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室内运动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王倩
景泰县第一幼儿园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建议幼儿每天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 小 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当遇上恶劣天气,幼儿的户外活动受到阻碍时,活动室、走廊就为幼儿的运动提供了另一个空间。如何合理、巧妙地利用室内有限的空间和现有的材料,开展适合幼儿发展的各项运动就显得尤其重要。选取常见的室内游戏材料的选定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简单实用;游戏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挑战性;游戏地点灵活,可以在室内进行,弥补了幼儿因雨天不能去户外运动的遗憾。整个活动行之有效,真正彰显低成本、高质量的教学理念。
一、幼儿园开展室内微运动游戏的意义
能够避免室外运动游戏的弊端。室外运动游戏一直是我国幼儿园开展运动游戏时的重要形式,能够让幼儿在亲近自然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游戏体验。但室外运动游戏也存在着突出的弊端:首先,游戏的开展严重受到气温、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例如,夏季炎热时,以及冬季严寒时就不适于开展室外运动游戏,同时,诸如雾霾、风沙、雨雪等天气也会对室外运动游戏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其次,室外运动游戏相比室内运动游戏,在保障幼儿安全的方面,需要注意的要点更多,不可控因素也更多。总体而言,开展室内运动游戏在以上两方面相比室外运动游戏具有突出的优势。
能够提升幼儿园的资源利用率。室外运动游戏的开展,对运动场地的建设水平的要求很高,这就为幼儿园带来了一笔较高的成本支出,加重了园方与家长的经济负担。而室内游戏活动的开展能够充分利用幼儿园的室内空间,在有限的材料、有限的空间下为幼儿带来丰富多彩的游戏体验,这就能够在节省幼儿园为室外运动游戏准备的设施成本的基础上,提升幼儿园的资源利用率。而节约下来的成本能够用在幼儿园办学中性价比更高的部分,例如用在室内运动游戏的经费上,以及增加幼儿的日常营养摄入、增加日常教学资源上,这显然有利于幼儿园的长远发展。
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相比室外运动游戏而言,开展室内运动游戏,对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教师应当具有一定的游戏设计能力,还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够在培养幼儿各项能力的同时,对幼儿的活动质量与安全性统筹兼顾。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教师的教学经验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优化幼儿园室内微运动游戏创设的策略
合理应用室内空间。室内微运动游戏设计的精髓在于利用有限的空间 实现良好的游戏效果。因此,在设计室内微运动游戏时,教师应当首先对室内空间加以合理的应用,从拓展室内空间与巧妙安排空间两个方面,为室内微运动游戏的高效开展夯实基础。首先,拓展室内空间。幼儿园的室内空间在布局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应当对多种布局的室内空间实施合理的分析,并因地制宜地将各种具有价值的室内空间利用到室内运动游戏之中,保障每一类室内空间都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例如对长廊、阳台、门厅等空间实施拓展应用,开拓幼儿活动的范围,让独自活动、平行活动、小群体活动的幼儿都能够得到充足的乐趣。其次,巧妙安排空间。教师应当依据不同室内空间的实际特点,做好对活动内容的设计与安排。
科学设计活动材料。首先,对活动材料展开选择与拼接。幼儿园运动游戏中的材料类型十分广泛,而像篮球、桌椅、玩具这些普通的材料在经过一番整合、拼接后也会呈现出独特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拼接桌椅,以桌椅作为“山洞”,鼓励幼儿钻洞、攀爬;教师也可以利用椅子、黑板让幼儿练习跨跳、匍匐爬。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教室创办植物角,让幼儿们近距离地观察植物的生长,发现一些植物的特性。创新对活动材料的玩法。例如,绳子是室内体育游戏中十分常见的材料,但教师可以运用多条绳子制作花绳,与幼儿开 展玩绳游戏,让幼儿体验创新活动材料得到的快乐。 同时还可以将手绢等日常用品融入自主游戏中,其间幼儿可以通过围成一个圈,展开丢沙包、丢手绢等游戏,以此更好地提升游戏展开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创设运动游戏情境。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热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因此,在室内运动游戏中,教师可以为游戏的内容设计一定的主题,为幼儿提供一定的角色、情节供幼儿选择,或鼓励幼儿自主创作,让游戏更情境化、趣味化,更易于为幼儿所喜爱,例如让幼儿扮演运动员、冒险家,都是运动游戏中较为常见的情境。在以幼儿为主体的游戏设计中,教师大胆放手,把主动权交给幼儿,让幼儿按照自己对游戏的理解去寻找游戏材料,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如果超过了他们力所能及的范 围,他们自然会寻求大人的帮助。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确定的主题和自主游戏的内容相适应时,他们便有了收集材料的兴趣目标。
充分顾及游戏安全。安全性是教师在开展室内运动游戏时不可忽视的要点。为保障室内运动游戏的安全性,教师可以从以 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游戏开展前,教师应当做好准备工作。其一,检查室内活动场地有无会对幼儿造成伤害的安全隐患,检查活动器材的质量,再检查幼儿的着装情况,察看各类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其二,对幼儿做好安全事项的说明,让幼儿明确活动过程中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其三,在开展一些运动量较大的活动前,教师应当带领幼儿做一定的热身运动。其次,在运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幼儿的游戏情况实施细致的观察,及时依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对游戏展开调整,例如注意幼儿的出汗情况,并及时调整游戏的活动量,做好对体能较弱的幼儿的关注。在这一方面,教师还应当从游戏的设计环节入手,让游戏尽可能动静结合、难度循序渐进,同时,在活动内容上应当尽量从少到多、在活动时间上应当由短到长、在活动量上应当由小到大,从源头上保障幼儿参与游戏的安全。
综上所述,室内微运动游戏的开展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思维能力与体育能力都具有显著的培养作用。 教师在开展室内微运动游戏时,应从环境、材料、情境、 家长、安全五个角度入手,充分挖掘并运用室内运动游戏的资源,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提升幼儿的兴趣,带动幼儿广泛参与,在这个过程中推动幼儿进一步发展。
课题项目:本文系白银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有限室内空间内运动游戏有效开展策略研究 》,课题立项号BY[2023]G240》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