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山东英才学院普通高职《阅读与写作》BOPPPS 教学模式探究

作者

许志梅

山东英才学院 250104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政策推进,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要求课程对接职场、强化实践。《阅读与写作》作为高职公共基础课,需提升学生语言逻辑能力,更要培养职场文书写作等职业核心能力,关乎学生就业竞争力。作为山东民办高校代表,专业覆盖广,学生存在基础差异大、主动性弱、需实用知识的特点。但该校该课程传统教学有局限:教师主导、互动率不足 40%;内容侧重文学性,职业场景化内容少;评价以期末笔试和平时作业为主,难反映实践能力。

(二)研究意义

丰富BOPPPS模式在高职语文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突破该模式此前多集中于专业技术课程(如机械、护理)的研究局限,为人文类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提供理论支撑。针对高职学生学情,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阅读与写作》BOPPPS教学方案,直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学生职业能力,同时为同类院校提供实践参考。

二、BOPPPS教学模式的核心内涵与高职适配性(⟶) BOPPPS模式的起源与核心要素

BOPPPS教学模式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BCIT),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成人学习理论”开发的闭环式教学框架,其核心在于将教学过程拆解为六个相互衔接的要素,确保“教-学-评”的一致性与学生的深度参与。

(二)BOPPPS模式与高职《阅读与写作》的适配性

1. 契合高职学生“实用导向”的学习需求:高职学生更关注“知识能否用在工作中”,BOPPPS的“导入”环节可直接引入职场写作痛点(如“企业HR为何 3 秒淘汰一封求职信”),“参与式学习”可设计真实职场任务(如“为学院校企合作企业撰写产品宣传文案”),让学生感知课程的职业价值。

2. 适配高职学生“基础差异大”的学情:“前测”环节可快速诊断学生的写作基础(如“让学生写一段简短的通知,判断其格式与逻辑问题”),教师可据此将学生分组,为基础薄弱组设计“格式模板练习”,为基础较好组设计“创意优化任务”,实现分层教学。

3. 解决传统教学“评价单一”的问题:“后测”环节可采用“过程性评价+实践评价”(如“小组文案展示得分+企业导师点评得分”),替代传统的“期末一张卷”,更全面反映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高职《阅读与写作》传统教学现状调研

为精准设计BOPPPS教学方案,本文以 2024 级普通高职 3 个专业(学前教育、电子商务、机械制造)共 180 名学生、3 名《阅读与写作》任课教师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访谈与课堂观察开展调研,结果如下:

(一)学生层面:学习主动性与实践能力不足

1. 学习动机弱:问卷显示,仅 28%的学生认为《阅读与写作》“对未来工作很重要”,62%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枯燥,不如专业课程实用”,导致课堂走神、作业敷衍现象普遍。

2. 基础差异显著:中职、单招综评生源学生(占比约 45%)对“应用文格式”的掌握率仅 35% ,而普通高中生源学生(占比约 55%)的“逻辑表达能力”较弱(仅 40%能清晰撰写 300 字工作汇报)。

3. 实践能力欠缺:访谈中,85%的学生表示“从未写过真实的职场文书”,70%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仅扮演“倾听者”角色,缺乏主动表达与协作能力。

(二)教师层面: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滞后

1. 教学方法单一:3 名教师均以“讲授+范文分析”为主,平均每节课教师讲授时间占比 80%,学生互动时间不足 20%,且互动多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向模式。

2. 课程内容与职场脱节:教材中职场类写作内容占比仅 25% ,且案例多为“虚构场景”(如“某公司通知”),未结合校企合作企业的真实需求(如学前教育专业需的“教案撰写”、电子商务专业需的“直播脚本写作”)。

3. 评价方式固化:仍以“期末笔试(考查文学常识与议论文写作)+平时作业(课后练习)”为主,对学生“职场文书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评价缺失。

四、基于BOPPPS的高职《阅读与写作》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

本文以 2024 级电子商务专业《阅读与写作》课程中的“职场商务工作邮件写作”单元(2 课时,90 分钟)为例,详细阐述BOPPPS模式的具体设计与实施流程,同时结合学前教育、机械制造专业的职业特色,调整场景化任务,实现“一模式多场景”适配。

(一)导入(Bridge-in):职场痛点引发兴趣(10 分钟)

