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电视剧节目编排技术性和艺术性的有效融合

作者

卞钧

云南广播电视台 云南昆明 650000

前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媒体传播格局发生巨大转变,观众获取信息与娱乐的渠道日益多元化,使电视媒体面临着网络视频平台、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强烈冲击。基于此,优秀的电视节目编排显得尤为重要,它需依托先进技术保障播出稳定性、精准性,实现多样化呈现,再融入艺术元素,以此增强吸引力与感染力,满足观众精神文化需求。

1 电视节目编排技术性与艺术性融合的重要性

电视编排技术性是根基:需精准匹配时段、节奏、档期与剧集类型、目标受众习惯,确保有效触达和观看便利,实现基础传播效率和商业价值。

电视编排艺术性则是灵魂:它需要尊重叙事节奏、营造适配氛围、保护作品完整性与沉浸感,引导深度审美体验,实现价值传递与文化引领。

所以电视编排的技术性和艺术性二者缺一不可:技术保障艺术抵达受众,艺术赋予技术以意义。优秀编排是科学与美学的结合,技术为舟,艺术为舵,共同驶向传播与价值的彼岸。以技术为骨架托举艺术表达,用艺术价值反哺技术效能,构建“精准抵达-深度共鸣-长效价值”的螺旋上升体系。

2 电视节目编排技术性与艺术性有效融合的策略

2.1 培育复合专业人才

复合型人才是推动电视节目编排技术与艺术深度融合的关键,因此,电视媒体需强化内部人才培养。对技术人员,开设艺术理论、节目策划、美学鉴赏等课程,借助案例分析、创意工作坊等方式,提升其艺术审美与创意策划能力,使其在技术应用中兼顾艺术需求。

2.2 精准把握观众需求

观众是电视节目的核心服务对象,精准把握观众需求是实现电视节目编排技术与艺术有效融合的关键导向。在观众文化水平和审美观念不断提升的当下,其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为电视媒体带来新的挑战。电视媒体可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度挖掘观众的收视行为数据,精准了解观众在不同时段、不同节目类型的收视偏好,以及年龄、性别、地域、文化背景等因素对收视行为的影响。基于观众需求调研结果,将先进的技术手段与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开发符合不同观众群体需求的节目内容与形式,进而提高节目与观众需求的契合度,增强观众的满意度与忠诚度[2]。

2.3 电视节目编排中,电视剧剧目的编排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拉动频道收视率的重要保障之一!电视剧的编排需紧密围绕其核心类型特征,以最大化吸引目标观众并形成收视惯性:

家庭伦理/生活剧:适合晚间黄金档播出。它契合家庭共同收视场景,内容贴近日常生活,易于引发共鸣和讨论。剧情上相对连续、节奏平缓,日播能维持观众粘性,培养“陪伴感”。

古装/历史/传奇剧:适合黄金档及次黄金档播出。大制作、高期待值的优先黄金档。制作稍逊或题材更“网感”的,次黄金档可精准触达年轻核心受众。

都市爱情/偶像剧:适合次黄金档(如 22:00 档)及周末档。核心受众(年轻女性)晚睡习惯明显,对“甜宠”“虐恋”接受度高。符合年轻观众追剧习惯,利于社交平台发酵讨论短剧集模式更流行。

悬疑/涉案/谍战剧:全天均适合播出。只要氛围紧张刺激,剧情过硬,在全天每一个时段均能拉住一定收视受众。

情景喜剧/轻喜剧:适合午间档、傍晚档或周末白天档,可以把它当做全天节目的一个空隙填充。

总之,成功的编排是将剧集类型作为核心变量,科学配置时段、节奏与档期资源,实现观众需求与平台效益的双赢。

2.4 推动技术艺术创新

协同创新是实现电视节目编排技术与艺术深度融合的关键,当前,技术与艺术团队通常存在各自为战、缺乏协作等问题,为打破这一局面,电视媒体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构建深度协作模式,从节目策划阶段起,让技术与艺术团队共同参与。技术人员从实现可行性出发提供方案,艺术人员从表现角度完善创意。在制作过程中,双方持续沟通,技术人员探索人工智能个性化推荐、虚拟场景打造等创新应用,艺术人员结合VR等技术拓展艺术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建立创新激励机制,通过定期举办联合研讨会,共享行业动态、共探融合方向,同时设立奖励基金,表彰在融合创新中表现优异的团队与个人,以此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技术与艺术深度融合,打造更多高品质创新节目。

2.5 电视剧编排不仅是商业策略,更是“艺术价值传递的放大器”。从艺术性出发,编排需着重考虑:

1.匹配艺术氛围与受众状态:如深沉、哲思剧(如存在主义探讨、社会寓言)适合深夜档播出。此时环境安静,观众更易进入深度思考状态,与剧集的艺术诉求共鸣。黄金档的喧嚣易破坏其凝练氛围。

2、保护艺术完整性,避免干扰:规避同质化挤压,严肃艺术剧应与搞笑轻松剧、闹剧错峰排播。避免观众审美出现频道切换困难,导致艺术剧被误读或忽略。另外控制广告插播,应争取尽量减少或优化广告插入点,可以最大程度保障导演艺术意图的完整传达。

3、培育而非消耗观众:通过合理编排引导观众适应、欣赏并思考复杂的艺术表达,提升整体观剧素养。让剧集的文学性、思想性、视听美学得以充分释放并找到知音,使编排本身也成为尊重和推广艺术的重要一环。

结论:电视节目编排技术性与艺术性的有效融合,是电视媒体适应时代发展、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通过制定一系列创新融合策略,可有效提升节目质量,满足观众多元需求,增强媒体影响力,推动电视行业创新发展。未来,还需运用 5G、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技术,丰富电视节目编排的技术手段,促使其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赢得优势,推动电视行业持续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敏. 电视节目编排的技术性和艺术性融合[J]. 数字通信世界,2022(7):179-181.

[2]谢薇.媒体融合场景下的电视节目编排创新探索[J].传播力研究,2020,4(3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