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古诗诵读对提升小学生语言审美能力的路径研究

作者

苏心春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临齐街道西关小学 253500

摘要:本论文意在探寻古诗诵读如何有益于改善小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通过剖析古诗在语言形式、情感表现、意境塑造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联系具体的教学事例,从营造诵读气氛,更新诵读手段,扩展诵读实践等角度,全面论述如何凭借古诗诵读来培育小学生对于语言美的感知,领悟和创造能力,给小学语文教学加强学生语言审美素养给予参照。

关键词:古诗诵读;小学生;语言审美能力;路径

引言

古诗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用凝练美好的语言,丰富真挚的情感,深远独特的意境,体现出很高的艺术价值,对于小学生而言,古诗诵读不仅是传承文化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且是改善语言审美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小学阶段,学生处在语言发展和审美意识塑造的关键时期,通过诵读古诗,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语言形式,体会语言的韵律美、节奏美、意象美,进而培养对语言的敏锐感知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为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一、古诗诵读与小学生语言审美能力的关联

古诗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培养小学生语言审美能力的优质载体,古诗工整对仗、平仄协调、押韵规范的语言特点,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语言节奏,韵律之美,形成初步的审美感知,古诗饱含的情感,或思乡,或送别,或忧国,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过程中,加深对语言情感表达的理解,提高审美理解能力。诗人运用意象营造的意境,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学生展开想象,把文字变成画面,促使他们在语言表达中尝试创造意境,实现审美创造能力的升级,三者融合,让学生在古诗诵读中全面提升语言审美能力。

二、借助古诗诵读提升小学生语言审美能力的路径

(一)营造浓厚的古诗诵读氛围

为了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朗诵的兴趣,除了常规的古诗诵读比赛,朗诵会之外,可以更新活动形式,举行“古诗情景表演大赛”,让学生把古诗改成短剧来演,比如把《游子吟》改成体现母子深情的情景剧,在表演过程当中加深对古诗的领悟;举办“古诗飞花令擂台赛”,各班级组建队伍参与,以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积累与应用兴趣;发起“古诗诵读快闪活动”,在校园各处随机地点,师生一同加入,用快闪方式集体诵读古诗,营造出令人惊喜又热闹的诵读气氛,还设置“校园古诗诵读之星”每月评选,对于表现出色的同学给予表扬和奖励,加强学生的参与感与荣誉感。通过家长会、家校群等途径,向家长介绍古诗诵读对提升孩子语言审美能力的意义,推荐适合亲子共读的古诗书籍和诵读资源,开展“家庭古诗诵读打卡”活动,倡导家长每日与孩子一同诵读古诗,把诵读视频或者音频发到班级群里面,相互学习交流,定时举办“亲子古诗诵读表现会”,邀请家长和孩子一同上台表演,加强亲子互动,而且让古诗诵读由校园扩展到家庭,营造家校共育的氛围。

(二)创新古诗诵读方法

采用多种形式诵读,如范读、领读、齐读、分角色读、配乐诵读等,例如在学习《静夜思》时,老师先进行范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情感,再让学生领读、齐读,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可以给诗歌配上一首舒缓的古典音乐进行配乐诵读,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诗歌的意境当中去,感受语言的美。

古诗有很强的画面感,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古诗内容进行绘画,学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时,可以让学生画出西湖夏日荷花盛开的美丽景色,加深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以及对语言美的感受,还可以将古诗改编成短剧进行表演。比如《赠汪伦》,让学生分别扮演李白和汪伦,通过表演让学生感受诗中真挚的友情,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古诗,提高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

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古诗同动画,视频融合起来,学习《望庐山瀑布》时,播放庐山瀑布的视频,让学生直接体会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种壮观的景象,而且配以动画表现诗句的意境,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同时提高诵读活动的趣味性和效率,进一步优化其对语言的审美体验。

(三)拓展古诗诵读实践

引导学生把古诗诵读和写作练习结合起来,在学完古诗之后,让学生模仿古诗来写作,例如学习《咏鹅》后,让学生模仿这首诗歌,写一写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学习《春晓》后,让学生依照诗歌的意境,将其扩充成一篇短文,通过这样的写作练习,学生可以把古诗里的语言技巧和审美元素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从而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和审美创作能力。

将古诗与生活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古诗元素,把古诗诵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春天到来时,让学生去寻找古诗中描写春天的诗句,然后让学生去与眼前看到的春景进行比较;在游览名胜古迹时,让学生背诵与之有关的古诗,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与现实的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古诗文的文学价值,还能够将这些经典作品中的智慧和美学应用到生活中,进一步丰富精神世界。

指导学生开展古诗拓展阅读,除课本上的古诗外,推荐一些跟所学古诗有关的诗人其他诗作、同一主题的古诗等,例如学完李白的《望天门山》后,推举学生去读李白的其他山水诗,如《早发白帝城》《独坐敬亭山》等,让学生于更多的阅读当中,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古诗文的语言风格以及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可以进一步提升对语言的审美水平,从而在欣赏和创作中获得更深层次的满足感。

三、结论

古诗诵读对小学生语言审美能力提升效果显著,教师可从营造诵读氛围、创新诵读方法、拓展诵读实践等方面入手,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古诗诵读的作用,把古诗诵读当作提升学生语言审美素养的手段,依照学生实际和教学需求,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助力学生语文学习和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梁茹茹.小学低段古诗诵读教学指导的问题及改进对策研究[D].宁夏大学,2022.

[2]王敏.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研究[D].宁波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