2 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分析数据,组间比较采用p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 (%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一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
)

3 讨论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重点所在即为长时间把控好血糖水平,若能防范其严重波动,确保处于稳定的状态下,则能大幅度防范相关并发症的产生,所以,究竟如何控制血糖水平,就应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发现饮食控制的作用十分突出,在患者的饮食方面上若未能合理把控碳水化合物等的摄入,就容易致使其血糖快速的上升。若是较常食用盐分、以及脂肪均较高的食物,也容易引发心血管方面的严重并发症,对患者造成的消极影响不容小觑,因此,必须科学控制患者的饮食环节,以期提高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详细阐述,在饮食控制上,强调正确把控患者每天的热量摄入、以及做到正确的分配营养素,防范因饮食不当而引发血糖波动的状况。再者,需强调合理的规划每日的餐次、以及进行针对性饮食指导等,以此提高患者饮食的合理性及规律性,从而有助于通过饮食控制的方式,提升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3]。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的血糖指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即说明饮食控制的方式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十分适用与有效。
综上所述,饮食控制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显著,值得予以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晓娜, 肖书敏, 祁娜. 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的效果观察及生活质量评分影响分析[J]. 黑龙江中医药, 2020, 49 (06): 390-391.
[2]沈凤萍, 许慧. 饮食及生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改善作用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3 (29): 30+33 .
[3]郭光英. 饮食及生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J]. 糖尿病新世界, 2018, 21 (05): 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