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教学模式下数学微课的个性化学习设计
咸会明
平邑县流峪镇中心校 山东省临沂市 273309
引言
当前数学教学面临学生个体差异大、统一授课效果有限等挑战。微课以其碎片化、可视化特点成为个性化学习的重要载体。小学数学微课的个性化学习设计策略包括内容分层与模块化、多模态资源呈现、动态学习路径、即时反馈与评价。因为,研究数学微课的个性化学习设计,旨为数学教育公平性与针对性提供新思路。
一、电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电化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教学效果的优化上。它通过多媒体技术如动画、视频、虚拟现实等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复杂概念。其交互性设计如在线测验、实时反馈增强了师生互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同时,电化教学打破了时空限制,支持远程学习和个性化资源推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节奏和需求。因此,它能高效整合大容量教学资源,并通过情境模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微课的特征
微课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其核心特征包括碎片化、可视化、交互性和非线性学习。微课内容短小精悍,时长通常控制在十分钟以内,聚焦单一知识点或技能点,适合移动学习和个性化需求。它以流媒体形式呈现,支持视频、动画等多种载体,强调教学设计的情境化和趣味性。微课通过配套练习与评价材料形成完整学习闭环,既能降低认知负担,又能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差异化需求。其本质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知识的精准传递与高效内化。
三、小学数学微课的个性化学习设计策略
(一)内容分层与模块化
在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中,内容分层与模块化设计通常将知识点分为基础、拓展、挑战三级。例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中,基础层通过分数墙等工具掌握分子分母变化规律;拓展层结合生活场景如分披萨进行加减运算;挑战层则解决复杂问题,如分数面积计算或比例应用。又如《运算定律》单元,基础层熟记特殊数据如 25×4=100 ,拓展层辨析定律内涵如乘法分配律,挑战层设计开放题如计算器按键损坏时的替代算法。这种分层模式既确保知识连贯性,又适配学生差异。模块化微课结构通过将课程内容拆分为独立的知识单元如分数运算、几何变换等,每个单元聚焦单一知识点或技能点,形成完整的学习闭环。这种设计既保持内容的逻辑关联性,又能灵活组合适配不同学习需求。例如小学数学中,分数运算模块可细分为基础概念、加减法、乘除法等子模块,学习者可根据自身水平选择学习路径。模块间通过知识地图明确层级关系,确保碎片化学习不破坏系统性。微课单元通常包含目标导入、核心讲解、案例演示和总结反馈等环节,支持学习者按需调用与重复学习。
(二)多模态资源呈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模态资源通过多媒体融合技术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直观体验。例如,用动画演示分数拆分过程,将静态的课本例题变为动态分蛋糕的情境;通过虚拟现实模拟几何空间,让学生走进三维图形内部观察棱与面的关系。生活化场景如购物动画演示小数运算,或利用 AR 技术将课本中的平面图形立体化,增强空间感知。这类呈现方式契合小学生具象思维特点,使数学概念可视化、可互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模态资源通过生活化情境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象体验。例如,用猴王分饼的故事讲解分数性质,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理解被除数与除数的同步变化规律;设计“超市购物”游戏模拟真实交易场景,学生运用加减法计算商品总价和找零,结合货币操作深化运算能力。此外,利用“小兔逛超市”的绘本情境,引导低年级学生分类物品、计算数量,同步认识钱币价值。这类设计将数学概念嵌入故事情节或游戏任务,既激发兴趣,又强化知识迁移至生活的
能力。
(三)动态学习路径
动态学习路径通过智能推荐系统实现个性化资源推送,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系统根据学生答题数据如分数运算错误率自动匹配错题解析微课,并调整后续学习内容。当学生频繁在《几何图形面积》单元出错时,系统会推荐相关动画微课演示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同时降低后续习题难度。推荐算法结合协同过滤与知识图谱技术,既参考相似学生的学习路径,又确保知识点逻辑连贯如先掌握分数加减再学习乘除。系统持续追踪学生微课学习效果,动态优化推荐策略,形成“检测-推送-巩固”的闭环。动态学习路径通过赋予学生自主选择权,实现个性化学习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系统可提供多种学习路径:如《分数概念》单元,学生可选择通过动画分蛋糕情境学习,或进入虚拟超市完成购物任务理解分数运算;几何模块则支持自主切换“动手拼图探索图形特性”或“三维模型观察空间关系”等不同路径。这种设计尊重学生认知偏好,允许其根据兴趣选择生活化情境如测量橘子表面积或抽象推演如公式推导,既保持知识系统性,又激发探索欲。教师通过智能系统实时跟踪选择数据,动态调整资源推荐,形成“选择-实践-反馈”的良性循环。
(四)即时反馈与评价
在小学数学微课中,嵌入式测验通过交互式问题实现即时反馈与评价。例如,在《分数加减法》微课中,学生完成动画演示的分蛋糕练习后,系统自动弹出选择题如二分之一加四分之一等于?,实时判断答案并给出解析。对于《几何图形周长》单元,学生拖动虚拟尺子测量边长后,提交答案即刻显示对错及错误原因,同时生成个性化学习建议如请复习长方形对边相等特性。这种设计将知识点检测无缝嵌入学习流程,既避免传统测试的割裂感,又能通过错误统计帮助教师调整教学重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即时反馈与多元化评估通过多维度数据动态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例如,系统结合学生课堂互动频次如回答分数问题的积极性、作业质量如《分数加减法》错题分布及在线学习时长等数据,实时分析其知识掌握情况。对于几何单元,可统计学生使用虚拟教具的操作轨迹与正确率,生成可视化报告,既反馈薄弱点如角度计算,又推荐针对性练习如量角器使用游戏。这种评估方式兼顾过程与结果,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同时激励学生自主改进。
结束语
总之,电化教学与数学微课的融合,标志着个性化学习从理论走向实践。未来需进一步优化智能推荐算法,结合 VR 等新技术深化情境体验,并加强家校协同以延伸学习场域。设计的微课模式为差异化教学提供了可行方案,但其长效实施仍需教师培训与资源建设的持续支持。期待通过技术迭代与教育创新的双轮驱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实现“量身成长”。
参考文献
[1] 赵菊 平. 微 课在小 学数 学教 学中的 实践 研究[J]. 中 国新通信,2024,26(22):183-185.
[2] 汪焱. 微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亚太教育,2024,(22):119-121.
[3]王金山.“互联网 +,,, 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4,26(21):188-190.
[4] 马 永 红 . 小 学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中 微 课 的 应 用 [J]. 亚 太 教育,2024,(21):133-135.
[5]满俊东.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路径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4,26(20):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