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浅析计量检测在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

李小昭 沈明伟 郭鑫 杨洪波 王红雨 刘显智 仲浩文

锦州市检验检测认证中心

引言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先进的现代化医疗仪器投入使用。这些医疗仪器在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疾病诊断和治疗水平。然而,医疗仪器的质量关乎病患的生命安全。一旦仪器出现问题,可能导致医生出现误诊,从而引发医疗事故,对患者的生命构成极大威胁。为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强对医疗仪器的计量检测,以消除仪器存在的安全隐患,推动临床诊疗工作平稳、高效的开展。

1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必要性

1.1 有利于降低医疗风险,提升医院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科技领域的创新进步,医疗领域中涌现出大量新型医疗技术、医疗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尤其是临床诊疗中作用较大,为医院带来了更多经济效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仍然有部分医疗技术及设别处于研发试用阶段,整体技术水平尚未成熟,存在安全风险。以往医院所组织开展的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主要以维修中心为主体。而这一工作模式显然已经无法使用当前医疗设备管理工作需求。

1.2 有利于降低临床诊断难度,减少误差

在医疗服务活动中合理使用各类医疗设备,可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而对医疗设备加强质量控制,则可以进一步降低临床诊断难度,减少误差。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医院应当临床医务人员加强专业化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确保在诊疗活动中灵活使用各类医疗设备,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概率。与此同时,医院还应当定期对内开展宣传活动,重点推广做好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具体控制举措等内容,不断深化临床人员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而医院组织开展好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活动,能够引导设备使用人员防患于未然,注重配合维修部门工作,定期检查医疗设备运行状态,从而确保各类医疗设备可以得到安全利用。

2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中现存的问题

2.1 权责机制模糊

对现阶段国内各大医院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开展情况分析,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尚未解决,其中较为明显的问题就是质量控制权责机制模糊。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医院产业规模及医疗服务内容日益丰富,国家卫健委也提高了医院各类医疗设备的使用规范、管理标准。但是,在医院实际医疗设备质量管理工作中却存在管理制度过于宽泛化、权责划分模糊等问题。这种“只提要求,不划分责任”的管理模式,导致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流于形式。(2)权责机制模糊还表现为人员与人员、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的信息壁垒。各科室仅关注本部门所使用的医疗设备质量问题,对于公用医疗设备质量一概不管不问,导致整体的医疗设备监管存在矛盾,影响医疗设备的使用效果。

2.2 医疗设备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对于一家医院而言,其经营活动成效、整体发展水平及效益性等都与当前所使用的医疗设备息息相关。但是,由于受到医疗设备水平不断下沉的影响,导致医院整体利润也随之下降,难以在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除此之外,国家政府部门对医疗行业的医用设备研发生产经费投入有限,政策支持力度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公共医疗设备的创新发展,给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带来了限制。其中医疗救治活动中所使用的一些高精端医疗设备,都是从国家进口引进而来的,无法为我国医疗设备质量及技术水平提升提供参考与支持。

3 计量检测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策略

3.1 切实完善医疗设备计量检测管理体系

一要构建完善的计量检测管理制度与机制。医院应制定全面、细致的计量检测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计量检测的目标、原则、流程和要求,包括设备的采购、验收、使用、维修、报废等各个环节的详细规定。定期对医疗设备计量检测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二要构建计量检测信息系统。为每台医疗设备建立详细的档案,记录其使用、维修、检定、校准等情况,方便管理人员随时掌握设备状态,实现设备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共享,提高管理效率。系统实现自动提醒即将到期的计量检测任务,避免漏检情况的发生,也能及时发现设备的性能变化和问题,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对于发现问题的设备,及时进行合格与否的确认,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对于无法修复或计量检测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应按规定进行报废处理。

3.2 切实提升管理层的计量法规意识

一要加强医院医疗设备计量检测管理层的培训和教育。定期进行设备计量检测相关政策、法规、基础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升管理层对计量检测重要性的认识。引入成功案例和反面教材,通过实例展示计量检测对质量管理提升及医疗设备安全、有效运行的重要性。加强医务人员的计量法制意识,确保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二要建立计量检测意识文化。在医院内部推广计量检测的重要性,通过内部通讯、宣传栏等方式,普及计量检测知识,形成全员关注计量检测的氛围。三要设立计量检测部门及岗位并实施绩效考核。结合当前医疗设备情况,创建计量检测部门并配备有专业知识与能力的计量检测人员,明确其职责和权限,负责日常监督和管理医疗设备的计量检测工作。将医疗设备计量检测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3 切实提高操作人员的计量检测技能水平

一要努力提升设备操作人员的整体技能水平,融入计量检测的相关内容。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计量检测基础知识、设备操作技巧、法律法规及风险管理等内容的培训。通过制定详细的设备操作手册和应急预案,为操作人员提供明确、安全的操作指南。同时,多利用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对重要数据进行自动化存储、采集与控制,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此外,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估,确保每位操作人员都具备扎实的操作技能与理论知识,特别是在计量检测方面的应用 能力。二要加强培训力度,制定全面系统的培训计划。通过深入讲解医疗设备的原理、技术参数及使用方法,帮助操作人员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针对特种/大型医疗设备,引入虚拟仿真系统作为培训工具,通过模拟真实操作场景,提升操作人员的实践能力和应对异常情况的能力。同时,鼓励操作者积极参与行业内的培训和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的操作技术和计量检测方法,为医疗设备的质量管控与计量检测工作提供坚实而可靠的人才支撑与保障。

结束语

在当前的医学环境中,医疗设备管理在医疗设备使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医疗设备的功能,必须定期对其进行计量检测,以协助医务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因此,为了做好医疗设备计量检测工作,医疗机构应增强医疗设备计量检测管理意识,开展计量检测人员培训工作,提高医疗设备计量检测的监督管理水平,并建立健全的医疗设备计量检测机制。

参考文献

[1]温慧莹.医疗设备计量检测管理问题和措施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7):169-172.

[2]卓之唯.医疗设备计量检测存在的问题分析及优化措施探讨[J].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22(1):40-42.

[3]孙新,段丛,郭大为,等.医疗设备计量检测闭环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21,36(2):104-108.

[4]马文萃,赵忠庆,银温尚.医疗设备计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质量监管,2023(11):82-83.

[5]王军.医疗设备计量检测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探讨[J].大众标准化,2023(13):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