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国有企业青年员工思想动态分析与政治引导策略研究

作者

朱酥利

佛山市食品物资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引言

当前,国有企业处于深化改革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青年员工作为国有企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和文化建设的传承者,其思想健康稳定至关重要。然而,在信息爆炸、价值多元、节奏加快的社会背景下,青年员工的价值取向和思想状态发生了显著变化,给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有效开展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探索契合时代特征与青年需求的政治引导策略,成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重要课题

一、国有企业青年员工思想动态的主要特征

1.1 思维活跃,价值取向多元与实用化并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越来越多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人才进入国有企业工作。他们普遍思维活跃,乐于学习和吸纳新知识、新理念,具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他们不再单一认同纯粹的集体主义和企业目标导向,而是更加关注自身发展、能力提升和个性彰显。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群体还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实现,对企业整体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关注相对不足。

1.2 情感诉求强烈,组织认同机制转变

青年员工对于企业文化、团队氛围和组织关怀具有高度敏感性,其思想和行动模式易受情感认同驱动。他们尤为重视在组织中是否获得平等尊重、是否拥有足够的参与感与成就感。现代企业的凝聚力与员工忠诚度,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组织内部能否构建有效的认同机制,而非仅靠规章制度进行刚性约束。一旦缺乏这种深层次的心理链接与组织认同感,青年员工就容易产生疏远感和抱怨情绪,对企业文化的传承延续和人才队伍的稳定性构成了潜在的风险隐患。

1.3 心理压力较大,职场稳定性面临挑战

受到社会竞争加剧、生活成本渐高、职业发展不确定等多重因素影响,青年员工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部分青年员工抗压能力与情绪调节能力不足,面对工作瓶颈或人际关系困扰时,往往易产生焦虑、挫败感。此外,工作与生活界限模糊的问题普遍存在,导致时间与精力分配失衡,进一步加剧青年员工负担,削减工作动力与职业认同,对职业稳定性构成较大挑战。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挑战

2.1 工作模式僵化,实效性不足

部分国有企业仍沿用传统的单向灌输教育模式,如理论宣读或文件传达,脱离工作实际,缺乏针对性。部分政治理论学习存在形式化倾向,内容陈旧滞后,未能有效回应青年员工思想困惑与现实关切,难以满足其学习发展诉求。久而久之,使得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参与度低、认同感弱,陷入“可有可无”的窘境。

2.2 内容供给偏差,针对性欠缺

部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未充分立足于青年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内容与青年员工思想实际存在明显落差,教育方式也缺乏生活化与情感共鸣,难以真正实现理论“入脑入心”。有的内容过多强调政治说教,忽视价值引领,导致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浮于表面,难以触及心灵、引发共鸣。

2.3 队伍建设薄弱,专业性不强。

部分政工队伍年龄结构老化,知识更新滞后,对当代青年思想行为特点把握不清。部分人员缺乏与青年有效沟通的经验与方法,教育难以触及思想深处。同时,部分人员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政治引领能力不高,导致教育引导缺乏针对性与说服力。教育管理方式陈旧僵化,过度依赖有限传统手段,创新性不足,难以满足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需求。

三、青年员工政治引导的策略路径优化

3.1 加强思想引领,坚定理想信念

引领青年员工坚定理想信念是做好政治引领工作的核心环节。国有企业要强化理论学习阵地建设,健全完善青年思想培育机制,运用多元形式开展形势政策教育与理论解读。要紧扣国家发展大局与青年成长成才需要,突出使命感、责任感培育,通过读书会、主题培训、专题讲座等开展思想教育,有机融合国家目标与个人职业发展,引导青年明晰时代方位、人生方向与价值追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服务社会的志向,增强政治认同、荣誉感与归属感,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的统一。

3.2 创新教育方式,提升学习实效

精准对接青年认知习惯与信息偏好,持续强化数字赋能。善用短视频、微课堂、图文漫画等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教育吸引力与渗透力。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将理论知识延伸至现实场景,开展线上互动答疑。注重内容的贴近性,积极融入现实案例、身边榜样,引导青年主动思考,提升内心认同与自主接受度,切实增强工作实效。

3.3 畅通交流渠道,加深情感共鸣

建立常态化的青年教育引导机制,搭建诉求反映与意见交流平台。积极转变教育方式,强调尊重、倾听与理解,避免单向说教。通过谈心谈话、思想座谈、团队交流等形式,动态把握青年思想动态,实施“一对一”精准引导。建立思想动态档案,对关键人员跟踪帮扶,传递组织关怀,提升工作效能。

3.4 强化队伍赋能,夯实人才支撑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政工队伍是落实青年政治引导的重要保障。需严把政治关与能力关,重点选拔政治敏锐、沟通能力强、理论功底扎实的青年骨干进入政工队伍,筑牢群众基础。通过专题培训、轮岗交流等系统性培训持续提升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政工干部还要善用新媒体工具、掌握心理引导艺术、精于组织策划,兼具政治高度、技术能力与人文关怀,以有效掌握话语主导权。同时,构建协同机制,加强党务、人力、工会等部门深度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抓好青年员工思想引导。

结束语

青年员工思想动态的复杂性、多元性、流动性特征,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刻把握青年思想特点与行为规律,是找准教育着力点与突破口的关键。加强思想引领,创新教育方式,畅通交流渠道,强化队伍建设,系统构建契合时代要求与青年特质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助力青年员工在国有企业发展征程中实现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锻造其敢于担当、有胆有识的品格,更好地立足岗位实现价值、追逐梦想、贡献力量,是做好青年员工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与根本方向。

参考文献

[1]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国有企业青年员工思政工作[J]. 李晓霞.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2)

[2] 互联网时代国有企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新问题及对策思考[J]. 雷珊珊.现代国有企业研究,2018(10)

[3] 国资企业党建带团建长效机制建设研究[J]. 李文冰.现代国有企业研究,2018(02)

[4]王铁军, 游光辉. 新时代国有企业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J].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 25 (03): 58-60.

[5]王晓娅,罗正.全面加强国有企业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J].现代企业,2024,(06):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