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水利工程施工现场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研究

作者

李卫东

中犇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引言

水利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安全、使用寿命和社会效益。材料质量是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核心要素之一。随着我国水利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工程技术要求的日益提高,对施工现场材料质量的检测与控制提出了更高标准。

1 水利工程施工现场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施工现场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是保障工程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关键环节。建筑材料性能直接决定水利设施的承载能力、抗渗性和抗侵蚀能力,任何材料缺陷都可能引发结构失效或功能丧失。混凝土作为水利工程主要材料,其强度、抗渗等级和抗冻指标必须通过规范化的取样检测才能验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测数据为施工工艺调整提供科学依据。钢筋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防腐处理质量关系到大坝、闸门等关键部位的抗震能力和使用寿命,需要借助光谱分析、拉伸试验等技术手段严格把关。防渗材料如土工膜的厚度均匀性、接缝强度和抗老化性能必须通过试验室模拟与现场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验证,防止渗透破坏导致工程失稳。骨料级配、水泥安定性等原材料的质量波动会显著影响混凝土工作性能,实时监测可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现代化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探伤、红外热成像的应用显著提升了缺陷识别精度,配合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质量数据可追溯。严密的材料质量控制体系能够从源头消除质量隐患,避免因材料问题导致的返工或事故,确保水利工程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发挥预期功能,对降低全生命周期维护成本和保障公共安全具有深远意义。

2 水利工程施工现场材料质量检测的主要方法

2.1 试验室检测(破坏性检测)

试验室检测作为水利工程材料质量控制的核心手段,主要通过标准化破坏性试验验证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指标。混凝土材料的检测需依据《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进行抗压强度、抗渗等级和抗冻性试验,室内成型标准试件在相应试验方法下获取精确数据。钢筋原材及焊接接头需通过万能试验机开展拉伸试验和冷弯试验,测定屈服强度、极限抗拉强度和断裂延伸率等参数,确保符合 GB1499.2 等规范要求。土工材料的击实试验采用标准击实仪测定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为填筑压实度控制提供基准值。骨料需进行压碎值试验和坚固性试验,评估其在长期水压作用下的稳定性。

2.2 现场快速检测(非破坏性检测)

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在水利工程材料质量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非破坏性特点可实现施工过程的动态监控。回弹法利用弹簧驱动冲击锤测定混凝土表面硬度,通过建立回弹值与抗压强度的相关曲线推算结构强度,检测时需配合碳化深度测定进行修正以提高准确性。超声波检测仪通过发射高频声波并接收反射信号,依据波速变化和波形特征判断混凝土内部缺陷分布情况,适用于检测裂缝深度和密实度。核子密度仪利用γ射线透射原理快速测定土石填筑体的湿密度和含水率,检测效率较传统环刀法提升显著。

2.3 外观与工艺检查

外观与工艺检查是水利工程材料质量控制的直观验证手段,通过直接观察和简易量测对材料表观质量及施工工艺进行评定。混凝土结构表面检查包括蜂窝、麻面、裂缝等缺陷的目测识别,同时使用裂缝观测仪测定裂缝宽度是否符合规范限值。骨料进场时采用标准筛进行级配分析,目测检查含泥量及有机杂质含量,确保满足水工混凝土用骨料技术要求。防水材料施工质量检查包括接缝严密性、搭接宽度测量以及粘结强度的现场剥离试验。金属结构安装检查重点观测焊缝表面成型质量,使用焊缝检验尺测量余高、咬边等尺寸偏差,必要时辅以渗透探伤检测表面裂纹。土方填筑过程中采用环刀法抽查压实度,同步检查分层厚度及含水率控制情况。

3 水利工程施工现场材料质量控制途径

3.1 源头把控机制

水利工程材料质量源头把控的核心在于建立严格的准入与验证体系。材料采购阶段需审核供应商的生产许可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资质文件,重点评估其历史工程供货业绩和第三方检测记录,有条件的或用量较大重要材料业主或监理单位可组织相关人员对厂家进行考察。所有进场材料必须随车附具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完整技术资料,验收时核对材料规格、型号、批号等关键信息与设计要求的符合性。针对水泥、钢材等关键材料实行"见证取样"制度,由监理单位监督取样并密封送检,防止调包造假。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材料追溯系统,通过唯一编码记录材料从生产、运输到使用的全链条信息,实现质量问题的精准定位与责任界定。对于地材等非标材料,应在料源开采前进行母材性能检测,并定期复核供应商的破碎、筛分、冲洗工艺稳定性。该机制通过前置质量控制节点,有效降低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现场的风险。

3.2 过程动态监控

水利工程施工材料的过程动态监控依托科学完善的检测体系实现全周期质量控制。按照规范要求的抽样频率对主要建材实施强制性检测,如水泥每 200 吨取样进行安定性和强度等指标试验,钢筋每 60 吨批次开展力学性能测试。施工现场配置数字式混凝土坍落度仪、红外测温仪等智能检测设备,实时监测拌合物工作性能和结构实体温度变化。针对隐蔽工程关键节点,采用地质雷达扫描基岩面完整性,运用超声波检测仪评估灌浆密实度。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质量监控平台,集成各类检测设备的实时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自动预警异常指标。监理单位每日核查检测台账,对未达标的材料立即启动封存和复检程序。同时实施材料使用跟踪制度,在工程实体设置二维码标识牌,关联材料检测报告和施工验收记录,确保质量责任可追溯至具体施工环节。这种动态监控模式显著提升了质量隐患的早期识别和处置效率。

3.3 闭环管理流程

水利工程材料质量控制采用 PDCA 循环管理模式构建闭环管理体系。检测数据通过移动终端实时上传至 BIM 质量管理平台,系统自动比对设计指标阈值并生成质量评估报告。针对检测异常情况,平台自动触发预警机制并推送至相关责任单位,要求限期提交整改方案。整改过程实施"双确认"制度,由施工方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复验,复验结果同步录入系统形成电子档案。建立材料质量缺陷分级处置标准,对轻微缺陷要求现场立即修复并留存影像记录,对严重质量问题则启动材料退场程序并追溯供应商责任。定期开展质量数据统计分析会议,将典型问题纳入案例库作为后续工程预控参考。

结束语

水利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本研究通过分析当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材料质量控制的关键节点和优化措施,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永校.水利工程施工现场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4,22(15):4-6.

[2]徐伟.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研究[J].治淮,2021,(08):54-56.

[3]海琴.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研究[J].粘接,2020,43(08):126-128.

[4]孙静.质量检测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全面控制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33):287-288.

[5]陈小军.水利工程现场建筑材料检测方式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8):285-286.