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孪生的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与寿命预测方法
高海峰
身份证:411222199307210510
引言
电力设备作为电网系统的核心基础设施,其运行稳定性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性。本文旨在基于数字孪生技术体系,探讨构建适用于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与寿命预测的模型方法,从理论框架、建模逻辑、核心算法与实际应用层面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电网设备的智能运维与高质量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电力设备数字孪生系统的构建框架与核心机制
构建电力设备的数字孪生体,需以物理设备为基础,融合其结构模型、运行参数、工况信息与环境特征,在虚拟空间中建立实时同步更新的数字映射模型。该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层、通信传输层、数字孪生建模层、智能分析层与应用展示层构成。数据采集层依托于各类传感器与监测装置,实时采集电流、电压、温度、振动、绝缘电阻等关键运行参数。通信层通过5G、光纤或工业以太网将数据高效稳定地上传至云端。建模层基于收集到的数据,结合设备物理结构、制造参数与故障模型构建数字孪生实体,支持多尺度、多物理场耦合建模。在智能分析层,通过引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深度学习等算法对设备状态进行诊断识别、故障预警与寿命预测。最后,应用展示层以可视化图形界面形式,将设备状态、运行趋势、健康评分等内容实时呈现给运维人员,实现人机交互与智能决策支持。这一框架强调物理-信息-认知三层耦合,在实现设备运行全息感知的同时,推动状态监测向更深层次演化。
二、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状态监测模型构建方法
数字孪生模型的核心在于实现物理设备状态的真实映射与动态更新,因此高质量、多维度的数据支撑是关键前提。在构建状态监测模型时,需整合实时监测数据、历史运行记录、故障诊断经验与物理特征模型等多源信息。首先,通过部署传感网络,采集温度、电压、电流、油色谱、局部放电等关键参数,形成原始运行数据流;其次,利用数据预处理技术如去噪、归一化、特征提取与降维处理,提升数据的可用性与有效性;再次,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模糊聚类、孤立森林等方法建立多维特征识别体系,实现运行状态分类与健康等级划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异常检测机制,当运行数据偏离正常范围时,系统自动触发警报机制并启动状态追溯分析模块,通过对比历史案例、检索相似特征,定位潜在故障类型与发展趋势。该过程既依赖于对设备物理特性的理解,也依赖于数据驱动下的统计规律分析,是实现准确监测与趋势预判的重要基础。
三、面向寿命预测的数字孪生建模与算法融合策略
寿命预测是设备健康管理的关键环节,其核心在于在设备运行初期、中期以及老化阶段建立动态变化规律,并预测其在未来某一时间段内的健康状态或失效概率。传统的寿命预测方法多基于时间退化模型或统计分布模型,存在适应性差、预测精度有限等问题。数字孪生为寿命预测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建模条件与实现路径。本文构建的寿命预测模型主要由数据驱动层、物理建模层与算法融合层三部分组成。数据驱动层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如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GRU(门控循环单元)等,构建时序预测模型,对设备关键参数变化趋势进行建模与拟合。物理建模层引入断裂力学、电热模型、腐蚀机理等物理退化机理,建立设备老化过程的仿真表达式。算法融合层则采用贝叶斯优化、遗传算法等方法对预测模型的参数进行自适应优化,实现多源信息的融合建模。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定期更新孪生体与实际设备之间的状态偏差,并调整预测参数,使模型具备自进化能力。该方法能够在设备未发生明显退化前预测其寿命曲线,为提前调度维护资源、优化运维计划提供可靠依
据。
四、典型设备应用案例与效果验证分析
为验证方法有效性,本文以某 110kV 变电站主变压器为对象,构建数字孪生系统并实施状态监测与寿命预测。系统部署油色谱、红外测温与局放监测设备,通过OPC 协议上传数据。平台基于LSTM 模型预测热点温度与油中气体浓度,结合历史数据生成失效预测曲线。结果表明系统可提前120 小时预警故障,预测误差低于 5% ,较人工巡检故障发现率提升 40% 以上,平均修复时间缩短约 18% 。在断路器、开关柜等设备上,系统同样具备良好迁移与部署能力,展现数字孪生在智能运维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五、面向未来的系统优化方向与研究展望
尽管基于数字孪生的状态监测与寿命预测方法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仍面临若干挑战亟需解决。一方面,数据质量与数据完整性是影响模型精度的关键,目前部分设备传感器部署不完善或通信不稳定,导致数据缺失或异常,需加强数据预处理与补全技术研究。另一方面,孪生模型的建模周期长、定制化程度高,亟需构建标准化、模块化的建模工具与知识库,提升建模效率与推广适应性。同时,寿命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与跨设备迁移能力仍有待提高,可引入迁移学习、多任务学习等先进算法提升模型鲁棒性。未来,在人工智能、5G 通信、边缘计算等新技术的支撑下,数字孪生系统将实现更加高效的数据感知、更精准的状态建模与更可靠的预测诊断功能,逐步构建电力设备从感知、分析到决策闭环的智能运维体系,实现“设备健康一张图、运行状态一键知、寿命变化一体控”的运维新格局。可预见,数字孪生将成为推动我国电网设备管理向高质量、高智能发展转型的关键技术引擎。
结论
本文围绕基于数字孪生的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与寿命预测方法展开研究,系统构建了数字孪生系统的功能架构与运行机制,提出了一种融合数据驱动与物理建模的寿命预测模型,并通过实际设备应用验证其有效性与优越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提升了设备状态感知的实时性与准确性,还增强了寿命预测的科学性与前瞻性,有效促进了电力设备运维从被动响应向主动管控的转型。未来,应进一步深化对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算法模型泛化能力及系统标准化构建的研究,推动数字孪生技术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的广泛应用,为建设高质量现代电力系统提供坚实支撑与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 华 军 军 . 电 力 系 统 中 电 力 设 备 健 康 管 理 与 智 能 运 维 关 键 技 术 研 究 [J]. 电 工 技术,2024,(S2):683-685.DOI:10.19768/j.cnki.dgjs.2024.26.233.
[2] 李亚南,王凯,刘得军,等.数字孪生技术在发射场电力设备状态监测及评估中的实现与应用[J].航天技术与工程学报,2024,1(02):91-99.
[3] 张 艳 芳 . 面 向 电 力 设 备 故 障 预 测 的 图 谱 构 建 与 推 理 研 究 [D]. 桂 林 电 子 科 技 大学,2024.DOI:10.27049/d.cnki.ggldc.2024.000534.
[4] 邢 佳 源 . 基 于 数 字 孪 生 技 术 的 110kV 电 力 设 备 运 行 状 态 监 测 方 法 [J]. 科 技 创 新 与 应用,2024,14(15):163-166.DOI:10.19981/j.CN23-1581/G3.2024.15.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