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背景下数字化赋能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践

作者

赖璐璐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吉村中心小学 341506

摘要:“双减”政策的推行,为小学语文教育领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机遇。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解决“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深入剖析“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探讨数字化赋能作业设计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具体实践案例,提出数字化赋能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与方法,旨在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双减;数字化;信息技术;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引言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了对作业的要求:减少作业总量、提升作业质量、减轻家长负担。同时,教育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的发布,使基础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都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也需要紧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时代步伐,向“以生为本、以生为中心”的大语文学习作业观转变。

1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问题

1.1作业形式固化,缺乏创新元素

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多以抄写、背诵、做题等形式为主,形式单一且缺乏新意。这种僵化的作业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有效培养其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因此,作业形式的创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2信息化资源缺乏

由于教师对于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作业没有太多的资料和经验可借鉴,因而大部分教师一直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同时,网络上现有的一些平台功能分散且专业性不强,很难根据实际情况对作业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因此在目前阶段,教师更加需要专业平台的辅助。

1.3作业量冗余,加剧学生负担

当前,小学语文作业普遍存在量过大的问题。过量的作业不仅占用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还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影响其身心健康。此外,繁重的作业负担也限制了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及兴趣培养的机会,不利于其全面发展。

2数字化赋能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意义

2.1减轻学生负担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精心设计显得至关重要,其意义自不待言,关键在于精练作业布置,以此作为缓解学生压力的策略。过去,学生需完成大量重复性作业,这不仅耗费了学生的精力。还对其兴趣培养及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减轻作业负担、提升作业品质成为关键,教师需在作业布局上倾注心力,通过提炼核心内容与深化思考的作业,确保学生在较短的学习时间内获得更高效的学习成果。

2.2增强学习趣味性,培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可以将小学语文作业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例如通过动画、音效等手段,让作业变得更加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还可以通过互动、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数字化赋能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索

3.1精简作业数量,确保减负提质

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需注重作业量的合理控制,以避免给学生带来过重的负担。教师应精心挑选练习题,确保每道题目都具有代表性,能够覆盖到关键知识点,从而避免重复与冗余。通过精简作业数量,可以提高作业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学习收益。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性、探究性作业,如社会调查、文学创作等,这些作业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其观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不增加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实现学习效率与质量的双重提升。

3.2利用学习平台进行在线互动讨论

在线学习平台可以设立讨论区或在线社区,学生可以在这里讨论语文学习问题,或者进行互助答疑,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针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可以利用学习平台进行在线互动讨论,如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创建讨论区,让学生在此发表关于语文学习的心得、疑问和经验分享。其他学生和老师可以在此进行回复和讨论,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氛围。结合语文教材的内容,教师可以发布主题讨论任务,让学生在线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其他学生和教师可以进行互动回复,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例如,学生可以在平台上提交自己的作文,其他学生和老师可以对其进行点评和建议。通过互相点评,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写作水平。学生可以在线提问关于语文学习的问题,其他学生和教师可以进行解答和分享经验。这样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助氛围,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针对某个主题进行在线讨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3运用多媒体软件,设计实践作业

多媒体软件具有强大的编辑和制作功能,教师可以运用这些软件设计一些实践性强的语文作业,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利用“PowerPoint”软件让学生制作演示文稿,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或创意作品。在学习完一个单元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主题,如“家乡的美景”“我的动物朋友”等,通过收集资料、拍摄照片、撰写文字说明等方式,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这样的作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资料收集和整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4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分层作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差异化作业设计,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针对学生个体差异,量身定制符合学生水平的作业任务,确保每个学生均能实现能力提高的目标。教师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这有利于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实现全面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小学语文作业提出了高标准和高要求。教师在优化语文作业时要遵循减负提质教学原则,将学生作为参与主体,注重作业形式与作业内容的优化,为学生呈现别具一格的语文作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发展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再媛.“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途径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3(9):10-12.

[2]周月霞.适性发展理念下的小学作业管理时间与思考[J].新教师,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