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光伏电站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及施工安全管理要点研究

作者

王治栋

中核汇能新疆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头 新疆乌鲁木齐市830000

引言

在光伏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危险源的辨识与施工安全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光伏电站工程中的主要危险源,并针对这些危险源提出相应的施工安全管理要点,以期为光伏电站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通过对大规模施工队伍、高空作业、机械设备操作、触电与电气安全隐患以及环境与气候因素等主要危险源的详细分析,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如何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以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1.光伏电站工程中的主要危险源

1.1 大规模施工队伍的管理风险

光伏电站建设周期短、组件安装量大,在“双碳”目标推动下装机规模激增。以 80 万千瓦项目为例,需安装 140 万块组件,高峰期需上千人同时作业。大规模施工带来严峻管理挑战:人员流动性大导致实名制管理困难;作业面分散易造成监管盲区;临时工培训不足;季节性天气增加作业风险;多工序交叉作业加剧安全风险。这些因素形成复杂的安全管理系统工程,需通过标准化、智能化、人性化管理实现安全与效率平衡,是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1.2.高空作业危险源

光伏电站建设中,高空安装组件作业频繁,坠落风险突出。尤其在恶劣天气下,高空作业危险性倍增。必须强化人员安全培训,落实安全带、护栏等防护措施,并定期检查维护作业平台和脚手架,确保施工安全。

1.3.机械设备操作危险源

光伏电站建设需使用起重机、挖掘机、旋挖机等大型机械设备。这些设备若出现故障、操作不当或人为疏忽,极易引发重物坠落、机械碰撞等事故。必须强化设备检查维护,确保安全运行。

1.4.触电与电气安全隐患

光伏电站建设中,电力安全风险突出。逆变器、变压器等核心电气设备在施工时易引发触电事故,而复杂的电气环境及频繁的接入检测操作,若防护不足更可能造成火灾或触电。因此必须严格执行电力施工规范,落实电气防护措施,并定期检查维护设备。

1.5.环境与气候因素

光伏电站一般都是在室外施工,易受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影响,可能引发高空坠落、电气故障等安全隐患。需制定天气应急预案,实时监测气象变化,科学安排工期,避免恶劣天气下进行高危作业,确保施工安全。

2.光伏电站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要点

2.1 大规模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

为应对光伏电站大规模施工的安全管理挑战,需构建“制度 + 科技 + 文化”三位一体管控体系:1)实施“双认证 + 动态管理”,通过实名制和人脸识别严格人员准入,并落实“三级教育 + 每日强化”培训;2)部署 AI监控系统和智能执法记录仪,实现“实时监测 + 智能预警 快速处置”;3)针对极端气候采取差异化措施,冬季禁用违规取暖设备,夏季执行“避峰作业+清凉保障”;4)强化违章行为追责;5)完善应急体系,配备医疗设备和救援队伍,定期演练。通过标准化、智能化、人性化管理,确保施工安全与效率。

2.2.高空作业安全管理

光伏电站高空作业安全管理需采取以下措施:1)硬件防护:设置安全通道、防滑梯台、护栏及防坠落系统,规范生命线锚固点布置,配备合格登高设备并定期检查,安装符合规范的安全网系统,划定安全警戒区域;2)个人防护:提供全身式安全带、安全帽等防护装备并定期更新;3)制度管理:实行作业审批制度,合理划分作业区域,配备工具防坠装置,规范材料堆放;4)人员监督:安排专职安全员巡查,及时纠正违章行为。通过系统化防护措施确保高空作业安全。

2.3.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首先,要实行特种设备准入制度,对起重机械、压力容器等设备进行检查,保证从业人员有资格上岗。其次,建立机械设备检验制度,重点检查传动装置、制动系统、安全保护装置等关键零部件,并建立设备的使用登记制度,对设备的运行时间、故障情况、维修记录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再次,对机械设备进行标准化操作,制订标准工作指导书,对各个工序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说明,对大型机械设备实行专人负责制,对设备进行管理,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同时,建立机械设备报废制度,对超过使用年限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设备进行淘汰和更新。编制机械设备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保护和管理,在危险部位如传动件和切削装置上加装防护罩。最后,制定设备维护制度,规范维护程序,保证维护质量。

2.4.电气设备安全管理

第一,建立电器巡视制度,由专职电工对配电柜、变频器、汇流箱等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第二,建立设备接地系统检查制度,对接地电阻进行定期测试,以保证防雷装置的正常工作。第三,实行临时用电管理制度,规范施工用电箱的设置,合理布置配电线路,防止私拉乱接。第四,建立带电作业的审批制度,明确作业环境及防护要求,并配有验电笔、绝缘工具等专用器材。第五,制定用电设备维护制度,使故障处理程序规范化,建立工作票、操作票制度。第六,要加强对电缆敷设的管理,使其埋设与防护措施标准化,防止机械损坏、老化损坏;对电气设备实行定期的维修保养制度,对设备进行清洁除尘,防止设备的绝缘老化。第七,制定防雷和防静电措施,加强雷雨天气的巡查,对防雷设备的损坏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做好电气防火工作,配备合适的灭火设备,定期开展用电安全检查。第八,设置电气安全警示标志、高压设备周边设置隔离栏、规范施工管理等措施。

2.5.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安全管理的组织结构,明确项目负责人、安全负责人、专职安全员的岗位职责,并建立相应的岗位安全责任制。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计划,对支架、部件吊装、电气安装等各个环节提出了具体的安全要求。其次,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将日常检查和定期专项检查结合起来,建立安全检查记录。建立安全奖惩制度,实行安全绩效考核与工资、奖金挂钩,发现重大隐患,及时上报奖励。同时,建立安全例会制度,每周召开安全例会,及时通报整改情况,研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光伏电站建设过程中,必须对风险源进行识别和安全管理,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为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与方法。今后,随着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不断应用,光伏电站建设的安全管理也会朝着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以科技手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光伏行业的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向荣,赵津华.浅谈光伏电站建设期安全风险及防控[J].现代职业安全,2024,(02):90-91.

[2]李积瑜.沙漠地区光伏电站建设中电气安全风险评估与防控策略[J].电气防爆,2024,(04):43-46.

[3]叶金伟.EPC 模式下光伏电站建设过程的项目管理措施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24,(19):125-127.

[4]杨洪雷.集中式光伏电站与分布式光伏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方法的思考[J].上海节能,2023,(11):1719-1723.

[5]陈义.EPC 模式下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基建运营一体化安全管理研究[J].冶金管理,2022,(03):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