1. 情境引入:播放校企合作单位(济南某电商公司)HR的访谈视频,HR提到“每月收到的实习生邮件中,60%存在‘主题模糊’‘附件缺失’‘语气不当’等问题,直接影响实习机会”。

2. 问题驱动:提问“如果你是该公司实习生,如何写一封让HR眼前一亮的商务邮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如“给老师发邮件的经历”)讨论,快速聚焦“商务邮件的核心要素”主题。

专业适配调整:

学前教育专业:导入“幼儿园园长收到家长咨询邮件,因表述混乱无法快速回复”的案例;

机械制造专业:导入“技术员向客户发送设备维护说明邮件,因逻辑不清导致客户投诉”的案(二)目标(Objective):三维目标明确方向(5 分钟)

通过PPT清晰呈现本节课的三维学习目标,确保学生理解“学什么、会什么、用在

1. 认知目标:掌握商务邮件的“主题、称呼、正文、落款”四大格式要素;

2. 技能目标:能独立撰写一封符合职场规范的“合作邀约类”商务邮件(针对电商专业);

3. 情感目标:认同“规范写作是职业素养的重要体现”,树立“以(三)前测(Pre-assessment):学情诊断分层教学(10 分钟)

1. 前测任务:让学生在 10 分钟内,以“电商专业学生”身份,给上述济南电商公司HR写一封“申请实习合作”的邮件初稿(仅需框架,无需完整内容);

2. 学情分析:教师快速浏览初稿,将学生分为 3 组:

A组(基础薄弱,约 30%):格式错误(如无主题、落款缺失)

B组(基础中等,约 50%):格式正确但正文逻辑混乱;

C组(基础较好,约 20%):格式与逻辑基本正确,但语气不当(如过于随意)。

3. 分组策略:将三组学生混合分组(每组 3-4 人,含 1 名A组、2 名B组、1 名C组),实现“以优带弱”。(四)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任务驱动主动建构(45 分钟)设计“案例分析-模板拆解-小组创作-互评修改”四步任务,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技能:

1. 案例分析(10 分钟):提供“优秀邮件案例”(济南电商公司真实合作邮件)与“问题邮件案例”(前测中A组学生的典型错误),小组讨论“优秀案例好在哪、问题案例错在哪”,教师巡回指导,总结格式规范。

2. 模板拆解(5 分钟):教师提供“商务邮件格式模板”(标注“主题需包含‘事由+对象’”“正文需‘开门见山分点说明’”等关键提示),针对A组学生重点讲解模板填写方法。

3. 小组创作(20 分钟):小组合作完成“为电商专业与济南电商公司撰写‘实习合作邀约’邮件”,要求结合专业特色(如提及“学生掌握直播运营、店铺装修技能”),教师针对不同小组提供差异化指导:

对A组学生:重点指导模板填写,确保格式正确;

对B组学生:重点指导正文逻辑,如“先介绍学校专业,再说明合作需求,最后提出联系方式”;

对C组学生:重点指导语气优化,如将“希望你们同意”改为“期待与贵公司携手,实现校企共赢”。

4. 互评修改(10 分钟):各小组展示邮件初稿,其他小组根据“格式规范、逻辑清晰、语气恰当”三个标打分(满分 10 分),并提出修改建议,教师补充点评。

(五)后测(Post-assessment):实践检验目标达成(15 分钟)

1. 后测任务:学生独立修改小组创作的邮件,以个人名义发送至教师指定邮箱(模拟真实职场场景),要求:①格式规范;②内容符合校企合作需求;③语气专业。

2. 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分( (60%) +企业HR评分 (40%) ”的双维度评价,HR提前与达成合作,通过邮件回复的形式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如“正文清晰提及学生技能,符合企业需求”)。

3. 结果反馈:当场公布平均得分(本节课平均分为 8.2 分,较前测的 4.5 分显著提升),对得分较低的学生(如低于 6 分)进行一对一指导,明确修改方向。

(六)总结(Summary):梳理巩固关联职业(5 分钟)

1. 学生自主总结:邀请 2 名学生分享“本节课学到的商务邮件写作要点”“未来工作中如何应用”,教师补充梳理核心知识点(格式、逻辑、语气);

