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现代体能训练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对策

作者

张侨盛

厦门市海沧区沧江科技小学 福建厦门 361026

作者简介:张侨盛(1989.04-),男,福建厦门人,汉族,厦门市海沧区沧江科技小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学。

摘要: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体育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健康的身体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也是他们参与其他学习活动的重要保障。然而,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往往侧重于基础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体能的全面训练。现代体能训练作为一种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旨在通过多样化的训练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关键词:体能训练;小学体育;体育素养;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厦门市海沧区第七批教育科研课题,课题名称:“新课标视域下小学体育课堂体能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Z2023X072)研究成果。

健康的身体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持续提升,学生除了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得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与体育精神,现代体能训练依靠科学且系统的训练办法,可有效增强学生的力量、耐力、速度、柔韧性等身体素质,同时培育学生的团队协作、坚韧不拔等优良品质。这些能力与品质对学生当下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帮助,也会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一、优化体能训练课程设计方案

在优化体能训练课程设计方案时,要持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想法,想要打造出一个既有乐趣又有效果的教学环境,就像在力量训练里,方法中没有采用传统的哑铃或者杠铃练习,而是设计了好多有趣的游戏,像“搬运工大赛”。在这个游戏中,学生们要通过团队合作,把“货物”从起点搬到终点,路上还得绕过障碍物,这样的设计锻炼了学生的上肢力量,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策略规划能力,在比赛的时候,教师们会亲自加入,和学生一起搬运、一起欢笑,这种亲密的互动,让师生关系更融洽,也让训练氛围更热烈[1]。

再比如,在速度训练当中,我们设计了一项“接力寻宝”的活动,在校园里面设置了多个藏宝的地点,学生们要分成小组,依据地图的指示,尽可能快地去找到宝藏,这个活动考验了学生的速度以及反应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在寻宝的过程里,教师们会充当“导航员”,给学生及时的提示和鼓励,帮他们克服困难,找到宝藏,这种师生一起参与、共同探索的过程,让速度训练变得生动有意思,也让学生们在没察觉到的情况下提高了自身的速度素质。

二、引入趣味化的体能训练元素

在体能训练这个广阔的领域中,我们决定摒弃以往的枯燥与单调,要给小学的体育课堂带来充满趣味的全新风貌,就拿耐力训练来说,以前是让学生们在操场一圈圈地跑,现在设计了一场“寻宝大冒险”,校园被划分成好多区域,每个区域都藏着一枚“宝藏”,这“宝藏”可以是小旗子、贴纸或者小玩具。学生们组成小队,手里拿着地图,依据线索提示去寻找宝藏,在这个过程里,他们奔跑、观察、思考,甚至还得合作来解决谜题,教师们摇身一变成为“宝藏守护者”,在关键时候给予提示,和学生们一同享受寻宝的快乐。

再比如说在灵活性训练的时候,我们想出了“动物模仿大赛”这个点子,学生们可模仿猴子爬树、大象走路、兔子跳跃等好多动物的动作,这不但让身体的各个部位得到了锻炼,还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们也参与进来,跟学生们一块儿模仿,一块儿欢笑,课堂上满是欢声笑语。另外在力量训练环节,我们设计了“小小建筑师”游戏,学生们用软垫、小凳子之类的物品搭建“城堡”,接着在“城堡”间穿梭、攀爬,这样既锻炼了肌肉力量,又培养了空间感知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教师们就在旁边指导,和学生们一起搭建,一起挑战。像这样的体能训练,不再是单调地重复动作,而是变成了充满探索、挑战还有乐趣的一段旅程,学生们在欢笑中锻炼,在锻炼中成长,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变得更加紧密和谐。

三、强化教师专业训练能力提升

在体能训练这个范围广阔的领域当中,教师所具备的专业训练能力就好像是一座灯塔一样,可为学生成长的道路提供照明。例如,在主题为“体能与心智融合”的教师工作坊里面,我们邀请了体育教育领域的专家,和教师们一起去探讨怎样把体能训练和心理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专家开展了一系列生动的教学演示,像“信任背摔”以及“盲人方阵”,这不但让教师们亲自感受到了体能和心智的相互作用,还引发了他们对于创新教学方法的思考,在“信任背摔”这个环节中,教师们被分成了两组,一组当作“接应者”,另一组当作“挑战者”。当“挑战者”背对着“接应者”倒下的时候,是需要完全的信任以及默契配合的,这一体验让教师们深切体会到,在体能训练里,信任和沟通是很重要的,他们开始思索,如何把这些元素融入日常教学当中,使得学生在体能得到提升的同时也可学会信任与合作。

“盲人方阵”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团队挑战,教师们被蒙上双眼,只能依靠声音以及触觉,在规定的有限时间内完成正方形队列的排列,在此过程中教师们要相互交流、协调,一同解决遇到的问题,这一体验不但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让他们明白,在体能训练里,教师的角色不只是指导者,更是参与者与引导者。受到这些启发的教师们,开始试着把这些理念融入自身的教学设计中,比如有一位教师在教授跳绳技巧时,不再仅仅是简单地进行示范以及纠正动作,而是设计了一个叫“跳绳接力赛”的游戏,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要依次完成规定数量的跳绳,之后接力给下一位成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只是裁判,更是参与者,跟学生们一起跳绳,一起欢呼,一起面对挑战,这种互动不仅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也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跳绳技巧,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面对挑战的勇气。

四、构建家校合作体能训练模式

在体能训练这个范围很广的领域里,家校合作就像一座桥梁,把学校和家庭连接起来,一起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造坚实的基础,构建家校合作体能训练模式,这不仅是对传统体育教育模式的创新,也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理念的实践。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学生成长路上不可缺少的伙伴,所以在体能训练的探索过程中,我们积极找家长紧密合作,一起为学生的体能训练制定个性化、科学化的方案,在一次主题是“家校共育,体能同行”的家校合作活动里,可以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亲自体验学生们日常的体能训练[2]。

在“亲子接力赛”里,学生们和家长手牵着手,一块儿完成接力棒的传递,这个项目考验了学生们的速度以及协调性,还增强了亲子间的默契与情感联系,比赛的时候教师作为引导者和观察者,鼓励学生们跟家长互相支持,一起面对挑战。当学生们因为紧张出现失误时,家长的鼓励与安慰成了他们重新振作的动力;而当家长因为体力不支放慢脚步时,学生们的加油声成了他们坚持下去的力量,在“家庭挑战赛”中,我们鼓励家长和学生们一起设计并完成一项体能挑战任务。比如说有一个家庭选了“家庭障碍赛”,他们利用家里的家具和物品,设置了攀爬、跳跃、平衡等好些障碍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成员要相互协作,共同克服困难,教师通过线上平台,给家庭提供指导和建议,分享其他家庭的成功经验。这种线上线下的互动,让体能训练变得更灵活多样,也让家校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了。

综上所述,把现代体能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里,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育体育素养意义重大,实施这些对策,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以后会持续深入研究与实践现代体能训练,不断优化教学策略,给小学生营造更科学、高效的体育学习环境,帮他们在成长路上有更健康的体魄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刘松树.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现代体能训练的有效应用[J].户外装备, 2023(3):215.

[2]宋晓旭.现代体能训练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对策[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