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排水系统韧性提升策略与多目标优化设计

作者

廖红伟

身份证号:510232197209162611

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对城市排水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市政排水系统多依赖于以排水管道为核心的硬质基础设施,设计上往往侧重于排水能力的提升,但在极端气候下,这些系统往往表现出较低的韧性,无法有效应对突发的降水量和洪涝事件,导致城市内涝的发生,严重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的正常运转。近年来,海绵城市理念逐渐成为城市水管理的新方向。海绵城市通过模拟自然的水循环过程,加强雨水的渗透、存储和利用,提升城市水系统的韧性,减少内涝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研究市政排水系统的韧性提升策略,探讨通过多目标优化设计,提升排水系统的适应能力、恢复能力以及整体性能,推动城市排水系统从单一的排水功能向多功能融合转变。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排水系统在极端气候下的不足,提出了海绵城市理念的核心思想和应用优势,随后探讨了排水系统韧性提升的设计策略,并提出了多目标优化方法,以帮助设计更高效、更环保、更具韧性的排水系统。

一、传统市政排水系统的局限性与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

传统市政排水系统通常采用单一的管道排水方式,主要目标是通过硬化设施快速排除城市积水。这种方式虽然在常规降水情况下能够满足排水需求,但在应对暴雨、极端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时,容易发生水位过高、积水未能及时排除等问题,导致城市内涝。此外,传统排水系统还存在建设成本高、对环境影响大等缺点。在这种背景下,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海绵城市是指通过自然的水文循环,采取源头控制、过程调节和最终排放三方面的措施,增强城市排水系统对降水的吸纳、渗透、存储和净化能力。通过绿色基础设施(如绿色屋顶、雨水花园、渗透性路面等)和技术手段的结合,海绵城市能够实现雨水的就地渗透和储存,减少排水系统的负荷,同时有效调节城市水循环,提高排水系统的韧性。与传统排水系统相比,海绵城市理念更加注重系统的多功能性,不仅解决排水问题,还增强了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和环境改善。

二、提升市政排水系统韧性的设计策略

在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导下,提升市政排水系统韧性的设计策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优化排水管网布局,增强排水系统的适应性。通过合理设计管道的尺寸、布局和深度,优化系统的排水能力,使其能够应对不同降水强度和城市发展变化。第二,建设绿色基础设施,通过渗透性路面、雨水花园、湿地公园等设施,增强雨水的渗透和储存能力,减少径流量,提升系统的排水能力。这些设施不仅可以改善城市水文环境,还能美化城市景观,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第三,加强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构建雨水回用系统。通过对雨水进行收集、储存和净化,实现雨水的再利用,用于城市绿化、冲洗、冷却等,减少对市政供水系统的依赖。通过这些策略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排水系统的韧性,减少暴雨时的排水压力和内涝发生的风险。

三、多目标优化设计在市政排水系统中的应用

为了综合考虑排水系统的多个性能指标(如排水能力、建设成本、运行效率和环境影响等),本文提出了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排水系统设计方法。

在多目标优化框架下,排水系统的设计不仅要满足最基本的排水需求,还要考虑系统的经济性、环保性、可持续性等因素。具体而言,多目标优化设计可以通过建立多个目标函数,分别对排水系统的容量、效率、建设成本、能效、环境影响等进行量化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最优设计。通过使用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优化算法,可以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估,从而选择出最优的设计方案。此外,多目标优化设计还可以帮助平衡不同目标之间的矛盾,比如在保证排水系统容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建设成本;或在降低排水系统运营成本的同时,提高系统的环境效益。通过这些优化设计方法,可以在保证排水系统高效运行的同时,实现系统的经济性与可持续性。

四、案例分析与实证验证

为了验证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排水系统韧性提升策略的有效性,本文选择了某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该城市存在较为严重的内涝问题,且排水系统的设计未能考虑到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通过对该市的排水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结合海绵城市理念,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和仿真分析对其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排水系统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排水能力,并有效减少内涝发生的频率。通过增加绿色基础设施和优化雨水收集系统,排水系统不仅能够有效应对暴雨等极端天气,还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综合考虑建设成本与环境效益,优化设计方案相比传统方案具有更高的综合效益,展示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排水系统韧性提升策略在实际应用中的巨大潜力。

五、结论

本文提出的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排水系统韧性提升策略与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通过优化排水系统的布局、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加强雨水回收与利用等措施,显著提升了排水系统的韧性,减少了极端天气下的内涝问题。实验与案例验证表明,优化后的排水系统在经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增强排水能力和改善水资源管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未来,随着海绵城市理念的进一步推广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该理念的排水系统将成为城市水管理的主流方向。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等智能技术的应用,未来的市政排水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能够实时监控城市水环境变化,进行动态调节与优化,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与精准性。海绵城市理念的广泛应用将在全球范围内为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内涝问题和环境污染等挑战提供可行的技术方案,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段伟.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居住区雨水花园景观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2]李德文.海绵城市功能下的生态停车场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DOI:10.27393/d.cnki.gxazu.2019.000459.

[3]陆浩.海绵城市雨水管理优化与监测系统设计[D].东北电力大学,2020.DOI:10.27008/d.cnki.gdbdc.2020.00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