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

李江平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519075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众多理工科学校开设的一门课程,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属于理论 + 实践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基本编程能力和逻辑思维,对于后续课程学习打基础。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已经有很多年的教学历史了,时代在变,我们的教学也要随之改变,以跟上社会的变化。

1.采用新的教学工具和手段

C 语言作为编程语言实践非常重要,课堂实验采用类似游戏闯关式的实践教学平台“头歌实践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像玩游戏似的一关一关的由浅入深的在线完成实践任务,当完成每一关的任务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另外本课程还选用了另一种教学平台“传智高校教辅平台”,在此平台上老师安排预习任务,提前让学生观看课件和视频,预习任务也计入平时成绩,在此平台上老师还可以安排平时作业和平时考试和课堂签到以及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问题。另外在介绍复杂程序编写时往往需要画程序流程图,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绘制工具如 MINDMASTER 完成程序流程图绘制,有助于学生理清编程思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理论讲解时采用与日常生活例子相结合教学方法

教师在介绍 C 语言相关理论时可以采用与日常生活相关联的方法,如介绍程序预处理语句#include时可以将此语句比喻为工具箱(函数库),工具箱里装了很多工具(函数),函数是工具箱中的工具,只有先准备好工具箱(函数库),后面才能使用各个工具(函数)如 printf 函数,scanf 函数等,在介绍变量类型时如 short int,int,long int 时可以将此变量类型比喻成一家三口爸爸、妈妈和小孩的吃饭用的碗,小朋友一次听的饭较少只吃一两饭用的是小碗像是 short int 型,妈妈饭量中等如一次吃二两饭用的是中号碗像是 int 类型,爸爸一次吃四两饭用的是大碗像是 long int 类型,生活中我们要根据不同人的饭量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碗。编程时我们要根据不同数据的大小选择不同的变量类型。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介绍理论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3.分组学习

不同学生基础和能力不一样,可以将学生按照宿舍分组如四人一小组进行分组学习,布置好任务分小组完成,学习能力好的同学帮助程度较差的同学,共同进步,在课堂上由小组中不同成员介绍本组任务完成情况。

4.与考证竞赛相结合

老师在介绍这门课程时可以讲学完这门课程可以参加计算机水平二级考试,还有很多的 c 语言课程的比赛如“蓝桥杯”等,参加二级考证证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掌握了一门编程语言,可以继续学习其他的编程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考证和比赛,进一步提升学生编程能力。

5.改革考试评分标准

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学生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将课程预习、平时作业、平时上机实验、平时签到、平时考试都计入。

6.课程思政内容引入

教师在制作教学日历和电子教案时在课堂案例和课堂实验中将思政内容引入,潜移默化的将思政内容融入当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工匠精神、爱国情怀、团队合作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