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视角下小学高段英语作业设计优化路径分析”
刘晓宁
宝鸡市陈仓区凤凰小学
一、引言
在 “双减” 政策与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背景下,大单元教学以其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成为推动课堂教学变革的重要模式。作业作为教学活动的延伸,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关键环节。然而,传统小学英语作业存在碎片化、形式单一等问题,难以契合大单元教学要求。因此,探究大单元教学视角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优化路径,对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单元教学视角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现状与问题
2.1 作业目标缺乏系统性
当前小学英语作业目标设置往往局限于单课时知识掌握,忽视大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引领。各课时作业目标分散,缺乏逻辑关联,导致学生难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无法实现从知识积累到能力提升的进阶,与大单元教学强调的知识整合与素养培养目标脱节。
2.2 作业内容碎片化
作业内容多围绕教材中的单个知识点设计,缺乏对单元主题的深入挖掘和整体规划。大量机械性的单词抄写、句型练习充斥其中,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无法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英语,削弱了作业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作用。
2.3 作业形式单一化
传统小学英语作业形式主要以书面练习为主,如填空、选择、翻译等,缺乏实践性、趣味性和创新性。口语表达、情景表演、项目探究等多样化作业形式较少,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发展。
2.4 作业评价片面化
作业评价多以教师评价为主,评价标准侧重于答案的正确性,忽视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和丰富的评价维度,无法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
三、大单元教学视角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优化原则
3.1 整体性原则
作业设计应紧扣大单元教学目标,以单元主题为统领,将各课时知识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使作业目标、内容与单元整体教学保持一致,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
3.2 层次性原则
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作业设计需遵循层次性原则。设置基础类、提高类、拓展类等不同难度层次的作业任务,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实现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3.3 实践性原则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业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创设真实或模拟的语言情境,设计口语交际、角色扮演、调查采访等实践类作业,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意识和实际交际能力。
3.4 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业设计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融入游戏、故事、动画等趣味性元素,采用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如英语手抄报、配音表演、英文歌曲学唱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大单元教学视角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优化路径
4.1 基于单元整体目标,明确作业设计方向
在大单元教学视角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需以单元整体目标为核心指引,教师应深入剖析教材与课程标准,精准提炼大单元教学目标。这不仅要求教师梳理单元内各知识点的逻辑关系,更要结合学生认知水平与英语课程核心素养要求,将宏观的单元目标拆解为清晰、可操作的作业目标。以 “节假日” 主题单元为例,教师可先明确该单元旨在让学生掌握不同国家节假日相关词汇与句型,并能进行跨文化交流。基于此,作业目标可进一步细化:学生通过制作双语节假日手抄报,掌握核心词汇与句型的书写;通过录制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短视频,提升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对比中西方节日习俗,增强跨文化意识与思辨能力。
4.2 整合单元知识内容,优化作业设计内容
整合单元知识内容是大单元教学视角下优化作业设计的关键。教师需打破传统课时局限,以单元主题为线索,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重组与深度整合。在 “购物” 单元中,教师可围绕购物场景,将词汇学习、句型运用、语法讲解等内容有机融合,设计综合性作业任务。例如,布置 “线上购物小达人” 作业,学生需先通过查阅资料,用英语整理出各类商品词汇清单;再模拟真实购物场景,编写一段与 “客服” 沟通的对话,包含商品询问、价格协商、售后咨询等环节;最后录制视频进行角色扮演。
4.3 创新作业设计形式,丰富作业类型
为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创新作业设计形式、丰富作业类型势在必行。在保留适量书面作业的基础上,教师应积极拓展作业边界,开发多元化作业形式。英语绘本阅读作业,可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分层推荐绘本,如低年级选择图文并茂、情节简单的《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Do You See?》,高年级推荐具有一定故事性与深度的《Charlotte's Web》简写版,学生通过阅读绘本,在趣味故事中培养语感、积累词汇;小组合作英语短剧表演作业,教师可提供主题框架,如 “童话新编”,学生分组讨论剧本创作、角色分配、台词设计,在合作过程中锻炼沟通能力与表演能力;英语配音活动则可借助英语趣配音等 APP,选取热门动画片片段,学生模仿语音语调进行配音,在模仿与创作中提升口语表达与听力理解能力。
4.4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提升作业评价效能
传统单一的教师评价已无法满足大单元教学下作业评价需求,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是优化作业设计的重要保障。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引入学生自评、互评与家长评价。学生自评环节,可设计评价量表,从作业完成态度、知识掌握程度、创新表现等维度,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与评价;互评环节,组织小组内成员互相分享作业成果,从语言准确性、创意性、合作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家长评价则侧重关注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的学习态度、时间管理等方面。此外,综合运用等级评价、评语评价与展示评价,如对于优秀的英语绘本阅读笔记,给予 “ A+ ” 等级评定,附上鼓励性评语,并在班级展示区进行展示;对于英语短剧表演作业,通过视频展播的形式,组织全班投票评选 “最佳表演小组”。
五、结论
大单元教学视角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优化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明确作业目标、优化作业内容、创新作业形式、完善作业评价等路径,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英语作业设计质量,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大单元教学,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需不断探索和创新,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需求,持续优化作业设计,让作业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有力助推器 。
参考文献
[1]杨桢逸.大单元教学视角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学苑教育,2025,(13):94-96.
[2]李晓飞.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中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 2025 年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兰陵县芦柞镇中心小学;,2025:1305-1307.
[3]赵晓华.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的路径[J].甘肃教育,2025,(05):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