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教研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作者

吴小玲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红金实验学校

教研评价体系是以教育目标为导向,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学研究活动全过程进行价值判断的系统性框架,涵盖学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课程建设、教学质量等多元领域,具有诊断、反馈、导向、激励等多重功能。为了更好地应对当前教育发展,需深度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教研评价体系的构建路径,明确教学研究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一、小学数学教研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数学教研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数学教研评价体系不是对传统评价方式的简单升级,将引导教研活动将关注点放在“学生学会了什么”和“学生发展了什么”,更关注教研活动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核心素养。同时,评价方式将不再局限最终的考试成绩,更加侧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由单一评价转向了多元评价。其次,评价是教学的“指挥棒”,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教研评价体系将促使教师把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目标之中,并深度探索更多探究式、协作式、项目式等教学模式,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学习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除此之外,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教研评价体系能确保新一轮课程改革有效落地,为教育改革效果评估提供数据支撑。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构建教研评价体系是适应现代教育的必然选择,需积极完善教研评价体系。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教研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明确评价目标

传统的教研评价目标侧重于知识传授与教学技巧,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构建教研评价体系,需将重点转移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几个方面。同时,评价目标不能仅仅针对学生,需关注教师素养提升、教研参与度与共享、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等多维度设置评价目标,全方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如在《大数的认识》一课教学时,可关注本单元学习后学生应达到的表现设置如下几个教研评价目标:1、数学抽象与直观想象:学生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大数并正确理解大数概念、计数单位、位值,能借助数位顺序表认识大数;2、数学运算:学生能熟练读写大数,比较大数,进行改写和近似数的基本运算;3、数据分析:学生能在大数情境中简单分析并解释一些大数信息;4、逻辑推理与数学建模:学生能在学习大数过程中初步形成逻辑推理意识,正确运用大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此外,需关注教师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设置如下几个教研评价目标:1、教师能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且具有探究性的大数教学活动;2、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有效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促进学生生成核心素养;3、教师能运用多元评价方式恰当评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情况;4、教师能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对自身教学进行深刻反思。通过设定教研评价目标,可真正落实教研活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构建合理指标

评价指标是教研评价的“尺子”,要能有效反映核心素养达成情况。具体构建教研评价体系时,应本着可观测性、导向性、发展性的原则设计指标,并注意紧紧围绕教学设计、课堂实施、教学评价、专业发展等宏观方面设置一级指标,再在一级指标下细化出二级指标,后进一步具化三级指标。例如,在《四则运算》一课教学时,可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构建合理的教研评价指标。对于教研评价指标的设置,紧紧围绕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行为与专业发展、教研活动实效性几个宏观方面设置一级评价指标,再细化二级指标。以“学生学习”为例,可明确这部分教研评价指标主要用于评估学生核心素养具体表现,将其设置为数学运算、逻辑推理、数学抽象、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几个二级评价指标,再细化各个指标内容。具体到数学运算方面,明确其三级评价指标包括:1、能准确进行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2、能理解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巧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设定细致的教研评价指标,能更精准地评价核心素养导向下教研活动开展情况,让教学得以改进。

(三)创新评价方式

单一的评价方式难以反映教研活动效果,为此,需恰当引入多样评价方法,包括观察法、访谈法、档案袋评价、案例分析、问卷调查、课例研究等等。采用案例分析法实施教研评价活动时,需注重选择优秀的案例或典型的问题案例,重点剖析真实案例的核心素养培养路径,全面反映教研活动实效性。如在《简易方程》一课教学时,可先以专家讲座、专题研讨、教师分组讨论等方式组织一次教研活动,让教师了解新课标中对简易方程的要求,明确本节课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核心素养培养点,再进行集体备课,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等核心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接着组织说课、试讲、评课。然后,安排教师执教优化后的示范课,全体教师观摩,并结合课堂实际情况,指向学生的“学”来实施评价,从符号意识初步建立、等量关系理解加深、初步掌握解方程方法、问题解决能力提升几个方面评价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效果,科学评估教研活动实效性。通过案例分析法评价本节课教研活动效果时,还需完成指向“教”的评价,从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效率提升、师生互动改善几个方面入手深入探讨教学设计有效性。在这里,通过采取案例分析评价教研活动,科学评估了教研活动实效性,实现了对教研活动的系统性追踪与反思,为后续融入核心素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健全评价反馈

评价反馈是教研评价中的重要环节,教研评价活动结束后应及时向教师反馈评价结果,指出优点与不足,并提出针对性改进意见。同时,要重视多维度反馈,结合具体案例帮助教师理解自身教研工作完成情况。此外,教师应针对评价结果展开深度反思行为,再将评价结果应用到专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形成导向作用。另外,可针对教研评价中的优秀教学案例展开广泛推广,以便于形成示范效应。如在《扇形统计图》一课教学时,为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巩固教研成果,可针对优秀案例展开深度剖析,从教学设计、亮点总结、特色归纳、师生互动精彩瞬间、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几个方面入手明确其优秀的核心所在,再采用主题分享与研讨会、制作教学资源包、组织观摩与跟岗学习等多元化的方式对优秀案例进行推广。以制作教学资源包推广方式为例,可通过加入教案说明、设计意图等对优秀案例的教学课件进行优化,再精剪一些课堂实录,配上文字说明、设计思路、教学反思等,共享给所有教师,方便教师随时下载学习。对《扇形统计图》的优秀教学案例进行推广过程中,还需建立持续的跟踪机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其他教师对推广案例的接受程度等,为后续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参考,高效完成教研评价体系的构建,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结论:综上可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教研评价体系不仅能让教研活动重点由“教了什么”转向“学了什么”,还利于推动数学教学变革,确保教育改革有效落实。具体构建教研评价体系时,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明确评价目标,通过构建合理的评价标准,采取多样评价方式来不断优化教研评价体系,并通过健全评价反馈机制推动整个教研评价体系的完善。

参考文献

[1]严晓婷.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8):11-13.

[2]管爱梅.构建小学数学学习过程的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18):122-124.

本文系赣州市社科规划课题《小学教育教研评价体系的建设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4-JYZX50-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