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内科治疗临床观察分析

作者

荀静静 蔡挺

国药一机医院 内蒙古包头市 014030

一、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持续存在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环境污染以及吸烟等的普遍存在,疾病严重会增加患者的心理与身体负担,影响其日常生活。呼吸内科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疗科室,其通过对患者治疗方案的优化,促进病情改善,为患者获得科学且针对性的医疗服务提供帮助。本次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内科治疗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二、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收治的 4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20 例。从性别构成来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 15 例,占比 75.000% ,女性患者 5 例,占比 25.000% ;试验组男性患者 16 例,占比 80.000% ,女性患者 4 例,占比 20.000% 。年龄分布上,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在 58-75 岁之间,年龄平均值(65.856±1.902)岁;试验组患者年龄处于 57-76 岁区间,年龄平均值(66.090±1.183)岁,2 组年龄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病程方面,对照组患者病程为 6-12 年,病程平均值(9.583±1.919)年;试验组病程跨度在 5-13 年,病程平均值(9.194±1.430)年,组间病程均值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2 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本次研究收治的患者均已经过《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3 年修订版)》[1]诊断标准,且患者无意识障碍与精神障碍,且患者资料齐全,无药物过敏。

(二)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主要包括吸氧治疗、抗感染治疗、止咳治疗,若是患者存在气道痉挛,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用药,可用到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新型长效扩张剂 + 个性化康复护理。

新型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可用到茚达特罗格隆溴铵,每日吸入一次;患者若是合并明显的气道炎症可添加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结合患者情况确定剂量,同时需要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训练内容有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向患者介绍训练相关知识与技巧,并告知患者饮食原则与相关饮食注意事项,补充其营养,确保治疗安全性。2 组患者均治疗 4 周。

(三)观察指标

1. 2 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物标志物与肺功能。

2 2 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

(四)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6.0 统计软件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比的相关结果。 ,P<0.05 表明对比有一定的统计学效果。

三、结果

(一)2 组患者生物标志物与肺功能对比生物标志物与肺功能的比较结果见表 1。

表 1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生物学标志物与肺功能指标比较(x±s)
(二)2 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不同治疗方法的症状改善情况见表 2。

表 22 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症状评分
(三)2 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结果如表 3

表 32 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四、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患病不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形成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恶性循环。呼吸内科作为COPD诊疗的核心科室,承担着疾病诊断、治疗及长期管理的重要职责,为患者提供科学、规范且个体化的医疗服务,助力疾病控制与健康管理。治疗其的基本目标在于降低急性加重风险,缓解其咳嗽以及咳痰等喘息胸闷、食欲食欲减退、慢性咳嗽、呼吸困难、咳痰等[2-3]。常规治疗以吸氧与抗感染治疗等为主,其对患者病情与喘息胸闷、食欲食欲减退、慢性咳嗽、呼吸困难、咳痰的改善有一定作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能够改善其炎症反应,促使气道高反应性降低,控制患者病情急性发展的频率,促进其治疗效果与肺功能的进一步改善,但是其在改善患者肺功能上的效果相对局限,新型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如茚达特罗格隆溴铵,可持续扩张气道,改善患者的气流受限[4-5]。个性化训练方案中的呼吸训练可以增强患者的呼吸肌力量,营养支持为患者病情改善提供足够营养,增强免疫力,对病情恢复有一定帮助,而心理护理可以帮助存在负面情绪患者,使其获得针对性心理疏导,改善其负面情绪,增加患者对治疗的知识进一步认识,了解到依据医嘱治疗的必要性,保证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改善,综合治疗能够减轻患者喘息胸闷、食欲食欲减退、慢性咳嗽、呼吸困难、咳痰,调整生物学标志物指标,增强肺功能。

CC16、MMP-9、TIMP-1、FEV1、FVC、FEV1/FVC等指标的对比,试验组有显著改善( P<0.05 ),检测血清或痰液中 MMP-9/TIMP-1 的比值,可反映 COPD 患者气道重塑的程度,对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够看出新型长效扩张剂+个性化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生物标志物指标与肺功能;试验组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提示新型长效扩张剂+个性化康复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喘息胸闷、食欲食欲减退、慢性咳嗽、呼吸困难、咳痰的改善;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之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P>0.05 ),说明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相对更好,且能够保证患者的安全。上述研究结果的产生主要归因于新型长效扩张剂与个性化康复护理的协同作用机制。新型长效扩张剂通过持续作用于气道平滑肌,松弛气道、减少气流阻塞,直接改善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同时抑制炎症介质释放,降低MMP-9 的表达,调节MMP-9/TIMP-1 失衡状态,延缓气道重塑进程,进而改善CC16 等炎症相关生物标志物水平。个性化康复护理则从运动训练、呼吸功能锻炼、营养支持等多维度提升患者机体耐力与呼吸效率,促进其多症状的改善,加速其病情缓解。

以上研究可知,呼吸内科综合治疗对患者的应用,有良好的效果,同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3 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3,46(8):763-788.

[2]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管理指南[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42(7):741-754.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3 年修订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3, 46(8): 763-788.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机械通气指南(2013)[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8):566-570.

[5] 郑劲平, 陈荣昌. 肺功能学:基础与临床[M].2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234-245.

荀静静(1980.10-),女,汉族,山西霍州人,本科,研究方向:呼吸内科。

蔡挺: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