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燃煤电厂锅炉性能试验方法及热效率提升研究

作者

黄达桢

上海电力建设启动调整试验所有限公司 上海 200335

一、引言

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依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燃煤电厂在电力供应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传统的燃煤电厂锅炉普遍存在能源利用率不高、热效率较低等问题,这不仅导致了能源的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因此,深入研究燃煤电厂锅炉性能试验方法以及探索提升热效率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提高锅炉热效率不仅能够降低燃料消耗,减少运营成本,还能积极响应我国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推动电力行业的转型升级。

二、锅炉热效率的定义与重要性

2.1 锅炉热效率的定义

锅炉热效率是指锅炉在单位时间内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效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它是衡量锅炉性能优劣的核心指标,具体表现为锅炉实际利用的热量与输入锅炉总热量的比值。提高锅炉热效率意味着在相同的燃料消耗下,能够增加锅炉实际利用的能量,减少在各方面的热量损失。这些热损失主要包括排烟热损失、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散热损失以及其他形式的热损失。

2.2 热效率的重要性

热效率直接影响到锅炉的运行成本和经济效益,高热效率可以显著降低燃料消耗,减少运营费用。同时,热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对于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提高热效率还能提升锅炉的市场竞争力,满足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要求,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

三、燃煤电厂锅炉性能试验方法

3.1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锅炉性能试验前,必须对锅炉及其附属设备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和维护,确保所有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同时,要准备好试验所需的各种仪器和设备,并进行严格的校准和调试,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还需要制定详尽的试验方案,明确试验的目的、项目、方法以及数据记录和处理的具体要求,确保试验过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3.2 主要试验项目及方法

3.2.1 热效率试验

热效率试验是锅炉性能试验的核心项目。常用的热效率试验方法包括正平衡法和反平衡法。正平衡法通过直接测量锅炉的输入热量和输出热量,计算出锅炉的热效率;反平衡法则是通过测量各项热损失,然后用 100% 减去各项热损失之和得到锅炉的热效率。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以相互验证和补充,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3.2.2 燃烧效率试验

燃烧效率试验主要目的是评估燃料的燃烧情况,判断燃料是否充分燃烧。通过测量烟气中的含氧量、一氧化碳含量等关键参数,结合燃料的成分分析,计算出燃烧效率。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火焰的颜色、形状和稳定性等直观指标,综合判断燃烧状况。

3.2.3 排烟温度和排烟成分试验

排烟温度和排烟成分是影响锅炉热效率的重要因素。通过测量排烟温度,可以了解锅炉的排烟热损失情况;通过分析排烟成分,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含量,可以评估燃料的燃烧效果和对环境的影响。常用的测量仪器包括温度传感器、烟气分析仪等。

3.2.4 汽水流量和参数测量

准确测量汽水流量和参数对于评估锅炉性能至关重要。可以使用流量传感器测量给水流量、蒸汽流量等,使用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蒸汽压力、蒸汽温度、给水温度等关键参数。

3.3 数据记录与处理

在试验过程中,必须及时、准确地记录各项试验数据。试验结束后,对记录的数据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计算和处理,得出锅炉的各项性能指标。同时,要对试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评估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四、影响燃煤电厂锅炉热效率的因素

4.1 排烟热损失

在锅炉运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设备原因,可能导致排烟量增大或排烟温度异常升高,从而增加排烟热损失,降低锅炉热效率。例如,空气过量系数过大、受热面结渣或积灰等问题都会导致排烟热损失增大。

4.2 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主要是由于燃料中的可燃气体(如一氧化碳等)在炉膛内没有完全燃烧就随烟气排出造成的。这可能是由于燃烧器设计不合理、炉膛

温度过低、空气与燃料混合不均匀等原因引起的。

4.3 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是指燃料中的固体可燃物(如煤粒)在炉膛内没有完全燃烧就随灰渣排出造成的损失。这与燃料的性质、锅炉的燃烧方式、炉排的运行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4.4 散热损失

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会通过炉墙、管道等向周围环境散热,造成散热损失。散热损失的大小与锅炉的保温性能、表面积大小等因素有关。

4.5 其他因素

此外,锅炉的负荷变化、燃料的质量和粒度、设备的老化和磨损等因素也会对锅炉的热效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五、燃煤电厂锅炉热效率提升措施

5.1 燃料优化

5.1.1 选择合适的燃料

根据锅炉的设计要求和实际运行情况,选择质量好、热值高、挥发分合适的燃料。同时,要严格控制燃料的粒度,确保燃料能够充分燃烧。

5.1.2 燃料预处理

对燃料进行预处理,如洗煤、配煤等,可以有效去除燃料中的杂质和水分,提高燃料的质量和燃烧性能。

5.2 运行调整

5.2.1 合理控制空气过量系数

根据燃料的种类和燃烧情况,合理调整空气过量系数,确保燃料能够充分燃烧,同时减少排烟热损失。

5.2.2 优化燃烧器运行

调整燃烧器的角度、风量分配等参数,使空气与燃料充分混合,提高燃烧效率。同时,要保证燃烧器的正常运行,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5.2.3 控制锅炉负荷

保持锅炉在经济负荷下运行,避免锅炉长期在低负荷或高负荷下运行,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5.3 设备维护与改造

5.3.1 加强受热面清洁

定期对锅炉的受热面进行清洁,去除结渣和积灰,提高受热面的传热效率,降低排烟温度。

5.3.2 改善保温性能

对锅炉的炉墙、管道等进行保温改造,减少散热损失。可以采用新型保温材料,提高保温效果。

5.3.3 设备更新与升级

对于老化、磨损严重的设备,要及时进行更新和升级,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锅炉的性能和热效率。

5.4 智能控制技术应用

引入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对锅炉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自动调节。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根据锅炉的实际运行情况自动调整燃料供给、风量、水位等参数,使锅炉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提高热效率。

六、结论

燃煤电厂锅炉性能试验是了解锅炉运行状况、评估锅炉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合理的试验方法可以准确获取锅炉的各项性能指标。而提高锅炉热效率对于燃煤电厂降低成本、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影响锅炉热效率因素的分析,从燃料、运行、设备等多个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提升措施,并结合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锅炉的热效率,促进燃煤电厂的可持续发展。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燃煤电厂锅炉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不断探索更加高效、环保的锅炉运行模式和热效率提升方法,为我国电力行业的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亓磊, 张生凯, 陈华, 等. 提高锅炉热效率方法的探索[J]. 节能减排技术交流, 2008.

[2] 李之光, 王金昌. 锅炉热力计算与试验研究方法.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8.(系统阐述锅炉热力计算与试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 DL/T 467-2021: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中国电力出版社, 2021. (中国电力行业核心标准)

[4] 国家能源局. 煤电机组节能降耗技术导则[Z]. 2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