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技能大赛的高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作者

严道发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机械行业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高职机械专业作为这类人才培养的摇篮,其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与成效对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然而,当前高职机械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与实践的割裂、教学资源的匮乏以及教学方法的刻板等。鉴于此,本文旨在探索基于技能大赛的高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以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技能大赛;高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引言

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肩负着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神圣使命。机械专业作为高职教育的经典强项专业,其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的技能养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伴随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产业的深刻变革,以往的实践教学手段已逐渐暴露出与时代脱节的问题。因此,对高职机械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不仅对于提升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更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必由之路。

一、高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一)理论与实践的割裂

在传统的高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往往处于割裂状态。课堂知识与实际操作难以融合,学生在掌握理论时难以将其运用于实际工程中,从而阻碍了理论向实践能力的有效转化。这不仅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也对学生未来的职业适应能力构成了挑战。

(二)教学资源的匮乏

高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需要丰富的设备和场地资源作为支撑。然而,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设备更新滞后等原因,许多高职院校的机械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匮乏,难以满足学生实践学习的需求。这导致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难以充分掌握机械专业技能。

(三)教学方法的刻板

传统的高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方法往往过于刻板,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教师演示加学生模仿的模式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实践操作变得呆板且缺乏创新。这种教学方法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技能大赛对高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启示

(一)以赛促教,实现教学领域的改革

技能大赛不仅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实力较量、能力竞争的机会,同时也为高校教师开辟了知识技能、业务素养比拼的战场。教师“教的水平”与学生“赛的水平”直接挂钩。因此,高校应重视“以赛促教”理念,以技能大赛为契机促进实践教学领域的改革。具体而言,可以围绕具体赛项,打造“赛、岗、证”深度结合的专业能力发展模式,让教师充分掌握赛项技能、岗位技能以及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要求。

(二)以赛促学,增强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

技能大赛所蕴含的竞争、荣誉、激励等属性因子,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胜心。同时,技能大赛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检验自身学习成就的机会。通过“以赛促学”的引导机制,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为了将“以赛促学”转化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以在常规教学活动场景下营造大赛情境、引入竞赛机制,将教学评价转变为比赛评选。

(三)以赛促建,打造职业导向的实践教学生态

技能大赛涉及专业广泛、包含类型众多,如机械设计制造、财务会计、网络管理、智能机器人等。每一种赛事都代表了一个特定的职业导向。因此,在准备技能大赛的过程中,采购的设备、提出的项目、设计的方案等也应当凸显出职业特点,确保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据此,高校应秉承“以赛促建”的理念,围绕赛事项目对应的职业类型、职业职能、职业要求等,打造明确指向“职业导向”的实践教学生态。

(四)以赛促练,推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创新

技能大赛在时间、空间层次上均不具备连续性,且每年全国性、区域性及校际性的技能大赛采取“择优参与”的方式,这意味着大部分学生被排除在赛事之外。因此,在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维度应采取“以赛促练”的思路,将赛项资源、赛事要求、赛评标准等引入到日常实践教学活动中,在专业课堂、实验活动、校外拓展等场景中营造技能大赛氛围,指导学生按照“参赛心态”展开技能训练。

三、基于技能大赛的高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

(一)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为了提升高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应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具体而言,可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实际操作。这不仅包括传统的实验、实习环节,还应包括项目实训、工程实践等多元化实践活动。同时,课程设置应遵循“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原则。在理论课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背景和操作方法;而在实践课程中,则应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和验证。

(二)更新教学资源,提升实践教学条件

为了保障高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应投入必要的资金用于更新教学资源。这包括购买先进的机械加工设备、检测仪器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软件等。这些设备的引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还能够让他们了解和掌握现代机械制造的流程和技术。此外,还应扩建实践教学场地,如实验室、工作坊和实训基地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操作空间。这些场地应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和操作指导,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实践学习。

(三)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创新思维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对高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可以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案例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在项目驱动教学中,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真实或模拟的工程项目,不仅能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有效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则通过剖析真实工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行业中的实际挑战及相应解决方案,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此外,还可以尝试翻转课堂模式,将传统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学材料预习,课堂上则通过多样化活动如讨论、实验和项目等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四)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竞争力,应加强高职机械专业与企业的合作。通过构建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实习机会,使他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获得宝贵的学习和锻炼经验。这种合作不仅让学生有机会深入企业,参与日常运营和技术研发,从而全面了解企业的运作方式和技术需求;而且也让企业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能够走进校园,为学生提供来自行业一线的专业指导和及时反馈。同时,这种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还推动了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持续更新。学校可以倾听企业的声音,根据他们的反馈和建议对课程设置进行精细调整,确保所教内容与行业的实际需求紧密相连。而企业也能通过合作将最前沿的技术和行业动态注入教学之中,从而提升教学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技能大赛的高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具有显著的优势和意义。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校企合作以及完善评价体系等措施,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这种改革路径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各高职院校应积极借鉴和推广这一改革路径,为高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参考文献

[1] 应用型大学机械类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林鹏;胡东;王舒.教育教学论坛,2020(36)

[2] 机械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内涵、机制、路径之探讨[J]. 代光辉;张晴晴;许雪艳.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09)

[3] 基于创新创业的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 韩雄伟;张恩俊;高东璇;冷真龙.装备制造技术,2020(03)

[4] 创新创业视角下机械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 王淑霞.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16)

作者简介:严道发    出生年月:1975年6月    名族:汉族   性别:男    籍贯:河南信阳  职称:副教授      学历:本科/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或从事的工作:机械设计与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