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概预算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研究
曲志勇
身份证号码:23102719871018081X
引言
研究建筑工程概预算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意义重大。它有助于精准把控项目成本,避免资金浪费与超支,保障项目经济效益。能为工程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提升决策科学性。还能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建筑行业合理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对建筑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行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一、建筑工程概预算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建筑工程概预算与工程造价紧密相连、相辅相成。概预算是对工程项目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所做的计划安排,是在工程前期依据设计图纸、定额标准等资料,对工程造价进行的预先估算。它是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为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提供依据。
工程造价则是工程建设从筹建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所需的全部费用,是工程项目实际发生的成本。概预算的编制水平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准确性,科学合理的概预算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避免超支。同时,工程造价的实际情况又能反馈概预算编制的合理性,若实际造价与概预算偏差较大,则需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为后续工程的概预算编制提供参考,促使两者在动态调整中实现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基于建筑工程概预算精准调控的工程造价优化策略
(一)优化前期概预算编制
例如,在某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项目中,为确保工程造价的精准调控与优化,项目团队高度重视前期概预算编制工作。项目初期,团队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充分了解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基础信息,为后续设计提供准确依据。在设计阶段,积极与设计单位沟通协作,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对设计方案进行多方案比选。例如,在建筑结构选型上,对比了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成本、施工周期及后期维护费用。经过综合分析,发现钢结构虽初期投资较高,但施工速度快,能缩短工期,从而减少贷款利息和管理费用等间接成本,最终选定钢结构方案。同时,团队对建筑材料市场进行了全面调研,收集不同品牌、规格材料的价格信息,并建立价格动态监测机制。根据市场波动情况,合理预测材料价格走势,在概预算编制中预留了一定的价格调整空间。此外,还对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优化。通过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减少交叉作业,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人工和机械闲置成本。经过一系列优化措施,该项目前期概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为后续工程造价的精准调控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得到了有效控制,未出现严重超支情况,且项目提前交付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强化设计阶段概预算管控
例如,在某医院新建项目中,强化设计阶段概预算管控成为控制工程造价、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举措。项目伊始,建设单位就组建了包含造价工程师、设计师等多专业人员的联合管控小组。在设计招标阶段,明确要求投标单位在方案中详细阐述概预算控制思路。一家设计单位凭借其创新且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该方案在满足医院功能需求的前提下,注重空间的高效利用,减少了不必要的建筑面积,从源头上控制了造价。进入详细设计阶段,管控小组与设计团队紧密配合。一方面,对建筑结构进行精细化设计,通过优化梁柱布局、合理选择基础形式等措施,降低了结构成本。例如,经过专业分析和计算,将部分区域的基础形式从桩基础调整为筏板基础,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节省了大量费用。另一方面,严格控制设备选型。在空调系统、电梯等设备的选择上,不仅考虑设备的性能和质量,还对不同品牌、型号的设备进行性价比分析。最终选用了一款性能稳定、价格适中的空调设备,既满足了医院的舒适度要求,又有效控制了设备采购成本。同时,管控小组建立了严格的概预算审核机制,对设计变更进行严格把控。任何设计变更都需经过多轮论证和成本分析,确保变更的必要性和经济性。通过这些强化管控措施,该项目在设计阶段就将概预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后续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最终项目顺利竣工,造价未超概算,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规范施工阶段概预算调整
例如,在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中,规范施工阶段概预算调整是保障项目顺利推进、有效控制成本的重要环节。该项目施工环境复杂,地下管线交错、地质条件多变,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设计变更和工程量增减等情况。为规范概预算调整,项目方制定了严谨的调整流程。当遇到突发地质问题,需增加支护措施时,施工单位第一时间上报监理单位,详细说明变更原因、变更内容及对工期和造价的影响。监理单位迅速组织业主、设计等相关单位进行现场勘查和论证。设计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出具变更设计图纸,造价人员依据变更图纸和现场签证,按照合同约定的计价规则重新核算工程量与造价。例如,因地质条件变化,原设计的锚杆支护需改为钢支撑支护,造价人员仔细核算钢支撑的材料用量、安装费用以及拆除费用等,并与原方案造价进行对比分析,形成详细的概预算调整报告。调整报告经各方审核通过后,还需按照规定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在审批过程中,主管部门对调整的必要性、合理性进行严格审查。只有获得批准后,才能进行相应的费用调整和工程款支付。通过规范施工阶段概预算调整流程,该项目有效避免了随意调整概预算的现象,确保了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尽管施工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但最终工程造价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经济效益的实现。
结论
建筑工程概预算与工程造价紧密相关,科学合理的概预算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本文通过案例阐述优化策略,如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优化前期概预算编制,从勘察、方案比选等多方面保障精准;医院新建项目强化设计阶段管控,组建联合小组、精细化设计、严格设备选型及审核变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规范施工阶段调整,制定严谨流程、多方论证审核。这些策略促使概预算与工程造价在动态调整中实现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对建筑行业合理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张花婷. 建筑工程概预算对造价影响及控制路径研究[J]. 四川建材, 2024, 50 (11):211-213.
[2]马倩. 试析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 房地产世界, 2024, (08):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