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研究

作者

路文华

临淄区晏婴小学 255400

图形与几何涉及图形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等多种学习内容,学生要掌握图形的测量方式,理解不同物体在平面以及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学习如何对图形位置进行表述,从静态和动态视角入手对图形变化实施分析。图形与几何知识学习难度较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阶段存在学习浅层化的问题,并未形成良好的空间意识和能力,这给学生今后相关数学知识的学习带来了不利影响。数学教师应分析图形与几何板块核心素养教育要求,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现状,设计个性化教学方法,借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一、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核心素养内容

第一,学生要从数学视角对生活中图形与几何知识进行分析。学生要掌握图形的测量方式,以度量单位对图形进行测量,形成量感意识。以图形、数量或者关系等多样化符号表示图形信息,形成符号意识。以图形直观对问题进行分析,合理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形成几何直观意识。学生要能从立体空间角度出发对物体或者图形有明确的感知,了解其动态变化特点以及空间位置关系,形成空间观念。同时学生要能够创新性运用图形与几何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1]。

第二,学生要以数学思维模式对生活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学生要能够针对图形性质、计算公式、变化规律等内容进行概括分析、推理论证,掌握推理能力。同时利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理解效果。

第三,学生要能够以数学语言对生活中的图形与几何知识进行表达。学生要掌握对实际物体进行抽象化的能力,将其以几何形式展现出来,并对其具体性质展开深入分析,通过公式合理表达相关数据内容,形成模型意识。学生要能够科学利用模型构建以及几何分析等方式对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处理,提高个人应用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

(一)立足核心素养,开展教学前期分析

教师应重视结合核心素养要求做好教学分析,从教材以及学生两个角度入手探讨学生的教学要求以及学习问题,以此为基础优化教学设计,保证教学内容和形式与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一致性。前期分析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从单元整体角度入手深化前期分析,形成整体化教学思维。

例如,在《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立体图形的特点,能够借助长方形与正方形知识分析立体图形的特征。本单元教学重视强化学生空间观念,同时掌握体积计算方式,为今后其他立体图形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当前对于生活中立体图形的探索欲望浓厚,因此教师应重视将生活化资源引入到课堂教学,围绕空间观念、量感等多项核心素养要求展开教学设计。

(二)结合培育诉求,重塑数学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教师要重视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在常规三维立体目标的基础上增加核心素养内容,为学生指明清晰的学习方向,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2]。教师应分析图形与几何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将核心素养和教学目标进行深度融合,为课堂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例如,在《生活中的多边形——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核心素养教学要求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利用动手操作、实际观察以及合理想象等方式加强学生对图形变化的认知,理解图形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以及几何直观认知。(2)指导学生结合已有知识经验对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合理推理,体会数学转化思想的运用方式,促进学生推理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提升。(3)结合生活实践问题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面积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基于核心素养,选择合适教学方法

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应当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提高数学课堂学习趣味性,增加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图形与几何知识探索中。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多样化教学方法,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法直观展示图形与几何的动态变化,提高教学直观性;通过情境塑造的方式增强教学生动性,为学生搭建沉浸式学习空间;以项目驱动法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以问题引导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3]。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趣味拼搭——观察物体》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实践项目任务,让学生通过动手拼搭的方式和观察实践感受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的差异。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开展创意拼搭,将不同形状的积木堆在一起,安排四个同学分别从左、右、上、下观察物体,将自己看到的图形绘制下来。通过多次项目探究后总结物体观察规律,促使学生可以将平面图形和立体三维图形联系在一起。

结束语:

图形与几何是小学生的难点学习内容,教师应考虑学生学习现状和问题,深度分析课程标准中针对该类知识点提出的核心素养要求,并围绕核心素养目标细化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提供优质课堂学习环境。教师应根据核心素养要求做好教学分析,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类型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升教学方法应用的多样化水平,助力学生数学学习效果提高。未来教师应结合新教材以及课程改革目标建立多元化教学机制,将各种新技术、新理念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的理解深度。

参考文献:

[1]王永春.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改革[J]. 教育视界,2025,(15):4-8.

[2]周生元.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5,(08):10-13.

[3]张葵芳.基于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5,11(0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