2. 职业关联延伸:告知学生“下节课将学习‘客户投诉回复邮件写作’”,并布置课后任务——“为自己未来意向岗位(如电商运营、幼儿园教师)撰写一封‘求职咨询邮件’”,强化“知识-职业”的衔接。

五、BOPPPS教学模式实施效果评估

为验证BOPPPS模式的有效性,本文对 2023 级电子商务专业两个平行班(实验班采用BOPPPS模式,对照班采用传统模式)进行为期 1 学期(16 课时)的教学对比实验,通过课堂观察、成绩分析、师生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结果如下:

(一) 课堂参与度显著提升

通过课堂观察记录(每节课统计“主动发言次数”“小组任务参与率”),实验班的平均课堂参与率从传统模式的 38%提升至 82% ,其中“小组任务主动承担角色(如组长、记录员)”的学生占比从 15%提升至 65% 。访谈中,实验班学生表示:“通过企业案例和小组合作,感觉写作不再是‘纸上谈兵’,更愿意参与进来。”

(二) 写作能力与职业适配性提升

1. 成绩对比:学期末对两个班进行“职场文书写作测试”(任务为“为校企合作企业撰写一封合作方案邮件”),实验班平均分为 81.5 分,对照班平均分为 63.2AA ,且实验班“格式规范率” (92% vs 58%)、“内容职业适配率”(85% vs 42%)均显著高于对照班(见下表)。

2. 企业反馈:学期末,校企合作企业(济南电商公司、本地幼儿园等)对实验班学生的“职场文书作品”进行评价,87%的企业表示“实验班学生的写作能力基本满足职场需求,可减少入职后的培训成本”,而对照班仅 45%的企业认可。

(三)教师教学反思优化

参与实验的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提到:“BOPPPS模式倒逼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任务设计者’,虽然前期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整合校企资源、设计任务,但看到学生主动参与、能力提升,教学成就感更强。”同时,教师通过“前测-后测”的闭环反馈,能更精准地发现学生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六、BOPPPS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

(一) 存在的问题

1. 部分基础薄弱学生参与度仍不足:尽管采用混合分组,但A组学生(基础薄弱)在小组任务中仍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如仅负责填写模板,不参与内容创作,原因是“担心自己写得不好被嘲笑”。

2. 校企资源对接深度不足:目前仅 3 家校企合作企业能提供真实案例与评分反馈,且反馈周期较长(如HR需 2-3 天才能回复学生邮件),影响教学节奏。

3. 教师BOPPPS模式应用能力待提升:部分教师对“参与式学习任务设计”的把控不足,如任务难度过高导致学生无法完成,或任务过于简单导致学生兴趣下降。

(二)优化对策

1. 针对基础薄弱学生:实施“阶梯式任务+鼓励性评价”

设计“基础任务(格式填写)→进阶任务(内容补充)→挑战任务(创意优化)”的阶梯式任务,让A组学生从“能完成”到“想完成”;

采用“过程性鼓励评价”,如在学生完成基础任务后,及时肯定“格式填写正确,进步很大”,增强其自信心。2. 针对校企资源不足:建立“校企协同教学资源库”

由教务处牵头,与 10 家以上稳定合作企业签订“教学资源共建协议”,企业定期提供真实职场文书案例、写作任务需求,并指派HR或技术骨干担任“企业导师”,通过线上平台(如企业微信)实时反馈学生作品,缩短反馈周期。

3. 针对教师能力不足:开展“BOPPPS模式专项培训”

请省内高职教育专家开展BOPPPS模式 workshops,重点培训“参与式任务设计”“分层教学策略”;

组织校内《阅读与写作》教师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分享BOPPPS模式实施经验,共同优化教学方案。七、结论

本文通过对普通高职《阅读与写作》课程的BOPPPS模式探究,证实该模式能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内容脱节、评价单一”的问题:通过“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的闭环设计,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 38%至 82%)与职场写作能力(实验班平均成绩提升 28.9%) ),更强化了课程与职业需求的衔接,获得校企合作企业的高度认可。

参考文献 :

[1] 教育部.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Z]. 2019.

[2] 王莉. BOPPPS教学模式在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中的应用[J]. 职业技术教育, 2022, 43(26): 45-48.

[3]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 BOPPPS Instructional Model Guide[M]. Vancouver: BCIT Press,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