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精准认定体系构建
普俊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周口市,466000
摘要:精准扶贫是国家政府部门为推动共同富裕实现和彻底消除贫困而有条不紊实施的一项核心战略。对一些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青年大学生进行扶贫,不仅可以帮助该群体顺利完成学业,还可以最大程度减小原生家庭对困难生学校学业和社会就业的影响。在真正的贫困者手中放入其所需资源是开展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而如何对贫困者是否拥有和具备被扶贫资格进行正确判定,则需要一套专业科学、系统完善的健全认定指标体系来一一验证。文章主要探讨基于精准扶贫背景下现代高等院校家庭构建经济困难生精准认定体系的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精准扶贫;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精准认定体系;构建策略
前言:现阶段,我国在推动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循精准扶贫重要原则。只有做到精准扶贫,才能够有效规避资源浪费风险,确保有限国家资源可以被输送和应用到一些真正需要的场所和地区。众所周知,现代高校是国家教育扶贫主阵地,其每年都会定期上报诸多需要进行帮扶的贫困生,然而在这些上报人员当中,并不是全部人都需要国家的扶贫队伍来扶持。所以,对家庭经济困难生群体的精神认定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完善,是保证扶贫工作落到实处的有力举措。
一、对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生进行精准认定的必要性
(一)能够维护扶贫工作公平开展
一般来说,扶贫工作具有明确目标和深远内涵,是一种对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分配的工作,家庭经济困难生是其需要直接面对的主要扶持人员,这部分群体只有接受到来自国家的帮扶和救济,其才可以像周围学生一样正常的生活与学习,如果其赖以生存的补助金被一些无关人员冒领,那么便会对国家扶贫的针对性和公平性产生严重影响。通常情况下,国家扶贫工作的开展与完成,皆由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主导,所以对于广大青年大学生来说,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紧密联系着国家政府办事质量。若是现代高校上报的“被扶贫生”与扶贫标准并不相符,则会导致那些家庭经济真正困难的学生生活不能得到改善和保障,进而对国家和政府的公信力产生负面影响。
(二)是国家扶贫工作开展的宏观要求
减轻贫困生生活压力和负担是推动工作井然有序开展的核心目的,在实施扶贫工作过程中,不管是资金资源,还是一些实物资源,全部源于国家支持与输送。立足宏观视角可知,针对资金输出具备的实际价值,国家应当予以一定保障,切实保障全部资源皆可以被应用在合法合规范围之内,如此才可以让国家政府工作具备一定有效性,真正意义上成为扶贫事业可持续长远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特别是在新时期高校开展扶贫工作具体过程中,补助金被无关人员冒领的事情时常发生,该不良行为会对开展国家扶贫工作质量及效率产生直接影响。所以现代高校在将补助输出给学生以前,应当先精准认定全部的贫困生申请者,如此可以让高校做出的扶贫行为与当前国家扶贫工作的基本要求相符合[1]。
二、精准扶贫背景下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精准认定体系构建策略
(一)全面构建精准分层分类认定体系
1.直接认定指标
农村扶贫户子女、烈士子女、孤儿和低保户子女等皆是直接认定指标中主要包括的内容。学生只要与以上任意一条相符合,高校皆应给予该生建档最贫困档次。
2.间接认定指标
学杂费、经济指标和基本指标都是间接认定指标中包括的内容,这三项一级指标能够将学生个体的家庭经济实际情况全面涵盖。学生每月所需的生活费状况与在家庭总支出当中学生生活费的主要占比情况是学杂费指标主要包括的两项二级指标。欠债、交通工具、家庭住房和年收入等是经济指标中包括的四项二级指标,高校可以向当地银行和地方房产局等事业单位进行核实。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生过程中,基本指标占据着重要主导地位,具体包括如下二级指标:职业、在学人数、城乡差异、健康状况、地域差异、父母亲文化和家庭类型等。现代高校应当以学生自述等诸多不同路径来对该类信息进行充分了解和全面核实。对于一级指标来说,二级指标是对其的有效补充,能够充分体现出操作性。高校对调查分析和正确测算加以借助,可以为各项指标恰当权重进行合理赋予,从而筛选出真正的家庭困难贫困生。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在进行实操过程中,也应当结合实际动态调整,不断修正和优化该指标体系,从而确保其愈发科学和精确。
(二)主动构建动态精准认定管理体系
第一,主动建立能够动态更新又较为稳定的档案库。在精准扶贫背景下,现代高校应当对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资助管理网站加以利用,为在校的经济困难生群体全面建立起一个稳定而又合规的电子档案库,不仅可以避免死档问题出现,还可以困难生日常生活变更以及家庭实际情况为根据,对档案资料进行定期更新,从而对困难生真实的经济状况有充分了解,及时给予困难生恰当而又精准的资助。第二,积极建立一支专业性较强的资助队伍。在开展认定贫困生这项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能够直接影响认定贫困生群体的精准性,因此依据实际情况建立责任心强、职业道德优和专业能力强的资助队伍,对现代高校开展精准认定贫困生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充分把握认定工作中的一系列重要节点。在新时期视域下,高校在开展评定困难生这项工作的时候,必须要对不同时间推进的节点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如在每年春秋两个学期,高校都会微调和大调经济困难生的档案,这时就需要各级评议小组成员在对精准扶贫政策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全面核实申请人的真实情况,秉持着认真、严谨、负责态度,以相关流程为参照认定贫困生,这样能够避免因为不按流程操作和不认真负责任而出现的各种严重问题[2]。
(三)有序实施有效精准认定后续模式
一是加强对家庭困难生的诚信教育。在现代高校中,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生,除要对这一群体进行经济方面的帮扶以外,还应当高度重视营造和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优化和改进育人环境,更要注重诚信教育的开展,积极构建感恩教育体系,如此有助于贫困生从学习榜样身上获得激励和启迪,切实保障精神和经济两个方面能够同时脱贫。二是主动建立问责制度,切实加强监督管理。现代高等院校需要通过多样化渠道来对全体贫困生家庭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核实和全面了解,认真核实申请人提交上来的申请贫困生补助材料是否属实,若是在核实过程中发现申请人存在虚报谎报情况,则不仅要将该生的申请资格立即取消,还要对其展开思想批评教育,与此同时,经济补助下发以后,高校也应当对贫困生是否能够对所获得的补助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利用进行密切关注,如果发现贫困生有大肆挥霍的情况,也应将其申请资格直接取消,并加强其教育[3]。
结语:综上所述,在精准扶贫背景下,现代高等院校通过全面构建系统完善的精准分层分类认定体系、主动构建动态可行的精准认定管理体系和有序实施有效科学的精准认定后续模式来构建家庭经济困难生精准认定体系,不仅可以帮助贫困生将学业顺利完成,还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培养出大批高质量人才,更可以确保精准扶贫工作按部就班推进,从而为国家发展和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徐丽.新政策背景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精准认定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西青年,2020,(17):83-84.
[2]刘计婷,庄丽,朱林.独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15):29-30.
[3]朱林,庄丽,刘计婷.基于CBIS的独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的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2):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