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策略
安雪彤
山东工业技师学院 山东省潍坊市 261053
1.引言
事业单位作为服务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主体,其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和公共服务的质量。然而,当前事业单位在会计内部控制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等,亟需通过系统化的体系构建加以解决。加强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对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防范财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2.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现状分析
2.1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部分事业单位缺乏健全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制度内容分散,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例如,在预算管理、收支管理等关键环节,没有形成明确的操作规范和流程,导致工作中出现随意性较大的情况。同时,制度更新不及时,无法适应新的财政政策和管理要求,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执行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2.2 执行力度不足
尽管一些事业单位制定了相关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执行不到位的问题。部分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严格遵守制度的意识,在工作中存在违规操作的现象。如在费用报销环节,不严格审核票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导致虚假发票等问题的出现,增加了财务风险。
2.3 监督机制不健全
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方面,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足,难以对会计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监督和评价。外部监督方面,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实现对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
2.4 信息化水平滞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对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许多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滞后,信息系统不完善,无法实现财务数据的实时共享和有效监控。例如,会计核算系统与业务管理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对接,导致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脱节,影响了会计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3.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策略设计
3.1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需建立覆盖预算管理、收支管理、资产管理、财务报告等全环节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环节操作流程、规范及岗位责任制,确保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强化制度动态管理,依据财政政策调整和单位实际业务变化,及时修订完善制度内容,引入风险评估机制,将 COSO 框架要素嵌入制度设计,推动制度从“事后规范”向“事前防控”转型,保障制度体系与管理需求契合,提升科学性和有效性。
3.2 强化制度执行力度
强化制度执行需从培训教育与激励约束双维度发力。一方面,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对管理层侧重内控战略与合规责任教育,财务人员聚焦制度解读与实操演练,业务部门强化流程规范与岗位责任普及,通过专题授课、违规案例剖析等形式,提升全员制度认知与执行能力。另一方面,构建“正向激励 + 负向约束”机制:将制度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设定“合规操作率”“事故发生率”等量化指标,对严格遵章守纪的员工给予绩效加分、评优晋升等奖励,对违规行为视情节扣罚绩效或通报批评,形成“人人重制度、事事讲规范”的执行氛围,杜绝制度空转现象。
3.3 健全监督机制
健全监督机制需从内部审计强化与外部协同联动两方面推进。一方面,提升内部审计独立性,使其直接对单位管理层或党组负责,摆脱财务部门制约,明确审计范围、内容及程序,定期对预算执行、资产管理等高风险领域开展专项审计,形成包含问题清单、整改建议及时间节点的审计报告,确保内控执行有效。另一方面,加强与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外部监督部门的沟通协作,主动报送内控自评报告,配合专项检查,必要时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独立评价,构建“内部审计+外部监管”的立体监督网络,形成监督合力,实现对会计内部控制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
3.4 提升信息化水平
需加大会计信息化建设投入,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实现财务数据的实时共享与有效监控。加强会计核算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的对接,推动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一体化管理,提升会计内部控制效率。借助信息技术构建风险预警机制,设定资产负债率、现金流量偏离度等指标,对财务风险实施实时监测,当指标触及阈值时自动预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推动会计内控从人工控制向智能防控转型。
3.5 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需重视会计人员选拔与培养,以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为标准选拔人才,充实会计岗位力量。建立分层分类培训体系,通过继续教育、专题研修等方式,每年开展不少于规定学时的专业培训,重点强化新政府会计准则、内控规范等内容,提升会计人员专业素养与实操能力。同时,强化职业道德建设,通过岗前廉洁宣誓、年度职业操守考核、舞弊案例警示教育等方式,培养会计人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督促其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在工作中保持职业操守,为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供人力保障。
4.实施策略与保障措施
4.1 组织保障
成立由单位负责人牵头、财务与审计部门负责人参与的专项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契合单位实际与行业政策的会计内控体系建设计划,统筹各部门资源调配与协同工作。通过明确部门职责边界、建立岗位责任制,将体系建设目标分解为可量化的阶段性任务。同时,建立动态监督机制,定期检查培训开展进度、制度执行效果等关键环节,针对执行偏差及时调整策略,确保内控体系建设有序推进,避免出现部门推诿、资源分散等问题。
4.2 制度保障
构建覆盖内控全流程的制度体系,整合预算管理、收支管控、审计监督等制度文件,形成标准化操作手册。建立“定期评估-动态修订”机制,结合财政新规与单位业务变化,每年对制度适用性进行审核,剔除过时条款并补充新要求。配套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将制度执行情况纳入部门绩效考核,对严格落实内控要求的部门给予评优加分,对违规行为实施问责追责,通过制度刚性约束确保内控措施落地。
4.3 资源保障
加大内控体系建设资源倾斜,按需配置具备财务、审计复合背景的专业人员,充实会计岗位力量。投入专项经费用于采购智能财务软件、搭建内控信息化平台,同步完善会计实训设备与资料。制定分层培训计划,针对管理层开展内控战略规划培训,对执行层组织实操技能轮训,每年安排不低于 40 学时的继续教育,通过“资金+人才+技术”的资源组合,为内控体系高效运行提供物质基础与能力支撑。
5.总结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制度建设、执行力度、监督机制、信息化水平和人员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加以推进。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力度、健全监督机制、提升信息化水平和加强人员队伍建设等策略设计,可以有效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保障单位财务安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未来,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应持续关注会计内部控制的新趋势和新要求,不断完善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梁超然.优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策略[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5(3):69-71
[2]丁梦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策略探讨[J].西部财会,2025(1):12-15
[3] 刘 芳 . 事 业 单 位 内 部 控 制 体 系 的 重 要 性 及 构 建 策 略 [J]. 中 国 经贸,2024(21):153-155
[4]蔡舒.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策略[J].商界(评论),2024(7):0080-0082
[5] 刘 月 芳 . 浅 谈 事 业 单 位 内 部 控 制 体 系 的 构 建 与 完 善 [J]. 品 牌 研究,2024(5):0148-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