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化学跨学科主题式学习活动设计及实践研究

作者

胡军 李成锋

颍上县第七中学 安徽 阜阳 236200 颍上县第五中学 安徽 阜阳 236200

引  言:能源环境教育的学科融合价值

随着“双碳”目标纳入国家战略,能源素养成为公民科学素养的核心组成。本课例依托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单元,结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能源”主题要求,将家用燃料变迁这一社会生活现象转化为跨学科学习载体。通过燃料使用历史梳理(历史维度)、燃烧条件调控实验(科学探究维度)、燃料环保性评估(环境科学维度)及新能源设计(工程技术维度),实现知识应用与价值观培育的深度融合。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发展

1.知识目标

(1)燃料变迁史:识别家用燃料演变阶段(柴草→煤→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及典型成分

(2)燃料科学:理解充分燃烧条件(氧气浓度、接触面积)及调控方法(蜂窝煤结构、燃气灶风门调节)

(3)环境影响:分析燃料燃烧产物(CO、SO、可吸入颗粒物)与酸雨、室效应的关联

2.能力目标

(1)调研分析能力:设计调查问卷,走访家庭/社区完成燃料使用数据收集(2)实验探究能力:通过“燃料燃烧效率对比实验”“一氧化碳生成检测实验”验证燃烧条件

(3)创新设计能力:基于环保、安全、热值标准设计未来理想燃料方案3.素养目标

(1)系统思维:建立“性质→使用→环境→社会”的能源问题分析框架(2)社会责任:提出家用燃料合理使用建议,宣传清洁能源价值

(3)创新设计能力跨学科认知:理解技术革新对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二、教学准备与课时安排

课时分配:共6 课时(调研2 课时+实验探究2 课时+设计展示2 课时)实验材料: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测CO)、不同燃料(酒精块、蜂窝煤、天然气)、品红溶液(检验SO)

学习手册:《燃料变迁年表》《燃烧条件调控指南》

数字资源:燃料热值对比图

分组任务:“历史调研组”“实验探究组”“未来设计组”

三、教学过程与跨学科任务设计

任务一:调查家用燃料——从柴草到天然气(历史与社会科学融合)

活动1:家庭燃料口述史访谈

学生采访祖辈/父辈,记录燃料使用变化,绘制变迁时间轴

活动2:燃料迭代驱动因素分析

小组从经济性、环保性、便捷性维度讨论变迁原因,完成权重分析表(表1):

2.任务二:了解家用燃料的变迁实验1:燃烧条件优化实验

表 1 燃料迭代核心因素权重分析示例

(不充分燃烧)

对比三种情境的燃烧效率:

情境A:实心煤块 vs 蜂窝煤(验证接触面积影响)

情境B:燃气灶开大风门 vs 关小风门(验证氧气浓度影响)

实验2:燃烧产物检测实验

使用便携式检测仪测量蜡烛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的CO 浓度变化,结合反应式分析:

(充分燃烧)

通过实验验证燃烧三要素(可燃物、氧气、着火点),理解蜂窝煤多孔设计增大氧气接触面积的原理。

3.任务三:展望未来家用燃料活动:理想燃料设计方案

小组从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环境友好、成本控制四个维度设计燃料(表2),并制作推广海报:

表2 “理想燃料X”设计评估维度

辩论活动:谁是未来能源之王?

开展“煤 vs 石油 vs 天然气 vs 氢气”辩论赛,学生依据数据论证:

“氢气热值 142MJ/kg ,是汽油的 3 倍,且电解水制氢可与光伏发电结合,实现零碳排”

四、教学创新点:场景化与工程思维渗透

1.真情境激发深度探究

学生自制固体酒精(醋酸钙+乙醇溶液凝胶化),测试燃烧效果,分析不同燃料煮火锅的CO排放差异(表3):

表 3 火锅燃料燃烧数据对比

2.工程思维培养

燃烧器改良设计:分析燃气灶进气阀、点火装置的工作原理

系统优化训练:在燃料选择中引入多目标决策,要求平衡热值、环保性、安全性、成本四要素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方向

1.成效验证

学生成果:形成《家庭燃料使用指南》《新能源宣传手册》等作品素养表现: 87% 学生能运用“物质变化-能量转化-环境影响”模型分析燃料问题

2.待改进问题

户外实践不足:因安全限制,未开展真实环境燃烧测试技术前沿渗透弱:对“绿氢技术”“二氧化碳制汽油”等创新案例讨论深度不足

3.待优化方向

开展社区行动:组织“清洁能源进家庭”宣传活动,采访燃气公司技术人员

六、结语

本课例以家用燃料变迁为线索,将化学核心知识(燃烧反应、能量守恒)融入社会性议题分析,通过历史调研、科学实验、工程设计的阶梯式任务,培养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决策”的能力。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此类跨学科实践将成为科学教育赋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当学生在辩论中为“氢能源”据理力争,当他们在社区展示自制的清洁燃料手册,科学教育便超越了课本——它点燃的是理性之光,塑造的是未来公民的责任之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 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2.

[2]胡久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中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J ].课程.教材.教法,2023,(7):125~132.

[3]中国天然气集团公司,西气东输;挺起中国的脊梁[ J ].求是,2004,(19);46~48.

[4]王茜,傅丽卉,苏珉,任舒婷,初中化学跨学科项目教学实践探索[ J ]、化学教学,2024,(4):62~67.

金项目:本文系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县域内初中化学跨学科主题式学习活动设计及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JK2406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