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旱涝急转事件时空变化规律及趋势
郭庆
河南省华云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河南 郑州 450000
引言
省受季风影响显著,近年旱涝急转频发[1]。这种短时间内由极端干旱骤变为极端洪涝的现象,对生态、城市及居民生活造成多重影响[2]。目前国内外学者从气候驱动因素、时空分布特征、影响评估等多方面展开研究,发现其与大气环流异常、海洋温度变化及全球变暖密切相关[3]。尽管已有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当前研究缺乏对长期时空演变规律的系统分析[4]。因此,本研究基于1961-2024 年气象站点数据,对旱涝急转现象的时空演变特征展开系统分析,旨在揭示其长期变化规律,为区域气候预测、灾害预警及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支撑和理论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省 119 个国家气象站降水数据,对缺测数据用同期地理临近站点数据补齐。研究通过降水距平百分率反映降水量与 1991- 2020 年常年同期均值的偏离程度。将旱涝急转时间跨度设为两个月,基于站点5 - 6 月、7 - 8 月降水量,计算全省及各站旱涝急转指数(SDFAI)。当SDFAI 大于1 为旱转涝,低于- 1 为涝转旱,介 - 1 与1 之间无旱涝急转。用 SDFAI 绝对值衡量旱涝急转强度,数值越大转变越剧烈。
2. 结果分析
2.1 旱涝急转指数与强度变化趋势
图1 旱涝急转指数与强度年际变化

如图 1,1961—2024 年省旱涝波动加剧,涝灾风险略升,旱涝急转强度显著上升( (+0.15/ 十年)。 极端事件频发:洪涝突出年(1965、1982、1995、2010、2024)与严重/极端干旱年(1971、1980、1991、2002、2015)并存,2024 年洪涝及急转强度均达历史峰值。分阶段看:60 年代旱涝及急转较轻;70 年代旱重急转增;80 年代涝多急转显;90-00 年代旱涝交替急转剧;10 年代后涝重急转峰。
2.2 典型年份旱涝急转特征
对省 1961-2024 年旱涝急转指数统计分析(结果见表 1),指数最大的前三年为 2024 年、1995 年、1982 年,是旱转涝最显著的年份,其中2024 年降水转变极端,5-6 月偏少 56.26% ,7-8 月偏多 55.71% ;指数最小的前三年为 2015 年、2002 年、1991 年,是涝转旱最显著的年份,均呈前汛期偏多、后汛期显著减少特征,2002 年 5-6 月偏多 70.18% ,7-8 月偏少38.43% 。研究凸显了省降水季节分配的极端不均。
表1 典型年份旱涝急转特征及其降水距平百分率

3. 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分析了省旱涝急转的年际变化、强度趋势及典型年份特征:1961-2024 年,SDFAI 波动明显,涝情和旱情突出年份各有分布,整体呈微弱上升趋势,年代际变化显著,21 世纪以来强度增加;旱涝急转强度每十年约增 0.15,2002 年、2015 年、2024 年达极值,2024 年降水季节分配极端不均;典型年份中,旱转涝年份前旱后涝,涝转旱年份前涝后旱,2024年表现尤为极端,对区域发展构成挑战。
参考文献
[1]楚纯洁,张小磊,周金风.1960-2018 年省短周期旱涝急转事件演 变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3,30(04):275-285.DOI:10.13869/j.cnki.rswc.2023.04.012.
[2]门宝辉,李国娇,吕行,等.京津冀旱涝急转事件特征分析及风险评估[J].生态学报,2025,45(11):5351-5362.DOI:10.20103/j.stxb.202410152504.
[3]刘玉莲,康恒元,李秀芬.松花江流域生长季旱涝急转特征[J].应用气象 学报,2025,36(02):233-244.
[4]王秀杰,滑心怡,田福昌,等. .1951~2020 年海南岛旱涝急转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25,30(01):1-14.
作者简介:郭庆,男,汉族,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气象类系统集成、软硬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