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烟草行业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张宏涛
河南中烟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 河南郑州 45000
引言
人工智能(AI)正逐步渗透到烟草行业的消防安全管理中,通过智能感知、数据分析与自动化控制,显著提升了火灾预防与应急响应能力。AI技术可实时监测生产环境中的温度、烟雾浓度等关键指标,结合历史数据预测潜在风险,并联动消防系统实现精准干预。
1 人工智能在烟草行业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人工智能在烟草行业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其通过智能化技术显著提升火灾防控的精准性与效率。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系统可实时监测生产车间内的烟雾、火焰及异常高温点,结合红外热成像技术,实现对隐蔽火源的早期预警,有效弥补传统人工巡检的盲区。大数据分析平台整合环境温湿度、设备运行状态等多元数据,通过算法模型动态评估火灾风险等级,并生成分级预警机制,将被动响应转变为主动防御。智能消防联动系统依托边缘计算技术,可在毫秒级时间内触发喷淋装置、排烟设备及应急照明,较传统手动操作缩短 80% 以上响应时间。知识图谱技术构建的消防案例库支持历史事故的归因分析,辅助优化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流程。物联网传感器网络覆盖原材料仓储区域,通过监测堆垛温度变化预测自燃倾向,结合自动化通风设备实现风险自调节。机器学习算法分析消防设备运行数据,预测滤网堵塞、水压异常等故障,形成预防性维护方案,将设备完好率提升至 99.6% 。
2 人工智能在烟草行业消防安全管理中面临的挑战
2.1 数据质量与标注难度
人工智能在烟草行业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面临数据质量与标注方面的显著障碍。训练高效 AI 模型需要大量精准标注的火灾相关数据,然而实际场景中真实火灾样本极为稀缺,难以满足深度学习算法的需求。烟草生产环境的特殊性进一步加剧了这一挑战,高温、粉尘和蒸汽等干扰因素导致常规监控设备采集的数据存在大量噪声,影响模型训练效果。专业数据标注过程需要消防领域知识支撑,人工标注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部分企业尝试通过合成数据或迁移学习弥补样本不足,但跨场景泛化能力仍受限。例如某烟草仓库部署的智能监控系统因粉尘反光产生误判,频繁触发错误警报,反映出数据质量对系统可靠性的关键影响。
2.2 算法泛化能力不足
人工智能在烟草消防领域的算法泛化能力面临严峻考验。由于烟草生产环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单一算法模型难以适应不同场景的特殊需求。卷烟车间、复烤厂、仓储区等不同功能区域的环境特征差异显著,导致训练模型在新场景中性能急剧下降。动态变化的生产环境进一步加剧这一困境,设备布局调整、物料临时堆放等常见操作都可能使原有模型失效。新型火灾隐患的不断涌现也带来挑战,例如电子烟电池热失控等缺乏历史数据支持的突发情况。某复烤厂部署的视觉识别系统在高温蒸汽环境下误检率上升 30% ,充分暴露了环境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提升算法泛化性需要开发具有强迁移能力的轻量化模型,并结合持续学习机制实现动态优化。
2.3 系统集成与成本平衡
人工智能系统在烟草行业消防管理中的集成应用面临显著的工程实施难题。现有消防设施与智能化平台的兼容性问题突出,传统喷淋系统、报警装置与 AI 分析模块的数据接口标准不统一,导致系统协同效率低下。老旧厂区的设备改造存在较高技术门槛,传感器网络部署往往需要破坏原有建筑结构,大幅增加实施成本。不同规模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差异明显,省级烟草公司可能仅选择重点区域进行智能化改造,而中小型企业则因预算限制难以推进全面升级。案例显示,AI 消防系统的年均维护费用约占企业安全投入的 15% ,长期运维成本成为持续应用的制约因素。实现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效益的平衡,需要开发模块化、可扩展的轻量级解决方案,同时探索基于云服务的共享运维模式以降低使用门槛。
3 人工智能在烟草行业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优化提升策略
3.1 构建行业级火灾数据库与标准化数据体系
推动烟草行业消防安全智能化升级的关键在于建立统一的火灾数据资源体系。通过整合生产企业、消防部门及研究机构的多源数据,构建覆盖原料仓储、生产加工、成品存放等全环节的标准化数据库,能够有效解决样本不足和数据孤岛问题。采用联邦学习框架可在保障企业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实现跨机构信息共享,同步开发数据清洗算法消除工业环境特有的粉尘、温湿度干扰。数据库需包含历史火灾案例、设备运行参数、环境监测记录等结构化信息,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纳入新型风险数据。某试点项目表明,基于标准化数据库训练的火灾预测模型误报率降低 37% ,早期预警准确率达到 91% 。
3.2 开发自适应边缘计算模型
针对烟草行业复杂多变的消防监控需求,开发具备环境自适应能力的边缘计算模型成为技术突破方向。通过将轻量级神经网络部署在厂区边缘设备,可实现毫秒级火灾特征识别与实时预警,有效解决云端传输延迟问题。模型采用迁移学习和增量训练技术,能够根据不同车间环境自动调整参数,适应卷烟生产区、复烤车间等差异化场景。引入知识蒸馏方法可压缩模型规模,使其在算力受限的边缘终端高效运行。烟草物流中心测试数据显示,基于边缘计算的视觉识别系统在粉尘干扰下仍保持 93% 的准确率,响应时间缩短至 0.8 秒。这种分布式智能架构既保障了数据处理时效性,又通过本地化运算降低了网络带宽压力,为烟草企业提供高性价比的消防安全解决方案。
3.3 推行模块化智能消防解决方案
烟草行业智能消防系统的落地实施需要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通过功能解耦和灵活配置满足不同企业的差异化需求。基于微服务架构将火灾监测、预警分析、应急联动等核心功能封装为独立模块,支持企业根据厂房规模、风险等级和预算条件进行按需组合。标准化的硬件接口协议可实现与传统消防设备的即插即用,避免大规模基础设施改造。某中型烟厂实践案例显示,采用模块化方案后系统部署周期缩短 60% ,初期投入成本降低45% 。该架构支持后续功能扩展,企业可逐步增加 AI 视频分析、数字孪生仿真等高级模块。云边协同的运行模式既保障了核心业务的实时性,又通过云端集中管理降低运维复杂度。
结束语
人工智能在烟草行业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标志着传统消防模式向智能化、精准化的转型。通过 AI 的实时监控与预测能力,企业能够更高效地识别隐患、规避风险,同时降低运维成本。
参考文献
[1]金毅强,叶瑾,刘志宏,等.人工智能在烟草行业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今日消防,2024,9(11):76-78.
[2]刘志宏,郑晓东,金毅强.烟草行业消防安全数字化转型建设探究[J].中国消防,2023,(S1):68-70.
[3]胡万宏,高亮,段州君,等.烟草行业消安防智能一体化平台设计应用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21,43(03):218-223.
[4]黄林华,杜成龙,陈铎.烟草消防重点单位智慧消防建设探讨[J].安全与健康,2020,(09):38-40+48.
[5]黄林华,杜成龙,林清萍.烟草消防重点单位智慧消防建设探讨[J].今日消防,2020,5(07):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